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8.01】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体系及其特色
2018-03-24 11:52:30 来源: 作者:程国花 【 】 浏览:2471次 评论:0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科学把握时代特征, 紧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中心任务和使命, 不断开拓创新,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体系。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 指导思想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牢牢把握国际发展大势, 着眼中国发展新要求, 立足人类发展新目标, 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在坚持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中国外交思想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我国外交思想实现创新性发展, 并形成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创新性、开拓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战略和新思想。其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五秉”、“六观”和“五要”。在结构上体现为“两大层次”, 即国家行为体交往层次 (“五秉”) 和国际社会价值层次 (“六观”) 。具体内容体现为涉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个方面的“五大格局” (“五要”) 。

在国家行为体交往结构层面, 具体体现为“五秉”’, 即秉承合作共赢原则, 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秉承亲诚惠容理念、构建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国家关系;秉承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秉承坦诚务实原则, 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 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在国际社会价值结构层面具体体现为“六观”, 即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新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全球治理观;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新全球经济治理观;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的网络治理观。在具体内容方面具体体现为“五要”, 即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 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 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 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 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 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世界“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 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中国为世界的时代性新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新智慧, 强调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共赢代替孤立、以结伴代替结盟, 世界各国共同携手共进应对世界新挑战、迎接历史新机遇。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原则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实质内容具体表现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新时代要求和特征的“新五项基本原则”, 即互相尊重他国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权;互不干涉内政, 尊重他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互相尊重他国的文明, 坚持不同文明之间包容互鉴;维护公平和正义;合作共赢。

1. 互相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权

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主权原则是国际法最基本的原则, 任何国家都不能侵犯他国主权。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人权保护作为一项国际义务, 二者并不互相对立。联合国宪章和宗旨赋予二者同等地位, 既要促进和保护人权, 同时必须尊重他国主权, 而尊重国家主权是人权得以保障和发展的前提。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语境下衍生的“人权高于主权”“主权让渡”等违背国家主权和人权的理论和主张是新式殖民主义的变种, 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入侵另一个国家合法理由, 任何主权国家都有权通过自己的权力对本国事务进行管理。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力以牺牲他国利益获取本国利益。尊重他国的主权、领土和人权是国际社会交往和民主关系发展的先决条件, 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以及单边主义等西方特征的强权政治必须调整以适应新时代世界的发展和人民的诉求。

2. 互不干涉内政, 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首先,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 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 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有责任分工不同。国际事务必须由世界各国共同协商解决。其次, 坚持不干涉内政, 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内政是一国最高权力和主权的象征, 任何国家或集团都不得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地对别国进行干涉, 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的内政和外交事务, 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别国的意志、社会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 尊重他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权力。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上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反对搞颜色革命、颠覆他国政权的做法。其三, 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合理化以及全球治理平等化。各国有责任维护国际法治权威, 依法行使权利, 真正履行义务。

3. 互相尊重彼此的文明, 坚持不同文明之间包容互鉴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文明交融的多极化世界, 国与国不再是非敌即友、非赢即输的关系, 而是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只有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才有利于本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对待文化开放包容, 尊重彼此的价值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多样性, 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 尊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是多彩的, 人类文明因多样而五彩缤纷;文明是平等的, 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 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4.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有权利共同享有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维护公平正义包括: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基本原则及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推动人权事业发展, 尊重他国的人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 反对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合理化;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多极化;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 不能搞双重标准;提高发展中国家以及代表小国的发言权。

5. 坚持合作共赢

当今国际社会不是霍布斯式的无政府主义, 也不是零和博弈和强权政治为特征的霸权社会, 随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的崛起, 国际社会力量逐渐走向均衡, 国际格局趋于稳定、国际民主化步伐加快, 合作共赢已成为国际社会和人们的共识和渴望。合作共赢内涵主要包括, 突破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 树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理念;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促进公平竞争;谋求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

