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8.03】台湾岛内统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解析
2018-09-06 07:35:18 来源: 作者:明庭权 【 】 浏览:2543次 评论:0

在推进国家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台湾岛内统派是一支绝不可忽视也不应被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然而,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当前台湾岛内统派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导致其既难以对“台独”势力的系统“去中”形成有效制衡, 也难以对中国国民党的逐步“去统”进行有力劝阻。研究新时期台湾岛内统派发展面临的问题, 以及对影响统派发展的诸多因素展开分析, 是统派势力发展壮大并在国家统一进程中发挥更大功效的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

一、台湾岛内统派的概念厘定及其主要组织

(一) 概念厘定

对于台湾统派的概念界定, 两岸政界和学术界可谓莫衷一是, 大致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是岛内“台独”分子宣称的“凡是不赞成台湾独立的都是统派”。在“台独”成为政治正确的岛内政治生态和政治语境背景下, 这种观点属于明显以统独意识形态划界和“非友即敌”的错误判断和霸道逻辑。

第二种是广义上的统派概念界定, 泛指认同“九二共识”, 不赞同台湾独立的岛内政党、社团和个人等政治力量。这个定义的问题在于不赞同“台独”和赞同统一之间并不能简单画上等号, 因为统独之间还有一个“维持现状”的模糊地带。譬如马英九认同“九二共识”, 不赞成“台独”, 却以“不统、不独、不武”即“三不”原则作为大陆政策的主轴。既然“三不”原则首讲“不统”, 将中国国民党整体划归为统派, 那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中国国民党是大陆统战的重点研究对象和工作对象, 但是“岛内统派研究”和“岛内统战研究”是两个虽有重叠却存在重大差异的研究领域。

第三种是狭义上的统派概念界定, 是指既坚持“九二共识”, 坚决反对台湾独立, 也明确追求两岸终极统一的岛内政党、社团和个人等政治力量。1本文认为, 若给台湾统派画像, 其必须符合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坚定反对“台独”, 二是坚持追求统一。仍以中国国民党为例, 只有明确反对“台独”且明确追求统一的中国国民党内部派系或者个人才能纳入统派研究范畴。本文所研究的统派是指狭义层面的统派。

(二) 主要组织

台湾岛内统派组织主要由政党组织、政治社团和统派刊物编辑力量等多种形式构成。

1. 主要统派政党组织

目前, 依然活跃在台湾政坛上的主要统派政党有新党、劳动党、中华统一促进党和中国生产党等, 详见表1。

表1:台湾主要统派政党     下载原表

表1:台湾主要统派政党

此外, 台湾统派政党还有中国台湾致公党、台湾民主共产党、中国民主进步党、台湾人民共产党等众多小微型政党, 比较而言这些政党规模更小, 政治影响力更加有限。

2. 主要统派政治社团

目前, 台湾岛内依然活跃的主要统派政治社团及联盟有夏朝联合会、中国统一联盟、中华基金会、原住民部落工作队等, 详见表2。

表2:台湾主要统派政治社团     下载原表

表2:台湾主要统派政治社团

此外, 台湾统派政治社团还有劳动人权协会、高雄中华文化经贸交流发展协会、新移民劳动权益促进会、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中华保钓协会、反军购大联盟等, 在此不列举详述。

3. 主要统派刊物组织

目前, 台湾岛内依然活跃的主要统派刊物和出版社有《海峡评论》、《远望》、《两岸犇报》和人间出版社等, 详见表3。

表3:台湾主要统派刊物     下载原表

表3:台湾主要统派刊物

此外, 台湾岛内统派刊物和出版社还有《祖国文摘》、《观察》杂志、海峡学术出版社等, 在此不逐一列举详述。

二、台湾岛内统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派系林立

台湾统派组织人数不多, 但各自发展源流和所持理念却较为复杂, 既有“左统派”和“右统派”, 也有中间派、联合派和主流派, 还有红统和蓝统之分, 其划分标准既相互区别也相互交织。

