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9.04】苏联解体以后的白俄罗斯共产党:发展演变、理论主张与现实挑战
2019-10-24 16:24:40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4期 作者:李世辉 【 】 浏览:7885次 评论:0

    一、苏联解体以后白俄罗斯共产党的发展演变
    白俄罗斯共产党(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Беларуси)成立于1918年12月,重建于1996年11月,目前是白俄罗斯境内苏共—白共的思想和组织继承者。苏联解体以后白俄罗斯共产党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被禁和恢复、温和反对派、分裂、建设性合作时期。
    (一)被禁和恢复时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伴随着整个苏联“改革”浪潮,白俄罗斯也积极加入其中。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宣布脱离苏联。1991年8月27日,白俄罗斯通过了《关于暂时停止苏共—白共在白俄罗斯共和国境内活动决议》,暂时中止白俄罗斯共产党在国内的一切活动,查封相关档案和办公地。1991年10月,部分原白俄罗斯共产党党员成立了“恢复白俄罗斯共产党活动和对党进行革新”倡议委员会,要求废除“非法”的“8.27”决议。1991年11月,倡议委员会更名为“召开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成立大会组委会”。1991年12月,召开了成立大会,定名党组织为“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Партия коммунистов Беларуси)。1992年5月,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被国家司法部正式注册。
    1993年初,白俄罗斯社会中反共产主义情绪逐步平息。1993年2月,白俄罗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通过决定,承认《关于暂时停止苏共—白共在白俄罗斯共和国境内活动决议》失效。这样在白俄罗斯出现了第二个共产主义政党,即白俄罗斯共产党。基于白俄罗斯共产党和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无原则性分歧,两党通过合并决议,共产党加入共产党人党。
    (二)温和反对派时期
    从1994年7月白俄罗斯总统大选结束,到1995年5月白俄罗斯第十三届最高苏维埃代表选举结束,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是以卢卡申科为首的白俄罗斯政权的温和反对派,双方无公开激烈冲突。1994年3月,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新宪法,设立总统职位,指定于当年6月23日举行第一届总统大选。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推举该党中央委员会书记瓦西里·诺维科夫为总统候选人。最终,诺维科夫选民支持率仅为4.2%,在七名总统候选人中排名倒数第一。时任最高苏维埃临时反腐败委员会主席卢卡申科和共和国总理维亚切斯拉夫·克比奇分别以44.82%、17.32%的选民支持率,进入第二轮大选。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中央决定不支持以上两位候选人。大选过后,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中央委员会向当选总统的卢卡申科发去贺电,支持其在反腐败方面工作。紧随其后,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宣布退出支持时任总理亚切斯拉夫·克比奇的白俄罗斯人民运动。
    1994年12月,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决定设立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职位,谢尔盖·卡利亚金成功当选。此时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人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000人,党员总人数约1.8万。在1995年举行的白俄罗斯第十三届最高苏维埃代表选举中,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获得22%的选民支持率,得到45个席位。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中央委员会书记瓦西里·诺维科夫当选最高苏维埃第一副主席。在国家最高苏维埃,白俄罗斯共产党人议会党团是总统卢卡申科推行方针政策的温和反对派,不过日复一日也积聚了不少矛盾。
    (三)分裂时期
    1995年最高苏维埃选举之后,白俄罗斯总统办公厅陆续发布了《白俄罗斯国家思想》、《到2000年之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修改1994年宪法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对以上文件进行分析之后,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认定:白俄罗斯将进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改革。1996年7月,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中央正式宣布成为国家总统的不妥协反对派。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最高苏维埃党团部分成员向宪法院提交了关于弹劾总统的签名。弹劾总统成为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分裂的导火索。
