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8.0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要素和时代主题
2018-12-04 09:03:44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5期 作者:刘博 【 】 浏览:2549次 评论:0

一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调整以及道路选择的讨论与争议,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主题与观点存在不同,归纳起来集中在两个核心问题,其一是中国道路选择的合法性如何体现;其二是中国制度转型的方向性如何确定。实际上,这两个问题的正确回应需要理解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需要从历史维度与时代主题两个层面,梳理并厘清其中包含的背景线索与内在逻辑。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要素

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是宏观性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影响,这一影响在时空转换、结构转轨与使命重塑三个方面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主题与框架结构。

(一)压缩性的时空变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对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发展。鸦片战争之后,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的探索进程中,而在国家危难、民族压迫的现实处境中,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只能是曲折和动荡的,历经百余年而效果甚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之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是如何在中国现有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快速有效的实现现代化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建国三十年的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

改革开放将中国社会带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也正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不断探索中,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形成并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的国情和实际,是抓住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开始的“新长征”。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体现出明显的“时空压缩性发展”特征,即在相对较短的发展时空阶段中,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阶段性特征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出现,这是中国社会发展面对的最大现实。西方社会经历近两百年时间形成与发展的现代化阶段性状态,中国社会却用四十年的时间基本完成,这不仅需要协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持续性发展问题,同时也必须从理论上对中国道路选择的合法性问题做出明确的回应与阐释。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与道路选择的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在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验基础上而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最新、最鲜明的回应与阐释。

(二)多层次的结构转型 

与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多层次转型,这种转型交织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领域的制度与政策调整,表现出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转型的过程呈现出多线性进程,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大致以十年为一个周期,逐步进入社会、文化、政治等其他领域,最终实现各个领域的协调性发展。第二,转型的重心与现代化发展紧密相关,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可以清晰的判断出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生态等内容的侧重点具有明显的不同,这与现实国情紧密联系。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构建来说,结构转型的重大意义在于从实践层面上为理论的形成与创新提供现实性的素材,而理论也必须立足于实践回应中国的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逐步推动下,“转型”正进入阶段性的过渡期,中国社会的“定型化”特征逐步凸显。这种定型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和变革促使中国社会的转型进入新的阶段,一系列制度与政策的调整已经进入成熟稳定的阶段,社会的发展与建设逐步向更加稳定的状态推进,变革期与稳定期的主要问题不同,需要在理论上给予准确的判断与正确的指引;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制度设置就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结合的最佳典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一个整体性、连续性的过程,而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的‘总命题’,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长期探索解答的一个‘总问题’”。

(三)持续性的政党使命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进程在推动国家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各国政党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即在世俗化与个体化的时代,政党的使命和责任是否能保持连贯性与统一性,从实际发展效果来看,这一问题的回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很多国家政党在这一问题上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中国革命历经坎坷而获得的最宝贵经验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不同的历史阶段面对的革命主题不同,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以及使命责任是没有差异性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几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责任是否保持如一,这是一个涉及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本质的特征就在于鲜明、正确、全面的回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定位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党的性质在新时代的明确,也呼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内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其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享共富、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的基本主题

对时代命题的回应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框架,包含核心观点和基本方略两个部分,核心观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方向,基本方略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方法。 

(一)核心观点的明确指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包含“八个明确”,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布局和总方法,涵盖了国家建设、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三个层面的内容,在基本框架上确定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同志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时代课题,从“为什么要完善和发展、从哪些方面完善和发展、怎样完善和发展”三个维度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了新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引领,其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八个明确的观点不仅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同时也是未来中国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行动指南,规划了未来三十年左右时间,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蓝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方向性的问题,国内外关注度很高,讨论的观点也很多,特别是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入到信息时代,中国的内外部发展都面临复杂的形势与敏感的问题,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走好这条道路是一个事关中国全体人民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国家、社会、个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是紧密相连的整体系统,总任务明确了中国社会百年复兴目标的坚定性,也具体指出了新时代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述既坚持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属性;总布局和战略布局不仅是对十八大以来历史成就和变革的总结,同时也基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格局和框架;改革总目标与法治总目标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也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强军目标与大国外交不仅是保障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在21世纪的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影响力、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的体现;最后,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呼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进一步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的根本性质,这个性质不仅回答了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也体现了中国道路的基本特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塑造的灵魂部分。

(二)基本方略的内在逻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由“十四个坚持”组成,既构成了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方向性、战略性部署,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具体的实践要求,从根本原则、坚定立场、主要方法和重要线索四个层面构成了基本方略的内在逻辑。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根本原则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根本性原则,这一根本原则的确立成为其他十三条坚持内容的基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根本性原则是在我们党长期斗争发展的历史经验上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地位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作为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不断艰苦奋斗、不断流血牺牲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统一贡献自身的力量。历史经验表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风起云涌、大浪淘沙,中国人民最终选择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这是经过革命斗争检验的正确选择,而党对革命事业的领导权也正是在革命战争年代逐步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发展时期,党对国家建设事业的领导权表现不同,但是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放松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我们的事业是要经历波折的,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也是会受到重大影响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是光明可见的,但是挑战和困难也是并存的,历史经验已经鲜明深刻的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既是我们党推进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根本保证。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立场所在,既体现了我们党引领事业发展的基本性质,也表明了党在新时代继续肩负历史使命的坚定决心。“不忘初心”就是要紧紧把握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牢记使命”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一使命责任的形成贯穿中国共产党九十六年的发展历程,从党的成立直到今天,都没有丢弃和背离这一基本的立场。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层面来看,进一步强调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坚定立场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它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初心不改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它也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发展征程上仍将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以及党引领人民群众砥砺前行的坚定决心和态度。