首先, 以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为划分标准, 岛内统派可分为“左统派”和“右统派”两大类。“左统派”又名“人民左翼运动”, 他们沿袭了日据时期和中国国民党威权时期台湾共产党的思想传统, 曾在台湾早期工人社会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岛内主流社会运动从反对威权统治异化为主张“台独”后, “左统派”因为坚持统一理念不断遭到排斥并日渐式微。“右统派”主要是指台湾泛蓝阵营中的统派政党、派系和人士。“右统派”接受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曾一度具有强烈的反共情绪。在国家认同上, “右统派”明确认可“一个中国”, 因此“右统派”属于反共不反中的台湾统派。“左统派”和“右统派”虽均属统派, 但是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迥异, 甚至在威权统治时期二者处于尖锐对立和激烈对抗的关系状态, 详见表4。

表4:台湾岛内“左统派”和“右统派”的比较分析     下载原表

表4:台湾岛内“左统派”和“右统派”的比较分析

其次, 以是否认同“中华民国”为标准, 岛内统派可分为两类, 一类否定“中华民国”法统地位, 主张两岸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框架下结束分治状态。不少岛内群众早已厌倦了蓝绿恶斗, 期盼早日结束台湾政治乱象;另一类主张维护“中华民国”法统地位。虽然在“反独促统”问题上, 两类统派能够勉强合作, 但对于如何统一, 双方分歧很大并相互攻击。这就是岛内“红统”与“蓝统”的区别, 详见表5。

表5:台湾岛内“红统”与“蓝统”的比较分析     下载原表

表5:台湾岛内“红统”与“蓝统”的比较分析

第三, 以是否支持“一国两制”为划分标准, 统派同样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台湾新党、中华统一促进党为代表, 例如台湾已故作家李敖在2000年代表新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 其竞选纲领就明确支持“一国两制”;一类是以中国国民党深蓝人士连战、洪秀柱为代表, 他们虽未明确反对“一国两制”, 却也从未支持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

各统派组织之间虽有共同的统一目标, 却因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对立, 以及法统地位和统一模式互不认同而相互批判攻击。正是这种分歧和对立, 让台湾统派各自为战甚至相互内耗, 进一步弱化了统派在岛内的话语权和政治影响。

(二) 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缺乏资金是岛内统派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 因资金缺乏导致统派政党呈现泡沫化和空心化。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统派政党很难就相关议题举办游行或者论坛活动。其次, 因资金缺乏导致统派政治社团运转艰难, 以中国统一联盟为例, 该组织大约有3500个盟员, 仅有7个专职工作人员, 主席们都是“义工”1。中国统一联盟经费源于向盟员收取的年费, 盟员年费是1200元新台币, 比中国国民党党费多了六倍,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 中国统一联盟还会对执监委进行定额乐捐或寻求民间捐款。2第三, 因资金缺乏导致部分统派刊物生存困难, 甚至无法持续支付学术期刊的印务费用以及房屋水电的支付。

(三) 缺乏政治影响力

目前台湾岛内统派基本不具备政治资源来宣传和推动两岸的统一事业。例如, 2 016年1月台湾地区“立法委员”选举, 新党的不分区得票率是4.18%, 未达5%的政党票门槛;中华统一促进党的不分区得票率是0.46%, 离5%政党票门槛目标相差更远, 详见表6;台湾劳动党的最好选举成绩, 也不过是20 09年12月5日劳动党中央委员高伟凯成功当选第17届新竹县县议员。3另统派政党和社团组织即使联合举办了相关活动, 亦很少有媒体愿意过来报道, 使得统派政党和社团组织在岛内进一步处于失语状态。