(三) 主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就是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构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核心工作, 其目的在于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发展。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要任务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特征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中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外交以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发展为中心,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两个基本点”指新时代条件下坚决维护中国合法正当利益, 同时谋求和促进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 旨在破解西方国际关系话语权下“国强必霸”的历史怪圈, 摒弃西方现实主义零和博弈旧思维, 展现出中国和平崛起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的历史决心。中国关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开辟了国与国交往新路, 是中国推动国际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的重要举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表达中国对世界新秩序和新未来的诉求和渴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对中国负责、对世界负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怀, 提出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为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和平稳定绘制了蓝图。在十九大上对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详细阐述更是从全球视野和人类高度为世界前进指明努力方向和目标。

(四) 主要战略策略

1. 坚持外交为国家发展服务

我国正处于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依然没有改变,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在资源分配、地域差异等方面仍存在结构性矛盾, 迫切需要国家继续坚持经济建设的基本点, 继续创造良好、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外部环境。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内政问题在于谋发展, 最大的外交问题在于求和平。发展依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外交需要继续营造和平环境、创造发展机遇, 拓展活动空间, 维护国家权益。

2.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迎接战略新机遇和应对安全新挑战的全球趋势的需要。当前,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地区动荡加剧, 贫富差距日益分化, 恐怖主义此起彼伏、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滋生, 人类面临诸多共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全球关系既有相互依存加深的一面, 也有因全球挑战而相互割裂的一面。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全球趋势新特征, 努力统筹好两个大局, 实现过程和结果最优化。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是符合国际社会新期待的需要。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并连续十几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为世界的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0%。同时, 中国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世界局势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 前所未有地迈向世界舞台中心,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作为负责人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也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 要充分把握两个大局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立足国内发展, 放眼世界, 统筹兼顾, 形成两个大局之间相得益彰、良性互动的格局。

3. 进一步完善外交布局

“一边倒”“一条线”“两个拳头打人”等中国过去基于外部环境压力和意识形态的外交政策和布局已不能充分满足中国日益走向世界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格局的外交布局成为迫切需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这被普遍认为是过去几年年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可以预见, 我国会继续推进大国关系, 构筑总体稳定、相对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避免零和博弈, 突破冷战思维, 建立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结伴代替结盟、以合作代替孤立的“新型大国关系”;继续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坚持睦邻、安邻、富邻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继续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继续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 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继续积极参与并推进战略伙伴关系, 加强同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继续坚持多边外交, 倡导对话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4. 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行动

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全球发展蓝图已绘就, 现在的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十九大确定的“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外交总目标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努力的方向指明了道路。中国为世界发声, 更为世界行动。十八大以来, 我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推进多项国际合作和倡议。在经济方面, 实施“一带一路”, 使沿线各国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便利车;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APEC北京会议上倡议建立“亚太自贸区”实现亚洲太平洋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贸易自由;建立“中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带动周边国家发展和繁荣。在政治方面, 积极提供世界问题解决方案, 促进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的解决。在亚信峰会, 习近平提出“新亚洲安全观”, 倡导构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倡议上海合作组织, 共同应对国际恐怖主义;积极斡旋调解阿巴冲突、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以及朝核问题, 派出维和部队积极维护地区和平;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救援, 帮助非洲应对埃博拉疫情、参与尼泊尔地震救援;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体系变革, 推进世界贸易组织、气候变化谈判, 推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