    1996年10月,部分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党员宣布组建“成立白俄罗斯共产党组委会”。1996年11月,召开了白俄罗斯共产党(以下简称白共)成立大会,选举维克多·奇金为党的领袖。白共宣布支持卢卡申科的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方针。作为苏共—白共的合法继承人,白共被国家司法部注册。白共迅速具有“官方”共产党的特征。成立大会之后,白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维克多·奇金担任明斯克市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就实力和影响力而言,分裂后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一直走下坡路。据白俄罗斯司法部2009年的资料,当时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总人数仅为1250人。2009年10月,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更名党为“公正世界”白俄罗斯左翼党。该党指出更名原因,“事实在于时代发生了很大改变。共产主义的形象开始带有消极色彩,青年人有畏惧感”。该政党更名以后自身性质遭到了国内外共产主义和工人政党的质疑。
    (四)建设性合作时期
    2000年以后白共先后产生过四位领袖,这一时期可以界定为白共同以卢卡申科为首的国家政权机关的建设性合作时期。
    1.瓦列里·扎哈尔琴科时期(2000年8月—2004年7月)。2000年8月,白共第三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瓦列里·扎哈尔琴科当选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2000年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代表院议员选举,白共获得6个席位。2003年白俄罗斯地方苏维埃选举,10个政党代表进入地方苏维埃,选出235名政党代表,其中白共102名。2004年第三届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代表院选举,选出107名代表。3个政党进入议会:白共8名、农业党3名、自由民主党1名。其他议员均为无党派人士。
    2.塔季扬娜·戈卢别娃时期(2005年3月—2012年10月)。2005年3月,国民会议代表院议员塔季扬娜·戈卢别娃当选白共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2004年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代表院和2007年第二十五届地方苏维埃选举,白共在白俄罗斯各政党中,选民支持率最高。11名白共党员成为两院议员,408名党员成为地方苏维埃议员。2008年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代表院选举,选出110名议员,无党派议员103人,党派议员7名:白共6名、白俄罗斯农业党1名。2012年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代表院议员选举,选出109议员,党派议员5名:白共3人,农业党1人,劳动和社会公正党1人。
    3.伊戈尔·卡尔片科时期(2012年10月—2017年5月)。2012年10月召开的白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明斯克市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伊戈尔·卡尔片科当选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2012年11月,伊戈尔·卡尔片科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了怎样理解当前白共既不执政也不是反对派的特殊身份的提问。首先,他解答了“白共不执政”的提问,因为“无论是在议会中,还是在地方自治机关中我们都没有占据多数”。其次,他回答了“白共不是反对派”的提问,在他看来“白俄罗斯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纲领与我们党的纲领及其他一些主张是相一致的”。关于白共是否追求执政地位。他给出了简明回答:“像其他政党一样,这一点我们已经写在党纲中。这是政党的追求!”同时他还进一步解释到:“党的目标是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执政。”
    2015年7月,白共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讨论了“白共参加国家总统选举”的问题。大会认为,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与国家领导人推行的经济社会政策相一致,所以积极支持现任国家总统卢卡申科,并支持推荐其为2015年国家总统大选候选人。2016年9月举行了第六届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代表院议员选举,选出110名议员,包括8名白共议员。
    4.阿里克谢·索科尔(2017年5月至今)。2017年5月召开白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通过卡尔片科因担任国家教育部部长而辞去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请求,选举阿里克谢·索科尔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2018年10月,阿里克谢·索科尔在《纪念白俄罗斯共产党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报告中指出,在全国各地都建立起自己的党组织,有25个市党组织、23个市辖区党组织、118个区党组织,党员总人数超过6000人。国家议会中,有8名共产党议员、309名各级地方议会议员。在国家司法部注册的15个政党中,只有白共发行了自己的报纸,即《白俄罗斯共产党人:我们与时代同行》。
    二、白俄罗斯共产党的理论主张
    作为前苏联地区的共产主义政党——白共关注和解答的基本理论问题有三个方面: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就和失败原因;支持白俄罗斯现行发展模式原因;白俄罗斯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才能实现。

    (一)关于苏联社会主义
    1.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就
    白共认为,之所以要高度肯定苏联社会主义,是因为它对白俄罗斯民族、白俄罗斯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开创与奠基作用。下文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说明白共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积极肯定。