表6:2016年台湾地区立法委员选举政党得票数     下载原表

表6:2016年台湾地区立法委员选举政党得票数

数据来源:台湾《联合报》2016年1月17日。

岛内统派人士大部分定居在台湾北部城市中, 以外省人为主且基本上由退休的公务人员、退役的军队校官和台湾各高校的部分专家教授组成。这些统派人士大多讲国语即台湾普通话, 基本不擅长台湾人经常使用的闽南语和客家话, 很难用台湾中南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与对方交流和增进感情。1这样的身份构成, 以及语言障碍成为岛内统派与台湾基层尤其是中南部民众沟通交流的鸿沟, 加上本来就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使得他们很难躬下身来耐心说服台湾民众支持自己的统一理念。

(四) 统派人士老龄化严重

岛内统派的主体结构就是退休退役的军、公、教人士, 因此年龄结构偏大就成为必然。以台湾新同盟会为例, 该组织成立于1993年6月, 会员大部分是1949年以前的大陆去台人士, 多为原国民党军界的将校级军官和国民党当年的“非主流派”元老, 故此台湾新同盟会会员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5岁, 且会员不断处于去世和凋零状态, 2台湾新同盟会前会长许历农老先生2018年已是百岁高龄。

与严重老龄化问题相比, 吸收年轻人加入统派政党和社团组织显得更加棘手和迫切。近年来各统派政党和社团组织都为吸引年轻人着力不少, 但是成效甚微。毕业于台湾政大的王炳忠现已担任新党青委会主席, 台大研究生在读的侯汉廷已是新党新思维中心主任, 他们是岛内青年统派的代表和翘楚。然而, 岛内青年统派与民进党的青年人数相比, 甚至与时代力量的青年人数相比, 其人数、规模和实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五) 缺乏话语权

首先, 传播技术手段落后。岛内统派关于统一理念的发声, 主要依靠传统媒体, 即依靠其自身主办的期刊杂志的发行。但是统派期刊杂志发行量小、影响有限, 对于台湾时政分析相对滞后。在新媒体铺天盖地的局面下, 统派政党和社团组织明显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仅如此, 由于传统纸质媒体读者群体的迅速萎缩, 加上岛内统派政治观点的立场, 台湾许多高校的图书馆已经明确拒绝续订岛内统派主办的期刊杂志。

其次, 政策话语创制能力欠缺。岛内统派缺乏打动台湾民众的系统化的两岸政策论述。与民进党等“台独”分裂势力明确提出“一中一台”、“一边一国”的大陆政策相比, 岛内统派拿不出能够与之相抗衡的大陆政策论述, 也就无法制衡岛内分裂势力;与中国国民党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大陆政策相比, 岛内统派又拿不出能够与之做明显区隔的大陆政策论述, 只能含泪投票支持中国国民党或者拒绝投票支持, 如此也就无法真正吸引和团结岛内泛蓝群众。

三、制约统派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经济层面的影响因素

1. 两岸经贸合作遇阻

2 0 0 8年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 两岸先后签订了23项经贸合作协议, 步入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制度化发展新格局。两岸经贸合作是中国国民党执政八年期间的最大亮点, 然而民进党操纵舆论认为两岸交流合作仅仅扩展了岛内大企业、大财团的经济利益, 台湾民众从两岸交流中获益不大甚至利益受损。2014年3月在民进党幕后策划和现场煽动下, 一场以“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立法院审核通过”为主要目的“太阳花学运”突然爆发, 最终迫使马英九当局宣布“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完成立法之前, 不进行有关协议的党团协会”。“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及其逐项审查制度出台, 既标志中国国民党两岸经贸主导权在岛内走向瓦解, 也为未来两岸经贸合作投下深重阴影。1

加强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有利于两岸同胞增进心灵契合, 有利于扩大两岸深度融合的经济基础, 客观上有利于提升岛内统派的经贸话语权。然而, 两岸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顺利时话语权掌握在中国国民党手里, 岛内统派甘于蛰伏;太阳花学运导致两岸经贸合作受阻时, 中国国民党进退失据, 岛内统派同样处于束手无策的失语状态。

