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20.02】习近平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论析
2020-06-18 18:57:52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2期 作者:陈明琨 解科珍 【 】 浏览:623次 评论:0

    世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人类进步的要义在于互学互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类文明发展问题,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文明发展大势,进行了一系列新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阐明了一系列新主张,形成了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深入研究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对于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形成依据
     人类文明的内涵与特征使得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可能,习近平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正是在充分审视和把握人类文明的内涵和特征的情况下产生的。
    (一)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
    第一,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五彩缤纷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不论是欧洲文明、亚洲文明还是非洲文明,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地域和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使整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文明因多样而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二)文明的平等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
    第一,文明之间没有等级差别。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各有其特点,无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均是人类创造的成果,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习近平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人类的文明成果都应该尊重,都值得珍惜,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都应当得到维护。
    第二,文明因平等而使交流互鉴得以进行。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只有秉持平等、谦逊的态度,才能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文明之间的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三)文明的包容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
    第一,文明的差异呼唤文明的包容。我们共同居住在同一个世界,世界上有70多亿人口,分布在2500多个民族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差异不是交流的障碍,更不是对抗的理由。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习近平指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国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要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善于倾听对方意见,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二,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在文明相处问题上,无论是生搬硬套,还是打压征服,都是不合理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四)文明的交融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诉求
    第一,文明在交融中形成。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才成为如今模样的。习近平指出:“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丝绸之路开辟拓展,法显玄奘西行取经,大批遣唐使汇聚长安,鉴真东渡传教,马可·波罗东旅经商,郑和七下远洋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交融的鲜明事例。
    第二,文明在交融中发展。文明在开放中进步,民族在融合中共存,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文明,才能发掘促进人类未来发展的智慧,“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二、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继承、丰富与发展,也是在充分吸收中华文化中交流互鉴养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的马克思主义渊源
    马克思早在青年时期就认为精神文明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因为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精神的太阳也不能去要求它所照耀着的个体只产生一种色彩,人类精神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不能够被人为任意裁剪。马克思和恩格斯还特别强调文化交往的作用,他们指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在文明发展方式和制度模式选择上,马克思绝不认为资本主义道路是唯一选择,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超越,他在1881年致查苏利奇的信中谈到:“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并没有因意识形态的差异而断绝与西方的交往。他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就提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并不反对与国外展开经济文化往来,他认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争取与他国人民和平共居,努力同境外国家建立经济文化联系,还提出了“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公式,并奉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
    毛泽东在延安时就以他的世界眼光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一元化的,但文化政策却是多元的,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科学和艺术领域的方针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不是一家独鸣,一花独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加重视文化交流,我们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同时,努力向外国学习,强调文明交流互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江泽民强调:“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应本着平等、民主的精神,推动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求共同进步。”胡锦涛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以上这些都说明文明交流互鉴是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的文化方略。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

    (二)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无穷的智慧,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思想财富颇为丰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强调的是相互尊重、彼此体谅;“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强调的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鹤鸣》)强调的是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强调的是尊重规律、和谐共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强调的是开放包容、融合汇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古今贤文(合作篇)》)则强调的是各展所长、共荣共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信奉和而不同的原则,我们就重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就,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以丰富自己民族的文化,汉唐如此,近现代更是如此。西汉末年,佛教的传入,促进了儒释道的互通互融,近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结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华文化是“和合”文化,讲求和平、和谐、和睦,追求合作、汇合、融合,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显著特征,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就是融合了多种思想流派从多种角度归纳的关于宇宙演进、治国理政、人生发展的大智慧,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突出表征。
    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用中华古典文化,在论及文明自觉、文明相处、文明发展等问题时,突出显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启发意义。他在谈及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多次引用“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的观点来说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事实,各国文明或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的本质,文明之间虽有差异,但也可以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引用“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来说明不同文明各有特色,要相互补充、相互增色,就像各类食材搭配才能烹调出美味的汤羹,多种乐器协作才能演奏出悦耳的音调。他在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关于制度模式,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说明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外国的制度和模式,而要深刻把握本国国情;他还引用“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默觚下·治篇五》)来强调要尊重各国的道路选择,适合本国的制度模式,才是最好的。这些关于处理不同文明关系的传统文化无疑对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目标与原则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明确了进行文明交流互鉴致力于实现的三重价值目标,强调了不同文明进行交流互鉴应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是目标和原则的统一。