    第一,由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立了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白俄罗斯民族国家。白共党纲中指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事件。它为人类指出了通向社会主义和民族平等之路,开启了工人阶级、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的创造力。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在兄弟国家联盟内,白俄罗斯人自愿民族自治的可能。1919年1月1日,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在悠久历史长河中,白俄罗斯民族第一次获得了国家权力,成立了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组成部分,克服了世纪性落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升到新高度。
    第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奠定了当代国家发展基础。2013年12月白共中央委员会报告强调,依据历史继承性原则,不可以抛弃作为苏联组成部分的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发展经验,不可以贬低这个共和国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自己的白俄罗斯民族国家的伟大意义。作为苏联组成部分的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是实现白俄罗斯民族思想、形成白俄罗斯人民主权国家的客观发展阶段。白共党纲大篇幅列举了苏联时期诸多方面成就:被团结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各民族,短时间内实施了大规模的现代化计划,完成了大范围的文明跳跃,使国家在教育、科技、文化、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人类走向太空;创造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和社会制度,包括劳动者苏维埃、苏维埃多民族联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每位公民的劳动、休息、免费教育和医疗、获得住宅、老年社会保障、幸福的童年等方面权利,使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实现了国家电气化、农业生产机器化,建立了现代工业,包括一些全新工业领域;形成了苏维埃社会基本价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力求实现公平、正义、善良等最高理想,各民族平等独立于种族、宗教等。
    2.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白共正式文件一般表述为“暂时性失败”。认为,在这一地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发展必然规律,终将复兴。综合白共文件材料,可以看出,该党注重从以下方面阐述原因。
    第一,国家发展客观环境方面。白共党纲指出,苏联社会主义是在国内有残酷的阶级斗争、外部面临着帝国主义不断威胁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导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国防,这样又压制住了提高人民福利。因此,苏联人民的消费水平同最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了差距,尽管一直在缩短,但是没有成功坚持到最后。也就是国家发展的特殊环境,制约了发挥苏联社会主义优越性。
    第二,执政党自身建设方面。白共党纲中对苏共党的建设方面,有相对集中的论述。其中写道:对遵守以下监督弱化,即列宁准则和党内生活基本准则——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导致了一些没有原则的野心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教化的信奉者混入党内,部分领导干部蜕化并脱离人民群众。这一切推动了假改革者、蜕变分子和投降分子担任苏共和苏联领导人。即苏联党和国家领导干部蜕变,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三,应对外部破坏方面。白共党纲指出,苏联应对外部破坏活动不力,在消灭帝国主义国家及其在苏联代理人的破坏活动方面,没有采取充分行动。2011年1月白共党报《白俄罗斯共产党人:我们与时代同行》中刊文列举了西方国家组织的多方面破坏苏联的活动,包括:影响苏联党政官员的后代;污染知识分子和“全民族的头脑”;组建和支持各种类型的反对派组织;在国外组建反革命中心;破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团结。
    第四,八十年代“改革”方面。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苏联“改革”的实质,白共党纲中指出:“改革”政策的思想家们,在“完善社会主义”、“新思维”等口号的掩盖下,破坏苏联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首先是苏联的核心——共产党。关于“改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民主化”和“人道化”等谈论,实质是以复辟资本主义为潜在目标。大众传媒手段、其他意识形态机关,有计划地转到了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代表者手中。确认了“恢复历史真相”的必要性后,发起抹黑苏联历史的洪流,竭力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到大众意识中,宣传自由市场关系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出卖社会主义理想的党和国家的“民主派”的活动,最终导致实现了反革命国家政变,不仅消灭了共产党,还有统一的苏维埃国家。这一时期的“改革”,从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看,都是改旗易帜。“改革”只是借口,颠覆政权、实现资本主义复辟是最终目的。
    (二)关于白俄罗斯现实发展模式