2. 民进党在两岸经贸合作中逆流而动

2 016年民进党再次上台, 为了减少对大陆的经济依赖, 民进党一方面表示台湾要积极加入美国主导的T PP, 后因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主动退出T PP而告终;另一方面舍近求远, 宣布台湾实施新的经济南向计划, 后因成效不彰、问题不断导致“总统府”新经济南向办公室也被一并撤掉。蔡英文上台不到两年, 原本井喷式增长的大陆赴台游客人数出现断崖式下降, 致使几十万台湾旅游业者出现严重生计困难, 详见表7。对此, 统派本可以抓住机会向台湾民众讲明这些后果都是民进党当局意识形态作祟、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所致, 责任完全在民进党当局。然而, 岛内统派却反应迟钝, 错失问责良机。

表7:两岸人员往来与交流统计一览表     下载原表

表7:两岸人员往来与交流统计一览表

数据来源: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大陆惠台政策常被“台独”及其掌控的媒体资源污名为经济统战阴谋。2018年2月28日, 国台办发布了由29个国家部委联合制定的31项重磅惠台措施, 即《关于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然而, 《措施》发布7个小时之后, 蔡英文当局陆委会即将其定性为“目的在提升单方面获益的经济发展目标、吸纳台湾的资源, 并希望以利益换取台湾对大陆的政治认同, 此为其整体对台政策之一环”1。对此, 岛内统派本应积极配合国台办, 向广大台湾民众说明此次惠台措施开放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涉及部门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将切实扩大台企台胞特别是基层台湾民众的福祉, 虽然岛内媒体和台湾民众持续热议大陆惠台措施, 甚至引起民进党当局的恐慌, 但依然鲜见岛内统派进行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理论研讨和政策宣示。

毫无疑问, 台湾经济的未来在于和大陆的深度融合发展, 而岛内统派如果不能让台湾同胞认识到大陆惠台的诚意, 揭露民进党当局舍近求远抱美国大腿以及逆经济发展潮流而导致两岸经济遇冷的面目, 那么岛内统派不仅不能利用经贸交流提升影响力, 其岛内发展空间也将进一步萎缩。

(二) 政治层面的影响因素

1.“九二共识”在台湾被扭曲否定

首先, 中国国民党不断扭曲异化“九二共识”。1992年10月28日, 大陆海协与台湾海基两会在香港举行会谈, 会后达成两点共识: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二是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分歧就在于大陆坚持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即“一中不表”, 而台湾坚持采取口头各自表述立场, 即“一中各表”, 这就是“九二共识”的历史真相和真实含义。21994年李登辉将“一个中国”首次异化为“历史、地理、文化、血缘上的中国”, 1999年李登辉再抛“两国论”;2008年胜选之后, 一方面, 马英九宣称“坚持‘九二共识’”, 另一方面, 马英九又宣称“中华民国在台湾”, 并将“不统、不独、不武”作为处理两岸关系的主轴。3“中华民国在台湾”明显违背了“一中共识”;“不统”则否定了“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因此, “九二共识”中的两点共识已被马英九当局抛弃, 仅剩下“一中各表”的分歧。42017年8月9日, 中国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新政纲, 在现任主席吴敦义一手主导下, 前主席洪秀柱力主的以“一中”为核心的“和平政纲”被废弃, 马英九时期的“不统、不独、不武”被吴敦义纳入新政纲。

其次, 蔡英文当局虽承认海协和海基两会“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 却拒绝承认两岸会谈的成果, 即“九二共识”。执政以来, 能够承认“九二会谈”似乎已成蔡英文做出的最大策略性调整, 究其原因就在于“台独党纲”和“台湾前途决议文”现已成为民进党不可撼动的“神主牌”, 使得蔡英文在两岸政策调整上, 始终无法摆脱“台独”的历史宿命。5新任台湾“行政院长”赖清德妄称, 若大陆关起大门而唯一的钥匙是“九二共识”, 那“在台湾是找不到这把钥匙的”6。不仅如此, 赖清德还在多个场合表明自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7。在此过程, 岛内统派不应缺乏对于赖清德“台独”言行批判的深度和力度。