    (一)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目标
    首先,就中国自身而言,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目标在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一方面,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在审视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产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添文化砝码;另一方面,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文明交流、交融乃至交锋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其次,就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而言,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目标在于释放文明正能量,促进世界文明丰富与发展。百花盛开才能色彩斑斓,世界文明的百花园需要相互间持续不断的交流互鉴来浇灌。习近平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一方面,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可以拓宽让不同文明大放异彩的路径,增添促进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使各类文明在世界文化交流舞台上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推动实现世界不同文明之间互通有无、相互激荡、万马奔腾的精彩局面。另一方面,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发掘人类文明的智慧宝库。各类文明中充盈着无穷的智慧,可以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等提供有益启迪。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对于探寻、发现和彰显人类文明的智慧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从而为世界文明丰富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再次,就人类未来前途命运而言,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目标在于促进世界包容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战争威胁、经济低迷、文明冲突、安全困境、生态破坏等横亘在人类面前,而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包容与合作。习近平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一方面,文明交流互鉴能够带动经济包容发展。经济生命力的强弱与包容性的大小密切相关,文化的包容性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对开放、包容的追求,有助于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文明交流互鉴能够带动政治互信合作。互信合作是打破隔阂、消解冲突、平等协商的重要条件,文明交流互鉴在超越社会制度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展开,有助于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建立互尊互信,减少相互猜疑,进而使人类超越民族、宗教、制度,在新的高度上感知、信任、融合,合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原则
    首先,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能厚古薄今,而要温故知新。不同文明成果都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对于人类文明遗产我们要有敬畏和崇敬之心,积极吸纳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要认识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类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要辩证对待,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学会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意吸收好的文明成果,甄别和舍弃被实践证明了的不好的东西,“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要善于从深厚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用于解决现实中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人类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从而做好今天的事业,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其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能封闭排斥,而要兼容并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习近平指出:“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没有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融合,也就不会有灿若星辰的民族文化瑰宝,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来之不易,但我们不能因其瑰丽而不愿吸收其他文明,也不能因其宝贵而不向其他文明敞开,“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人类任何文明成果都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要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在向其他文明学习的同时,也向其他文明敞开大门,以对话与交流代替排斥与伤害,在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中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增益,在横贯东西、纵跨南北、共生共荣中谱写人类文明的炫彩篇章。
    再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能囫囵吞枣,而要因地制宜。人类文明缤彩纷呈也纷繁复杂,任何文明都有自己的特点,是在特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但如果放到其他文明的环境下就要做另一番考察。学习借鉴不是囫囵吞枣,“不等于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一味歆羡外来文明,采取全部接受、完全照搬的态度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成效,反而会带来巨大伤害。习近平指出:“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合实际的生搬硬套只会引起水土不服,只会导致食而不化,古今中外的历史一再证明,“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照搬经典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也摆脱了传统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更不盲目借鉴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条立足国情、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树立了因地制宜的典范。
    四、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向与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只有深入到实践之中才能赋予其以生命力,就中国而言,我们要采取多重举措将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落到实处。
    (一)重视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一是要有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哲学家汤一介说过:“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必须扎根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中, 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保护和发扬, 它才能适应自身社会合理、健康发展的要求, 它才有深厚地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对中华文化有“自知之明”,对它的来龙去脉、发展阶段、特色特征、未来走向等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奠定自立自强的资本以及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条件。
    二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固底色,是我们必须保持的精神状态,也是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应有的精神底气。只有坚信中华文化拥有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才有足够的理由将其推向创新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做到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使中华文化与当代文化氛围相适应,坚持与时俱进,充分挖掘中华文化中能够指引人类社会发展的丰富智慧,将博大精深、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永葆中华文化的青春与活力。
    三是要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目的,也是巩固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保障,文化自强要在创新中实现。我们要推动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善于推陈出新,“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要按照时代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气象、新要求,对中华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改造、完善,赋之以鲜明的时代特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感召力。