    1.选择现实发展模式的背景。白共党纲指出,苏联的破坏,给白俄罗斯造成严重打击。原本在联盟分工范围内,由于发达的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具备强大的科技潜能和高技术干部,白俄罗斯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同其他加盟共和国密切合作关系的确立,白俄罗斯成为苏联特殊的“装配车间”。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丧失了大部分经济潜能,开始失去先进地位,消极过程加剧。幻想共产党退下政坛,进行市场改革,生活就会改善。但是,现实情况与最初愿望背离。
    2013年12月的白共中央委员会报告指出,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选择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道路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斗争中心。讨论过程中出现三种方案:温和保守的、民族激进的、亲西自由的。最终,白俄罗斯人民拒绝了激进主义者、自由主义者打碎已经形成的国家基础的企图,选择了以卢卡申科为首的爱国主义政治力量执政,制止了破坏经济、社会、科学和文化等领域,团结了广泛的居民社会阶层。
    2.现实发展模式的特点。白共党纲指出,白俄罗斯发展模式,保存了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以之为基础的社会道德价值,克服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危机,实现了国家经济社会潜能的稳定与发展,考虑到民族利益的前提下融入国际经济关系。社会取向型经济促进了成功解决一系列社会任务,实现了社会和谐。可以看出白共注重从四个方面肯定白俄罗斯现实发展模式,一是没有隔断历史,尤其是保存了苏联时期白俄罗斯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二是现实发展模式遏制住了由苏联解体引发的发展危机,保障了白俄罗斯稳定和发展;三是白俄罗斯现实发展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社会取向型,国家发展立足于保障、满足人民的需求;四是白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即在考虑到民族利益的前提下,融入世界。
    2016年6月,明斯克市举办了“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白俄罗斯”国际学术会议,时任白共领袖卡尔片科在大会报告中解释了白俄罗斯现实发展模式的三个特点:一是白俄罗斯重要战略经济领域是国家所有制;二是国家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白俄罗斯发展注重独立性,保持自己的特色。具体阐述如下:“白俄罗斯发展模式依据的是社会道德价值体系。我们不允许全面私有化。地下资源、土地,以及一些重要经济领域,包括动力、交通系统、一些决定经济结构的大型企业,在白俄罗斯绝对是国家所有制,并且通过法律巩固起来。国家积极调节经济和金融系统,保障公民平等享受高质量教育和医疗服务,及时发放退休金和社会补助,补贴居民住宅公共服务花费,多子女家庭建造住房提供优惠贷款。我们的总统推行独立的内外政策,保障了国家利益,白俄罗斯人民有权选择自己发展道路。”

    3.白共支持现实发展模式的原因。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政党为何支持卢卡申科领导下的白俄罗斯现实发展模式,该党反复用一句话强调。2010年12月白共中央委员会发布的宣言中强调,在现代化条件下白共永远忠诚于社会公正和人民政权的思想,所以支持总统卢卡申科及其提出的政治方针。2013年12月白共中央委员会报告指出,党忠诚于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政权的正确思想,由此支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政治方针。
    (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
    白共确信,依据对世界发展基本趋势、国内外政治力量分布、白俄罗斯不同居民阶层利益等的客观评价,在白俄罗斯建成社会主义,是合乎规律的过程。可见该党对本国实现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1.社会主义的本质。白共党纲指出:“党的战略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这是党的最低纲领。”“社会主义,按照列宁的表述,我们是这样界定的,即它是消除人剥削人的社会,在其中按照劳动的数量、质量和结果分配生活福利。这个社会是依据科学的计划和管理,采用创新的、资源节约型的工业技术,实现高劳动和生产效率。这是真正人民政权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它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积极性和实现劳动者的自我管理。”
    可以看出白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消灭剥削。从其对社会主义本质界定来看,消灭剥削应该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特征。白共章程写明:党“代表雇佣劳动者的利益,坚决反对剥削和压迫人的各种形式”。白共党纲也通过界定自己的社会基础,表达了对剥削的态度。其中写道:“党捍卫无产者的利益,包括在公有制或私有制单位工作的、依靠自己的劳动贡献获得报酬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者,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个体业主,所有低保障的公民阶层,包括退休者和残疾人。”二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一般指的是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白共对按劳分配的界定,不仅仅局限于劳动数量和质量,还包括劳动结果。三是高劳动和生产效率。这是汲取苏联社会主义某些阶段高投入、低产出的历史教训。突出表明,真正的社会主义要有高劳动和生产效率,否则不能促进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更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其深层次内涵是将发展生产力引入到社会主义本质之中。四是真正人民政权。白共党纲对党的主要目标进行界定部分,是这样阐释人民政权的,即通过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和其他群众自治组织,将大多数劳动者团结起来的宪法政权。五是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白共意识到,真正的社会主义不仅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建立二十世纪革新社会主义。白共党纲规定,依据人类社会发展总规律,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应该考虑自己的特殊性和历史经验,进而发展自己。在白俄罗斯建成的社会主义,不是一般意义的、没有考虑到时代发展和国情特殊性的,所以该党主张建立“二十一世纪革新社会主义”(обновлённый социализм XXI века)。