2.岛内统派政治发展空间被大幅度挤压

出于政党利益考虑, 台湾许多政党都与统派划清界限, 民进党甚至以打压统派作为获取政治资源的手段。2017年12月19日, 台湾“法务部调查局”以涉嫌违反所谓《国家安全法》的名义, 极其粗暴地将台湾新党青年委员会主席王炳忠, 新党新思维中心主任侯汉廷, 新党宣传部副主任林明正和新闻秘书陈斯俊等4人带走约谈。抓捕之前王炳忠等人刚刚随新党访问团从大陆归来, 民进党当局在这个时间点抓捕新党青年是明显的搞“绿色恐怖”, 其时机和动机耐人寻味。对此, 邱毅教授指出民进党当局真要启动“绿色恐怖”了, 目的在杀鸡儆猴, 以压制岛内统派反“独”声浪, “这只是开始, 恐怕更肮脏的事还在后头。”1

中国国民党作为岛内蓝营共主, 当其在岛内气势如虹的时候, 岛内统派发展并未随之水涨船高, 相反却被中国国民党进一步忽略和压制。而当中国国民党被民进党大幅削弱掏空的时候, 岛内统派却随之进一步弱化。不仅如此, 在政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比如2016年不分区立委选举, 中国国民党在蓝营内部垄断提名资源, 丝毫不给岛内统派政党留下任何提名机会和政治发展空间。

中国国民党在台湾本土化和民粹化的裹挟之下早已沦为台湾选举政治的机器, 集中表现为对“九二共识”的不断扭曲异化, 以及对国家统一目标的弃守。为此, 岛内统派若不能对“九二共识”进行正本清源, 拿不出与“不统、不独、不武”明显区格的大陆政策, 就不能阻止中国国民党滑向“隐性台独”的深渊, 更谈不上对岛内分裂势力的有力制衡, 甚至不得不面临被蓝绿政党联合绞杀的发展窘境。

(三) 文教层面的影响因素

1.“台独”教育结出政治恶果

教科书关系到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等大是大非问题。2008年中国国民党执政伊始未对台独教育进行有效拨乱反正, 及至执政后期方才如梦初醒。2015年4月, 马英九当局采纳王晓波、纪欣、张亚中等岛内统派学者的建议, 宣布于2015年8月1日起发布“高中历史课纲微调新版本”, 试图清除“台独”及“皇民化”思想, 在历史观上回归“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然而超过三分之二的由民进党执政的县、市明确拒绝新版教科书, 甚至不惜挑动岛内高中生掀起反课纲运动, 马当局的教育主管部门竟以允许多种课纲并存而不了了之。22016年5月, 民进党上台一周内就宣布废除“高中历史课纲微调新版本”。台独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台独史观”的台湾青年, 正因如此蔡英文在回应民进党“冻独”议题时辩称, “‘台独’已深入年轻人骨髓, 已变成年轻世代的‘天然成分’。”3“太阳花学运”之后迅速窜起的台湾第四大党即时代力量, 就是近三十年来“台独”教育结出的最大政治恶果。

2. 台湾主体意识发生异化

台湾主体意识被“台独”势力从地方乡土认同异化抬高为国家政治认同。受台湾“陆委会”委托, 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与美国杜克大学合作, 自1992年开始迄今一直不间断对台湾民众的国家政治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做跟踪调研。根据数据分析, 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自20 08年下半年开始超过自认“既是中国人也是年台湾人”的比例, 在2014年甚至一度突破60%。

