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9.0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2019-08-05 14:34:27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3期 作者:黄福寿 【 】 浏览:726次 评论: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思想理论和顶层制度安排上都有重大突破,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从价值论视角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内涵了多重价值。
    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
    按照现代政治逻辑,在任何国家中,民主化不仅意味着一种政体选择,而且也意味着一种国家重构,即建构以人民主权为基础,以保障人民自由、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为使命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贯穿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三大职能之中,着力增进社会共识、促进人民团结,它既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方式,又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人民当家作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协商民主并不是简单地为弥补选举民主的局限和弊端而被动产生的,它是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为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一种主动的民主选择和建构,也可以说是在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历史实践中选择和建构起来的一种以协商为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国家权力中枢和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构和优化了国家治理结构,增强了中国政治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平衡性。中国共产党通过在政协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协商,广泛听取各政党、无党派人士、各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意见,同时接受各党派和各界群众对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最大限度地凝聚民智,更好地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保障人民民主的有效实现。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度和深度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精英汇聚、智力密集,具有人才优势;它由众多界别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融协商、监督、合作、参与于一体,遵循平等参与、增进共识、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又关注少数人的意见,切实地拓宽了民主的广度;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既关注协商决策的过程,通过履行职能,建言献策,推动权力机关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又关注决策的结果和执行,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民主的深度。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现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现代国家治理既需要民意的充分表达,又需要社会的有序运行。要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需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能实现公民充满活力的有序政治参与。这里的关键,一是“充满活力的政治参与”,二是“有序”,并且将这两个方面要有机统一起来。按照人类政治实践的历史经验,政治稳定依赖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参与的比率,如果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当公民的政治参与提高时,国家政治制度的适应性和内聚力也必须随之提高。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在为人民民主而奋斗的过程中创造的民主形式,其优势就在于它在很高的制度层面上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比如,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功能就非常具有这方面的特征。从制度功能上讲,人民政协是一个民意机关,其具有的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体现在能够通过广大政协委员普遍反映和表达各个社会阶层、不同社会人群的意愿,并且能够对民意加以有效汇聚和综合研判,全面客观地反映不同利益群体、不同价值诉求的呼声,从而为决策者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集中民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拓展和强化人民政协的民意表达功能,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有效实现了现代社会政治活力和政治有序参与的辩证统一。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之所以能够有效集中民意,实现决策科学化和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原因就在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政治过程,参与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能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表达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和诉求,以理性平和、合作共赢的心态对待社会分歧,以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为原则,把民主监督寓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过程中,凝聚不同党派团体和其他各界别人士的社会共识,从而避免了无效政治争斗,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成为当代中国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制度安排。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公平价值
    现代国家治理应是人人平等、人人参与的共享式治理。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谐等基本价值理念,充分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和发展权利,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因此,对那些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在制度安排上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原则。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作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制度安排和政治实践,本质上体现和实现了社会公平价值。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以平等协商,实现了求同存异、凝聚共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人平等的公平价值。就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而言,大多数国家采取单一选举制度,实行的主要是票决民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行事,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赢者通吃,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简单照搬西方选举制度,实行竞争性选举,造成社会动荡,政局失控,民不聊生的惨局,教训十分深刻。我国由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的有机统一,大大提升了政治制度的包容性,使不同利益群体的合法利益与合理要求能够得到有效表达。如果说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奉行的主要是尊重多数的原则,那么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则更多地体现在如何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两种制度的协同实施克服了单一的票决民主的缺陷,实现了尊重多数和照顾少数的内在统一,最充分地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公平价值。例如,在处理我国民族关系问题时,由于汉族人口占56个民族总人口的大多数,因此就不能简单使用少数服从多数的票决方式,而要运用尊重多数和照顾少数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方式,进行平等协商,这样才能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使各民族平等发展、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已经形成,各种利益冲突也日益明显,社会不公平已成突出现象,因此如何更全面地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正确把握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是我国国家治理面临的新课题。一些社会利益群体,尽管在全社会看是小众,但他们也有与其他利益群体不同的合理利益诉求。实践中,不能因其是小众,就忽略其合理的利益要求,也不能因其与大众的利益有某些不一致(特殊的利益诉求),就否认其利益的合理性,排斥其利益需求。充分运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方式,可以畅通各界各族群众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平台上有序理性表达不同利益诉求,通过充分协商、对话等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建立和巩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团结合作所需要的社会共同利益基础,不断满足不同利益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成为最大限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保证。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进一步彰显了政协的统战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人民政协要坚持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