    (二)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一是要发展文化事业与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基座。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服务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做好优质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加强文化走出去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二是要盘活现有文化资源。现有文化资源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依托。中华文化广博深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源,是中国话语的关键词汇,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更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抓手,而“全球化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平台,让世界各国在相互交流、密切往来中认知、认同中华优秀文化”。要盘活用好这三种文化资源,对外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革命精神,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朝气、锐气和正气。
    三是要做好文化外交工作。文化外交工作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保障。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往离不开文化外交工作的推动,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是文化外交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在进行文化外交时,可以通过互办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等人文合作项目,并以中外建交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深化全方位、多层次沟通交流,发挥各个机制性对外交往作用,拓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渠道。
    (三)学会用好现代化传媒手段
    一是要建立建强文化对外传播旗舰媒体。对外传播旗舰媒体是现代传媒的标杆,具有权威性和引领性。我们“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对外传播旗舰媒体要扩大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和内容覆盖面,锐意改进创新,推进媒体融合,着力构建“一网+一端+新媒体集成遥控平台+市场端口连接”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做好文化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内容供给,丰富报道呈现,把对外传播旗舰媒体办出新水平。
    二是要掌握运用先进的文化对外传播技术方法。对外传播技术方法是现代传媒的要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外传播的效果。要学习和掌握5G、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直播、VR全景、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要研究和运用竖屏短视频、互动H5、音乐快闪、线下体验馆等方法,将先进的对外传播技术方法融渗于报、网、端、微、屏等多种传播载体之中,克服文明交流互鉴中技术方法的缺陷,发挥先进对外传播技术方法的优长,推动中外文化的多维互动和深度交融。
    三是要打造高素质的文化对外传播队伍。文化对外传播队伍是现代传媒的主体,没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对外传播队伍,就没有文化对外传播的支撑。要加强文化对外传播国内队伍建设、国际队伍建设和民间组织建设,善于整合多种类型的对外传播人才资源,让高校人才、外语人才、媒体人才、留学人员、华人华侨以及国外人才等各类人才资源同频共振。文化对外传播工作者“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掌握“看家本领”,练出好把式、真功夫,锻造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对外传播劲旅,更好地适应和跟上时代的变化,满足文化对外传播的需要,服务于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

    五、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的超越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不同于传统的西方文明观,它既不认同文明有中心和边缘之分,也不认为文明发展模式是单调统一的,批判和超越了“文明中心论”和“制度模式单一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文明交往观。
    (一)对“文明中心论”的批判与超越
    西方社会热衷于对不同文明进行主客二分,文明要么是西方的,要么就是非西方的,西方的文明必然是中心文明,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边缘文明,由此形成了“文明中心论”。“文明中心论”以西方文明为中心,通过“中心—边缘”的认知方式来看待世界文明,将西式的文化观念视为“普世价值”向外界推广,并肆意放大非西方文明的缺陷,刻意贬低其他文明的价值。比如,黑格尔就曾认为《论语》所讲的只是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他们把非西方看作是一片还没有被人类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认为那里的理性与自由的太阳还没有升起,人还没有摆脱原始的、自然的愚昧状态,以此衬托与渲染西方文明的崇高与伟大。“文明中心论”无视文明间的平等性,用文明与野蛮来简单分割世界文明,将西方文明看作无比优越的文明,视为能够拯救其他文明的“永恒真理”,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当前中东地区的动乱持续存在,伊斯兰恐怖主义根源未消,以基督教文明为主体的西方对以伊斯兰文明为主体的中东局部地区进行持续打压,后者则对前者进行间歇性恐怖袭击,加深了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之间的敌对与仇视,文明间的报复与反报复也使地区局势危机四伏、动荡不安,使人感觉世界正在走向文明冲突的漩涡。文明冲突是“文明中心论”导致的必然结果,中东地区持续动荡,欧洲地区恐怖袭击时有发生,凸显出文明之间缺乏应有的尊重、平等、包容与交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谋私利任意插手中东事务并进行蛮横干涉,同时企图通过军事打击的硬手段和民主输出、扶植代理人的软手段等方式来颠覆现有伊斯兰文明政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局部地区推向了文明冲突的泥淖。相比“文明中心论”,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包含着平等、包容、和谐的因素,认为文明有特色、地域的差异,但没有地位、好坏的差别,每一种文明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具有绝对优越性的文明。“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对待异域文明不能抱有敌视与偏见,冲突源于排斥,共生来自包容,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所谓“文明冲突”,就能够实现文明和谐。
    (二)对“制度模式单一论”的批判与超越
    把资本主义文明看作人类文明的最终形式,并竭力推广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是西方文明观的重要表现。美国学者福山就曾认为,冷战以资本主义的胜利而结束并宣告了共产主义的消亡,诞生于资本主义文明摇篮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成为全人类的唯一选择,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及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这种“制度模式单一论”强调西方社会制度的普世性,宣扬西方发展模式的唯一性,认为有悖于西方制度或发展模式的文明样态,均不具备正当性与合法性。一段时期以来,众多国家尤其是苦苦寻求富强之路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采用资本主义制度模式,“颜色革命”此起彼伏,“阿拉伯之春”在西亚北非涌流,紧跟、复制、照搬西方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一度成为潮流。然而,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惨淡收场,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等失败案例,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遭遇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危机而饱受诟病,均证明西方制度和发展模式不是包医百病、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也揭开了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无所不能的谎言。

    当前,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存在着不小的隔阂,这种隔阂源于西方对自身社会制度的绝对信奉,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推崇备至,更源于对其他制度模式的极端蔑视。相比“制度模式单一论”,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特别强调尊重不同民族和国家选择适合本民族、本国发展的道路和制度模式,认为自由民主值得向往,但西式自由民主并不适合所有国家和民族,相同的词汇在不同地区必然有不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选择也必须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并非“异端邪说”,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虽有“前后”之分,却无“上下”之别,都是人类文明的现实呈现。“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中国道路的拓展和中国模式的成功,就说明了治理国家和推动实现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路。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制度模式单一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文明发展路径和制度模式不应该是整齐划一、千篇一律,更不应该是“有你没我”“你死我活”,而是要彼此接纳,多样共存,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呼唤大变革,大变革呼唤大格局、大理念,习近平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正是中国基于全球大视野贡献给世界的文明智慧和文明方案,这一新型的文明交往观念,把脉人类文明走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回应文明发展诉求,超越了传统不合理的文明观念,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 人类文明 交流互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20.0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 下一篇【2020.0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