另据具有蓝营背景的台湾竞争力论坛公布的调查结果, 在2013年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受访者, 从第一季的61.1%、第二季的57.5%, 降到第三季的54.1%, 2014年6月5日该比例下降为46.8%。42016年底该比例上升为52%5, 2017年4月27日该比例为51.1%6, 2018年4月24日该比例为51.9%7。由上可知, 两份调查结果都显示“中国人认同”在台湾处于小幅上升但总体大幅下滑的态势。

台湾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全面“台独”是民进党引以为傲的资本, 并为其执政基础带来源源不断的“台独”养分。岛内统派人士有不少来自于高校学者, 却未能成功的系统化揭批“文化台独”的实质和危害, 未能有效导正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文化台独”不仅逐步侵蚀、掏空岛内统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也会对国家统一大业及统一后的台湾治理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四) 安全层面的影响因素

1. 马英九当局拒绝商签“和平协议”

马英九在2008年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时承诺推动签订两岸和平协议, 包括建立海峡两岸军事互信机制, 但在上台后马英九迫于执政压力, 提出商签两岸和平协议一事“应该做, 但时机还没到”。2012年连任选举之际, 马英九再次抛出“和平协议”议题, 在引起外界反弹之后马上出现政策回缩, 提出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必须遵循“国家需要、民意支持、国会监督”三原则外加“公投”的附加条件, 实际等同于将两岸和平协议无限期搁浅。

2. 蔡英文当局散布大陆军事威胁

蔡英文上台执政不到两年, 先后六次高调演练反斩首计划, 极力渲染大陆威胁。2017年3月, 台湾防务部门时任负责人冯世宽说, 大陆火箭军对台部署了可精准打击的东风16型导弹, 引进俄制苏35飞机并换装自制歼20战机, 辽宁号航空母舰和军机还频繁绕经台湾周边海空赴西太平洋执行远海训练。1

安全议题关乎台湾民众切身利益, 岛内统派不应主动放弃自己在安全领域的话语权, 而应告知民众:台湾安全的唯一出路就是承认“九二共识”, 以“一中原则”为前提商签两岸“和平协议”。在安全议题上的缺席只会令岛内统派在两岸议题上的呼声被进一步削弱和无视。

(五) 国际影响因素

1. 两岸外交休兵模式的终结

非洲和南美一些穷国、小国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取到大陆和台湾金援, 不断在两岸之间变换建交对象, 因此马英九执政期间公开呼吁两岸实现“外交休兵”并得到大陆的默许配合。2蔡英文执政以来外交小动作从未停歇, 例如2016年6月在参观巴拿马运河水闸的留言簿上注明身份为“President of Taiwan (ROC) ”, 而不是按照惯例的“President of R.O.C (Taiwan) ”。3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前的特殊时刻, 蔡当局不惜重金于12月2日促成与特朗普的电话联系, 严重踩踏了“一个中国”的政策底线。因此, 保持了八年的两岸外交休兵模式被蔡当局亲手断送, 2016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与台湾断交, 2017年巴拿马与台湾断交, 2018年多米尼加和布基纳法索与台湾断交, 教皇所在地梵蒂冈近来也是断交传闻不断, 而这仅仅是蔡英文当局“外交”雪崩的开始。

2. 台湾问题的外部干涉

美国是影响台湾问题的最大国际因素, 特朗普上台以来干涉台湾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大, 譬如通过“国防授权法案”规定美国军舰可以停靠台湾港口, 通过“对台湾旅行法”放开美国现役官员访问台湾。然而美国对台政策说到底只是希望两岸和平分裂, “台独”若引起大陆武统以及美国被迫卷入台海战争均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因此“台独”分子借助美日实现“台独”目标是绝无可能的。

两岸外交休兵模式已然终结, 岛内统派应抢抓话语权, 让台湾民众更加懂得“九二共识”绝对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岛内统派若放任“台独”分子继续愚弄台湾民众, 认定美国是确保台湾实现独立的终极力量, 只会令台湾处于更危险的境地。