    2017年9月,白共领袖阿列克谢·索科尔在共产党组织联盟——苏联共产党全体会议的报告中指出,从理论上研究二十一世纪革新社会主义外貌,不应该忽视分析和总结苏维埃文明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特殊性,以及其他国家积累经验。除此之外,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必须以全面分析尤其是百年来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和观念变化,制定革新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由此发言,一方面说明,白共视域中的二十一世纪革新社会主义还在探讨之中,没有最终定型。另一方面说明,白共注重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这是形成二十一世纪革新社会主义的重要参照和借鉴。
    3.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白共党纲这样表述:“在争取实现社会主义改革的同时,党主张在法律范围内通过不同的、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实现这种转变。”“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思想,党将利用宪法手段和政治斗争的合法形式,力求获得国家政权。”党纲也规定,为了提高自己对白俄罗斯社会过程的政治影响,必须开展九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二、三项工作为“参加选举运动,增加自己在政权各级立法和代表机关、地方自治机关、以及政权执行机关中的影响”,“促进代表机关中党的议员活动协调推进,最大限度地通过这些议员提高党在捍卫劳动者利益方面的影响”。
    也就是说,白共明确表示在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中,不采取暴力革命,而是和平途径。就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前苏联地区共产党组织有不同的主张,这一地区多数政坛比较活跃的共产党优先主张和平途径,但同时也表示不放弃暴力革命的可能。例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党纲指出:“党主张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与此同时,像联合国人权宣言中所说的那样,政权必须关心人民需要,使人民不至于迫不得已采取武力反抗暴政和剥削的最后手段。”为何白共明确表示放弃暴力革命的途径。该党有自己的解释。白共中央委员会意识形态书记瓦莲京娜·列昂年科在《现代化条件下完善党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问题》报告中指出:“必须承认,党的工作条件,就社会工作的性质、方式方法和基本方向,有别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其他共产党。这些国家共产党必须为之奋斗的,白俄罗斯由于实施了我们国家总统卢卡申科的方针而成为了生活准则。”
    三、白俄罗斯共产党的现实挑战
    在现实发展中,白共还面临许多因自身建设问题引发的挑战,如果不能及时、稳步解决,势必将成为该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列举了该党现实发展中的三大挑战,以说明问题。
    (一)理论创新问题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作为在党纲、党章中申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主义政党,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本国实际相结合,在坚持立场、观点、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形成本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理论创新问题。一个政党的理论创新能力,是其战斗力、影响力、生命力的重要检验。白共作为在苏联解体后重建起来的、前苏联地区一支重要的共产主义力量,作为国内实力最强的共产主义政党,不能说在理论创新上没有行动,但整体来看还远远不够。集中表现为没有马克思主义本国化的创新性成果问世,从而导致不能有效分析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
    从该党各种言行、不同的文件材料,可以发现,白共对问题的思考,还过于依从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相关论述,尤其是还有深深的苏共继承者印记。这样的后果是,对某些现实问题不能做出客观、全面、深刻的理性分析,不能向全社会提出令人满意的理论阐释,最终也就不能赢得更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在今后实践中,白共必须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并且常抓不懈。不断用新成果指导新实践,彻底抛弃教条主义、僵化保守等负面形象。以崭新姿态、蓬勃朝气屹立于白俄罗斯政治舞台。
    不难理解,为何在2014年10月白共中央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三次联席会议上,时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卡尔片科发出这样呼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什么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唯一正确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可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这些在我们的党纲中都有表述。但是我们不能终止自己的理论工作。今天必须开展大范围的理论探索,为了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包括在白俄罗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条件下,在世界全球化过程中,马列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二)队伍年轻化问题