(五) 决策和运行机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构建我国全方位、立体化外交新格局和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进步新目标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成立“亚投行”, 建立“丝路基金”, 举办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如金砖会议、G20峰会、APEC会议、亚信峰会。这一系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开展和运行离不开决策机制和运行体制的保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最大特色就是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这就保证了外交决策和执行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同时, 中国外交决策机构也在进行改革。2013年11月, 国家成立以习近平同志为主席, 旨在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大大提高的外交决策的效率, 促进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 统一协调行动。2016年2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对地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驻外机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对外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援外工作的实施意见》等。2016年7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国际方面来看, 亚投行机制、金砖会议机制、亚信会议机制等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以亚投行为例, 亚投行在组织构架、治理结构等方面, 借鉴了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做法, 同时采取了一些新的模式, 体现出亚投行治理机制设计的创新。在组织结构上, 亚投行与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类似, 设立理事会、董事会、行长和副行长以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但是, 亚投行的董事会在非常驻基础上运作, 理事和董事不给付薪酬。这一设计可以使亚投行的决策速度更快, 并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在股权分配和资本认缴上, 亚投行法定股本遵循域内与域外分别分配的原则, 域内成员与域外成员的法定股本之间的比例为3:1, 不得相互占用, 从而保证了亚投行的主要服务于亚洲的基本宗旨。在投票权分配上, 亚投行投票权分配兼顾主权平等和权责适应原则, 同时还体现创始成员身份。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 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此基础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战略体系逐渐成型并日臻完善, 对外关系不断创造出新局面、新气象、新特色。

(一)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辩证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全面阐述和反复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必然性、制度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同时对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赋予新时期思想内涵:一是强调中国坚决走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和平崛起, 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西方老路;二是明确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但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 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对新时代和平发展道路的新阐述, 表达出中国对世界的善意和期望。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 需要得到世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向世界明确传递中国的国家底线, 希望世界其他国家尊重和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底线原则”体现出和平发展的辩证统一, 中国要和平发展, 别国也需要和平发展, 这就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前提条件, 同时也表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 既在战略问题上要全面、审慎, 同时在原则问题上也要明确、坚定。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同样中国更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本国的安全和核心利益。我们致力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原则, 但是面对日本对钓鱼岛的觊觎、一些国家对南海主权的蚕食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内政的干涉等行为我们坚持反对。

(二) 发展中国家地位的认知与大国责任风范双擎并举

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而且经济总量还会继续增加, 但是中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的现实使得中国经济体量与国际地位的分量没有同步发展。美国等西方大国全球利益的分布、武装力量的部署和历史关系的结盟使得中国经济优势并不能一时完全转化为政治力量对比的优势。面对国内情况的掣肘和国际环境的限制, 中国在未来力量的支持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 坚持以团结发展中国家为主, 同时争取西方国家。借助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支持, 中国可以有效地缓解西方国家以及个别邻国出于对大国权力转移的担忧, 以及基于中国发展模式的质疑而在战略和安全层面对中国的戒心和遏制, 从而有效改善和优化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习近平同志就任国家主席后对非洲三国进行首访, 体现出十八大后党中央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2014年中国与非盟签署推动非洲“三网一化”建设谅解备忘录, 2015年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推动非洲发展和中非合作的“十大合作计划”, 并决定提供总额60 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非合作由此得到全面升级, 提质增效。中国同样重视与中东国家的关系, 习近平主席2016年首访中东三国并在阿盟总部发表主旨演讲, 巩固了中和中东的传统友好关系, 加强双方互利合作,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另一方面, 面对历史机遇, 中国不失时机抓住机遇, 积极主动谋求更大的发展, 为世界贡献中国的努力和智慧, 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意识和大国风范。十九大报告明确向世界发出信号,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 不会改变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大国外交视野更加开阔、目标更加高远、格局更加宏大、步伐更加从容。过去几年, 国际形势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中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凝聚各国共识, 编织以亚欧大陆为中心, 辐射各大陆、连接各大洋的互联互通网络;中美元首一年之内3次会晤, 多次通话, 为新时期的中美关系定锚定向;中俄元首5次会晤, 双方战略关系不断加深巩固, 战略互信前所未有;致力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创新提出旨在重启和谈的“双暂停”倡议和谋求半岛稳定的“双轨并进”思路;全力推动巴以和平谈判, 促进中东和平进程;积极斡旋阿富汗、缅甸若开邦等敏感问题, 与东盟国家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框架, 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等国开启新一轮建交潮, 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三) 总结历史经验和借鉴全球智慧双轮并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提出的各种全球治理理念、冲突对话机制以及争端解决方案等不但不具有传统大国外交所惯有的强权政治和对抗性色彩, 反而是在借鉴吸收历史的各种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博采众长, 妥善关切各方利益和感受形成的一套具有可行性和价值性的中国外交智慧和方案。首先, 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的优秀思想文化。中国传统的优秀思想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宝库, 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思想来源。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坚持了“舍生取义”的义利观秉持“天下为公”、“兼爱”、“大同思想”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 坚持“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等以“和”为核心的价值观。其次, 传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立场、方法。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 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于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战略而言, 要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的基础上分析规律、把握规律和运用规律。第三, 借鉴国外优秀的外交思想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在国际理论形成中不仅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也十分重视外国包括西方国家优秀的外交理论思想。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在与各国领导人交流互动外, 还十分重视同国际外交界元老交流和切磋国际战略思想, 体现了他们尊重历史和兼容并蓄的风范。在十八大之前习近平多次会见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在2012年5月会见奥地利前总理弗拉尼茨基、爱尔兰前总理埃亨、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澳大利亚前总理弗雷泽、哥斯达黎加前总统阿里亚斯、瑞典前首相卡尔松、约旦前首相马贾利、加纳前总统罗林斯、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众多资深政治家和战略家。在2012年7月在华召开的“世界和平论坛”, 习近平先后会见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俄罗斯前国家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秘鲁前总统加西亚、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欧盟理事会前秘书长兼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等众多世界知名政治家和战略家。