四、结束语

台湾岛内统派力量虽然弱小, 但是民族情怀深厚、统一立场坚定。随着中国大陆的迅速崛起, 无论在台湾岛内还是在两岸层面、国际层面, 都给台湾统派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最有利环境。岛内统派若能求同存异加强内部力量整合, 加强和扩大其岛内群众基础, 精心打磨出一套为广大台湾民众接受和认可的符合岛内政治、两岸关系和国际关系发展大势的政策论述, 积极争取和扩大自身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和国际层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岛内统派不排除将来会发展成台湾第三大政治力量, 从而在两岸关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 为促进国家统一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释

1 邵俭福;宫捷:《“九合一”选举之后台湾统派发展战略的思考》, 载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2 (2) 《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宁为少数的骄傲》, 网易新闻 (http://news.163.com/120525/09/82BCILBK00014JB6.html.)

3 《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两岸统一成功依赖谁》, 新浪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01/172819764171.shtml.)

4 罗志超:《“统派”所缺乏的是什么?》, 中国评论新闻网 (http://www.China reviewnews.com20101109.)

5 王尧:《解秘台湾“统派”组织的生存状况》, 人民网台湾频道 (http://tw.people.com.cn/GB/17970273.html.)

6 明庭权、薛亚梅:《中国国民党大陆政策的特征研究》, 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4期。

7 《陆委会:用利益换认同》, 星岛环球网 (http://news.stnn.cc/hk_taiwan/20180301/527558.shtml.)

8 明庭权、薛亚梅:《中国国民党大陆政策的特征研究》, 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4期。

9 明庭权、罗鹰、王珩:《民族利益与政党利益博弈视野下的马英九大陆政策及其应对研究》, 载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10 明庭权、薛亚梅:《中国国民党大陆政策的特征研究》, 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4期。

11 明庭权:《新时期民进党大陆政策调整:动力、阻力及特征分析》, 载于《台湾研究》2016年第2期。

12 《赖清德叫嚣台湾找不到“九二共识”, 台商登报打脸》, 厦门网 (http://news.xmnn.cn/xmnn/20180325/100339757.shtml.)

13 《赖清德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刘结一点名回应》, 杭州网 (http://news.Hangzhou.com.cn/gnxw/content/20180416/content_6848580.htm.)

14 《台当局搜索约谈新党4名党工被批启动“绿色恐怖”》, 人民网 (http://tw.people.com.cn/n1/20171220/c14657-29718231.html.)

15 明庭权:《新时期民进党大陆政策调整:动力、阻力及特征分析》, 载于《台湾研究》2016年第2期。

16 《“冻独”不了了之, 蔡英文重走“台独”老路》, 中国日报网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js/thjs/20140721/content_12046282.html.)

17 林金源:《台湾人“认同中国”无奈、可悲》, 环球网 (http://taiwan.huanqiu.com/article/2014-06/5015980.htm.)

18 《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回升至52%》, 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tw/2016-11/05/c_129352035.htm.)

19 《岛内中国认同回升台媒评: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a/20170606/51199255_0.shtml.)

20 《台岛内统升独降, 难道是武统威慑奏效了?》, 华侨时报 (http://www.chinesepress.com/Gang Tai/105568.html.)

21 《冯世宽为何渲染大陆军事威胁》, 网易新闻 (http://news.163.com/170324/09/CG9IVQQG00014AEE.html.)

22 明庭权、罗鹰、王珩:《民族利益与政党利益博弈视野下的马英九大陆政策及其应对研究》, 载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23 《蔡英文参观巴拿马运河时署名“台湾总统”外交部回应》, 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a/20160628/49258864_0.shtml.)

台湾岛内统派; 发展困境; 话语权;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8.03】差异性互补:我国社区.. 下一篇【2018.03】从国家——社会分析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