    人民政协的统战价值是由其统战性质所决定的,集中体现在团结大多数、寻求社会最大共识度上。2004年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对政协性质进行了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018年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进一步丰富了政协性质的内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这一表述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协章程经过几次修改逐步确立的,实际上已经确定了人民政协应该发挥的统战价值及其如何实现的方式。首先,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这是政协的根本属性,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离,统战是人民政协工作之魂;其次,人民政协的统战价值在国家政治制度层面是以多党合作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统战价值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多党合作中实现的;第三,人民政协统战价值是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中完成的。由此决定了人民政协承担的统战工作任务是: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中、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中,把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凝聚起来,在坚持一致性中尊重多样性,在包容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寻找全社会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共识度,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人民政协的统战价值体现并渗透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各项事业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体现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之中,是政协工作之魂。因此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有效展开进一步彰显了政协的统战价值。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等”。政治协商的过程也是实现统战价值的过程。这是因为:一方面协商的要旨是协调、商量,协商主体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因此是民主协商,这个精神保证了统一战线阵营中成员之间的真心交流、肝胆相照;另一方面,政协统战组织的性质决定了政协的民主协商,不能只着眼于形成结论性的意见,还重在协商过程中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严格尊重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在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面前的平等,着力于在坚持一致性中尊重多样性,在包容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形成最广泛和最大程度的共识。在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政治协商中,一致性是相对的,多样性是绝对的,各种意见建议充分发表和深入交流,使矛盾在协商中化解、分歧在讨论中趋同,并推动共识的不断形成。因此,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有效展开就是增进共识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同时也是统战价值的进一步彰显和实现过程。
    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集中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作为执政的基础,将人民视为执政的坚实靠山,将人民作为国家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将人民视为立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将人民利益作为执政的最高目标和基本价值取向,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宗旨的新表达,更加鲜明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价值取向。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需求,但问题也同时存在,诸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就业难、看病难、地区发展的不均衡等。面对这些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民的高度负责任,更反映出新一届领导人执政的价值取向就是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集中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政协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作风有机衔接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国家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其一切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应该来自人民,都应该为人民利益而制定和实施。”而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团结各族各界人士的重要政治组织,在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方面有独特作用。参加人民政协的各界别人士,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能够及时反映各界别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能够引导各自所联系成员和群众,既理性对待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利益格局的多方面调整,又充分地实事求是地把群众利益和要求准确反映到人民政协,通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聚焦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畅通和拓宽了各界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使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意见建议,在人民政协的政治过程中得到充分表达,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发挥了重大的政治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其实质是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彰显。要充分考虑人民政协在组织上、制度上、工作方式上的优势,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能够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政协有条件有优势的题目进行协商议政,切实通过平等协商化解利益冲突、解决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能充分反映和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五、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世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全球视野和人类意识,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透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寻求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即由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既彰显了中国政治发展的独特路径,又体现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经验的世界价值和意义。
    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不同的道路。西方的代议制民主、选举民主不断遭遇挫折,而移植照搬西方民主的一些国家也遭遇不同的变故。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规章和政策文件,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也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深化了社会主义民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已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展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实现了集中统一领导与广泛政治参与的内在统一、国家稳定与社会进步的内在统一、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内在统一,在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制度中独具特色,开辟了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路径,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政治发展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既着力促进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又重在促进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设计,反映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本质;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则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方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利益至上、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制度保证。人民政协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可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治国理政 社会主义民主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9.03】论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 下一篇【2019.02】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