(四) 强化智力支持与抓行动落实紧密结合

进入新时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着眼推动全球治理多远化和世界秩序均衡化, 积极推动国内思想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指示、批示, 并出席智库组织的重要活动, 明确作出“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25家智库成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名单, 智库建设取得阶段性丰富成果。根据《全球智库报告2016》, 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 (1835家) 的世界第二智库大国 (435家) 。在全球顶级智库综合排名150强中国智库上榜9所。同时,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盘古智库、察哈尔学会等由中国著名学者和研究员组成的特色智库也正在日趋完善并发挥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作用, 形成了官方智库、民间智库共同为国家提供智力资源、推动改革开放和全球治理的局面。

中国积极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同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多次会晤并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丰富成果, 同特朗普总统成功举行“海湖庄园”和“汉堡会晤”, 明确新时期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展原则和方向, 实现两国关系平稳过渡;中俄高层战略互信不断深化, 互访频繁, 务实合作不断巩固, 双方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欧达成并致力于共同建设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在周边外交方面, 党中央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会议, 对周边外交作出战略部署。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 中国-东盟关系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 与南亚国家关系显著增强;与所有中亚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战略互信关系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层次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和中非“十大合作计划”, 中非合作更上一个台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同阿拉伯国家构建战略合作关系, 同拉美国家共同打造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 建立中拉论坛, 实现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全覆盖。在机制运行层次方面, “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 2017年中欧班列共开行360 0列, 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成果。中巴经济走廊升级为中巴阿经济走廊;领土争端妥善安排, 与东盟国家就南海争端达成共识, 提出“双轨思路”, “南海行为宣言”升级为“南海行为准则”, 亚投行开业一年之际印度尼西亚国家贫民窟升级项目、孟加拉国电力输送升级和扩容项目、巴基斯坦水电站扩建工程等6个项目获批;丝路基金运行三年多来, 积极推进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多种形式的合作, 目前已签约以股权投资为主的各类项目17个, 承诺投资金额约70亿美元, 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

(五) 经济外交与公共外交双翼共展

十八大以来, 传统的经济外交不断取得长足发展。大力开展经济外交, 服务国内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外交工作要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创造良好条件。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同3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 初步形成覆盖亚非欧美四大洲的产能合作布局;加速推进自贸区战略, 同冰岛、瑞士、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签署自贸协定并正式生效, 同东盟完成自贸区升级谈判;国有企业和地方积极“走出去”, 拓宽对外交往渠道。深化传统经济外交, 一是扩大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度, 广泛构建利益共同体。二是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有效对接中外发展战略。三是辩证统筹维护与改革国际经济秩序, 积极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此基础上形成引领世界经济方向、高举全球发展旗帜、完善经济治理模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国特色经济外交。