    白共党纲规定,要坚持党员队伍年轻化,革新党的机关。广泛吸引新的、有意识的、忘我的社会主义斗士,首先是青年,将青年的精力与热情,同老党员的经验结合起来,保障党政策中的代际继承性,支持和运用老党员经验。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青年团的任务就是要这样来安排自己的实际活动:使团员青年在学习、组织、团结和斗争的过程中把他们自己和那些以他们为带头人的人都培养成共产主义者。”可以看出,共青团在共产党储备力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白共自己领导下的青年助手和后备军——公民团体“共产主义青年同盟”成立于2016年8月。与前苏联地区其他国家共产党组织相比,白共在发展青年党员、培养青年后备方面一个大失误是,党组织成立近二十年,才有自己领导下的青年组织。之前一直寄希望于白俄罗斯共和国青年联盟。白俄罗斯共和国青年联盟是国内最大的青年组织,虽然在自己的章程中明确规定,是苏联时期白俄罗斯列宁共青团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但不是思想的继承者,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以建设社会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这个青年组织实际上是官方领导下的组织。正如2015年1月,在白俄罗斯共产党第十三次中央全体会议上,党的中央委员会青年工作书记尼古拉·沃罗维奇指出,“白俄罗斯共和国青年联盟将持有不同观点的青年团结起来,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成员都会加入白俄罗斯共产党。”
    通过以下几组数据可以看出,白共年轻化任重而道远,党员队伍老化比较严重。2007年12月,白共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强调,“现在党员总人数6000人左右,党员平均年龄是59周岁。每年由于自然原因,党损失8%到10%的党员。”2012年3月,白共青年工作报告中指出,“截止到今天,党内不满30周岁的青年党员300人,占全党总人数的6.1%。”2015年1月,白共中央委员会青年工作书记尼古拉·沃罗维奇在中央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大多数党员50开外,而不满30周岁的党员,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占党员总人数的3—5%。2018年8月,白共现任领袖阿里克谢·索科在《关于纪念白俄罗斯共产党、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00周年》的报告中指出,党员总人数超过6000人,其中接近50%的党员年龄超过50周岁。
    可见,2007—2018年,持续十多年时间,白共党员总体人数并没有多大变化,基本维持在6000人左右。党员老化以及发展青年党员不力,导致党员队伍规模太小,进而制约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党员的增幅、党员的年龄构成,是该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关系生存的重要问题。
    (三)团结国内共产主义力量问题
    当今前苏联地区各国共产主义运动均呈现出一个明显特点,即一国存在多个共产主义政党,就发展态势而言,一般是“一大多小”,即一个实力相对较强、多个实力相对较弱,彼此之间矛盾非常激烈。这种共产主义政党内部因分歧引发的“内耗现象”分散了革命队伍和左翼民众,最终制约了本国共产主义政党在国内政治舞台作用的发挥。如何求同存异、摒弃前嫌,团结起来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成为该地区共产主义政党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怎样防止内部分裂继续重演,更是任务艰巨。
    苏联解体以来,白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分裂,一次是1996年,因对国家政权态度问题,支持卢卡申科一派从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中分离出来,成立了现在的白共。第二次是2009年,因更名问题,在列昂尼德·什科利尼科夫领导下,一部分党员从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中分离出去。从2012—2015年这部分共产党人共七次向白俄罗斯司法部申请注册成立新的政党“白俄罗斯劳动者共产党”。目前,“白俄罗斯劳动者共产党”组委会仍在积极工作,力求通过国家注册,成为合法政党。这股共产主义力量,应该是白共积极团结的对象。除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方面的共同点,还有就是两股共产主义力量对白俄罗斯现政权的态度,或许可以成为两党今后进一步联合的可能点。“白俄罗斯劳动者共产党”组委会在一份致人民的公开信中明确表示:白俄罗斯劳动者共产党准备成为政治舞台上的建设性反对派,支持政权那些旨在捍卫劳动者利益的行为。
    如果能够团结到白俄罗斯劳动者共产党,白共实力将得到明显提升。其一,从党员人数来说,至少增加1000人。按照《白俄罗斯政党法》规定,新政党申请国家注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党员人数不能少于1000人。白俄罗斯劳动者共产党目前党员人数应该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其二,白俄罗斯劳动者共产党领袖是国内政坛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伊万·阿金奇茨是哲学博士、(莫斯科)高等学校国际科学院院士、白俄罗斯农业科学院(明斯克)院士、布列斯特国立技术大学教授。他是1991年恢复白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的倡议者之一,如果将此人争取过来,白共也将争取到一部分左翼民众。

白俄罗斯共产党 苏联 社会主义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9.04】激进左翼政治的回归:.. 下一篇【2018.06】试析21世纪美国左翼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