3.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方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包含对实践工作的具体指导意义,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工作提出要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方法。从事业发展的动力来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不断拓展的基本支撑,新时代的改革不是仅仅涉及一个领域、一个方面的简单工作变革,而是包含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体制调整与机制协调。从事业建设的结构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包含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个方面,实际上分别构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领域的工作要求和方法,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全面性。从事业推进的布局来看,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我们党和国家将高度重视与系统把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工作布局,这些领域的工作更加突出系统性和持续性特征,并进一步强调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具体问题涉及的国内外因素,另一方面也要在上述领域中不断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增进国际沟通。 

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线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贯穿主线,就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对管党治党的系列要求,不仅呼应了方略的根本原则,形成了前后衔接的完整逻辑链条,同时也是统领方略“十四个坚持”的核心主线。首先,从基本性质来看,全面从严治党的属性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特征,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基本工作方法。其次,从具体的要求来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在理论方法上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优良做法,同时也结合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做出了清晰明确的定位。第三,从实践层面来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涉及党自身建设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涵盖并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主题和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经验表明,从立足于长期执政的现实意义来说,面对新时代的老问题和新挑战,必须全面从严加强党的建设,这是保证党在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中核心地位的根本条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紧紧抓住现实发展当中最为重大的议题,不仅在实践层面上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的工作布局与具体要求,同时也展现出严密的逻辑内蕴与科学的辩证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基本方略是我们新时代事业开展与工作推进不可或缺的行动纲领与指南。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方向

党的十九大意味着中国社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将在过去四十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入到一个深层次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仅继承并延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传统,同时也体现出明确清晰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强国目标而展开。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的路径包含四个面向: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与人民的福祉。

(一)面向时代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于中国改革的实践,在回应与阐释不同阶段中国问题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方向,首先是面向时代的命题,立足于时代变化的新形势与新问题,从更加准确、系统、全面的角度来指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新时代的转换不仅是一个时空的概念,也不简单的是一个历史概念,它的内涵侧重于中国社会现实的实际变化,是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变化而做出的重大政治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时代问题转换的必然结果,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从世界发展形势来看,人类文明正在进入以人工智能发展为核心的第五次工业革命阶段,对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展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关,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新变化也将深度影响中国的发展;从中国自身发展形势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积累,已经全方位、深层次的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状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不仅需要进一步调整国内的经济发展模式,更需要充分协调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建设,推动中国的改革保持持续的动力与活力;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来看,即将到来的建党一百周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发展节点,一百年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并不算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对于一个有八千万党员、治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与十四亿人口的政党来说,一百年的发展需要总结的经验是丰富的,也是有意义的。从上述意义上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正是新时代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领域确定的总任务、总目标、总布局和总方略。

(二)面向国家建设

国家建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稳定发展的堡垒,是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载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建设的实践层面围绕三个关键议题展开:其一,国家建设的基本框架是以 “五位一体”为布局的国家建设事业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同步发展理念,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与积累基础之上的,是国家建设的具体内容指向,“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格局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展现,同时也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其二,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与国家的建设发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恰如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紧密相连、相互支撑。在国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国家的治理能力才能有提升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是否能适应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是进一步推动国家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必须给予明确指向的实践主题。其三,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视社会秩序的重构与稳定,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国家建设不仅面临机遇,更要应对风险与挑战。从理论塑造的实践面向来说,新时代不仅是重要的发展战略期,同时也是中国保持社会稳定、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期,在改革深化进行阶段,回应重大问题、面对民生诉求、引领价值规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引领方面,“在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在尚未完全确定主题和核心的前提下,亟须改变我国现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下大力气建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社会价值观形态,是保证我国社会秩序重建成功,使我国秩序运行状态达致良性运行的必由之路”。

(三)面向民族复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明确的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安排,“民族复兴”既是历史目标,也是实践主题,中国共产党人持续不断的革命奋斗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是通过事业布局、工作谋划以及人民努力而逐步实现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塑造的实践主题,新时代的民族复兴具有两重内涵:第一,民族复兴凝聚最大民意。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甘愿处于落后的发展状态,曾经辉煌、命运多舛的中华民族更是如此。民族发展振兴与个体生活休戚相关,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国家强大与民族复兴是一体的,不仅是个体与家庭生活条件改善的物质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源泉,民族复兴不仅是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民意展现,是中国人民的热切希望。第二,民族复兴汇聚最强民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近代以来几辈中国人的迫切愿望,也是几代中国人持续不断奋斗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肩负起这一伟大使命,历经九十六年风雨初心不改,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接近。从现实层面来说,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仍然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持续奋斗,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根本的目标;从理论层面来说,民族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塑造的基本实践主题,是检验理论的重要尺度,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四)面向人民福祉

理论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大的实践主题就是以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主线的民生保障与建设。人民福祉建设作为理论塑造的实践主题体现在三个有机联系的层面。首先,理论的实践目标是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部实践经验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建设经验,理论塑造的目标正是在新时代不断加强人民福祉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条件,最终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次,理论的实践主体是人民。建国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经验证明,人民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者,只有依靠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才能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最后,理论的实践检验是人民。一方面,理论指引实践工作的开展,民生建设工作不仅涉及具体的政策导向与安排,同时也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置的基本模式,人民满意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现实衡量标准。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完整的体系性与明确的预见性也正是由于理论塑造的实践来源于人民,人民群众的长期努力不断丰富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目标方向与体系内容,促进理论不断与中国国情结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参见黄百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5期。

【2】秦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认识》,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4期。

【3】刘洪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17年第3期。 

【4】冯霞:《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创新维度》,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5期。

【5】陈红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逻辑与价值意蕴》,载于《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1期。

【6】郭星华、刘朔:《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习近平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8.05】论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 下一篇【2018.04】习近平构建和完善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