在坚持和完善传统经济外交的同时, 以积极主动、饱满自信的姿态开展公共外交,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模式。在参与主体上, 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方联合参与公共外交格局;在内容上, 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 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在形式上, 凸显中国元素, 增强人文交流;在目标指向上, 广交朋友, 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网;在外交方式上, “庄园外交”开启不打领带的外交先河, “高铁外交”成为中国外交新名片, “梦想外交”塑造“中国梦”和“世界梦”命运相通, 熊猫外交重新焕发新活力, 第一夫人外交绽放国际舞台上的软魅力, “媒体外交”传播中国新声音, “家乡外交”敞开心声地表达亲和力。

注释

(1)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 2017年10月28日。

(7) (7) (1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 2017年10月28日。

(1) (1) 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主旨演讲》, 《人民日报》, 2015年09月28日。

(2) (2) 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 2015年04月23日。

(3) (3)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人民日报》, 2015年09月29日。

(4) (4)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时讲话》, 《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28日。

(5) (5) 杨洁篪:《以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指引对外工作航向》, 《人民日报》, 2017年01月15日。

(6) (6) 习近平:《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 《人民日报》, 2014年11月20日。

(8) (8) (13)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 《人民日报》, 2013年03月25日。

(9) (9) 习近平:《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 《人民日报》, 2014年07月09日。

(10) (10)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讲话》, 《人民日报》, 2015年09月26日。

(11) (11)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03日。

(12) (12)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人民日报》, 2014年03月28日。

(1) (1)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人民日报》, 2014年03月28日。

(2) (2) 习近平:《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刚果共和国议会的演讲》, 《人民日报》, 2017年03月30日。

(1)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 2017年10月28日。

(1) (1) 《习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 2014年11月29日。

(2) (2) 罗建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理念、新战略与新特色》, 载于《西亚非洲》2017年第4期。

(3) (3) 金灿荣、王浩:《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新特点》, 载于《湖北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 (1) 王毅:《明年推动中国外交展现新气象, 体现新担当》, 澎湃新闻 (http://mil.news.sina.com.cn/2017-12-25/docifypxmsr0236926.shtml.)

(2) (2) 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04/c_118421164.htm.)

(3)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25日。

(1) (1) 《习近平会见来华出席“世界和平论坛”外国前政要》,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08日。

(2) (2)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新华网 (http://xinhuanet.com/zgjx/2015-01/21/c_133934292-2.htm.)

(3) (3) 《习近平谈建设新型智库:改革发展任务越重越需要智力支持》,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21日。

(4) (4) 《高端智库试点名单公布》,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24日。

(5) (5) James G.Mc Gann:"2016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Scholarly Commons (https://repository.upenn.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11&context=think_tanks.)

(6) (6) 9所分别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33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38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40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52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74名,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80名,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105名,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111名, 人大重阳研究院149名。

(7) (7) 王毅:《在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指引下开拓前进》, 《学习时报》, 2017年09月01日。

(8) (8) 唐佳蕾:《2017年中欧班列共开行3600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成果》, 人民网 (http://sn.people.com.cn/n2/2018/0102/c190199-31096520.html.)

(9) (9) 《王毅:中巴经济走廊将以适当方式向阿富汗延伸》, 中国外交部网站 (http://www.fmprc.gov.cn/web/zyxw/t1522194.shtml.)

(10) (10) 《亚投行开业一周年成就》, 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jingwei/01-17/26931.shtml.)

(1) (1) 《丝路基金三年签约17个项目承诺投资规模约70亿美元》, 新华网 (http://xinhuanet.com/world/2017-12/19/c_1122135899.htm.)

(2) (2) 王毅:《在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指引下开拓前进》, 《学习时报》2017年09月01日。

(3) (3)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外交大格局》,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5/c_128532634.htm.)

(4) (4) 张军:《中国特色经济外交迈入新时代》, 载于《外交季刊》2017年第1期。

新时代; 大国外交; 全球治理; 治国理政;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8.02】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 下一篇【2018.01】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