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的核心能力,是推动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习近平对我国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工作一向十分重视和关心,认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1 ,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提出要“ 加强自主创新团队建设” 3、“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等等。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是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和把握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对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更深层次看,是人才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为了在国际竞争占据优势地位,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投入大量经费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如2015 年,美国的R & D(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其GDP的比例达到2 .79 %,德国达到2 . 87%,日本达到3. 49 %,韩国和以色列更是分别高达4
. 23%和4 .25%。6 发达国家一方面投入大量经费支持研究开发活动以促进其科技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军事等利益,又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封锁尤其是对关键核心技术的严密控制。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 7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科研经费也迅速增加,2017年我国R& D经费总量达到17500 亿元,占GDP的比例也创历史新高,达到2 .12% 8,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但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对外技术依存度仍然比较高,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依然受制于人。更令人担忧的是,“
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仅从别人那里拿到关键核心技术不可能,就是想拿到一般的高技术也是很难的。” 9在此背景下,我们只有将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才能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改变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
(二)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向正常的状态回归(进入“常态”),但随着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而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也没有得到明显优化,这样我国经济发展就进入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模式(进入“
非常态”),这是一种以浪费资源能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彻底告别以往靠拼劳动力和资源、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增长模式,努力转向依靠知识创造财富、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迈入并适应的一个新的阶段。这样一个新的阶段,习近平称之为经济“新常态”,这一“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10。所谓“动力转换”,就是要将经济发展动力从“ 要素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发展”。而“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1。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并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国家安全面临更多挑战
当前,不仅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传统安全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形成了挑战,而且跨国犯罪、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一方面,“台独”等分裂势力依然存在,东海、南海等周边又存在着一些复杂而敏感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我国安全形势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使信息犯罪呈现多领域高发态势,
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安全问题愈益凸显,而全球性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速,使生态环境、公众健康也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12由此,推进军事科技创新以发展新型武器装备提升军事应对能力,加强信息安全科技创新以保证国家各领域信息安全,加快环保科技创新以尽快解决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医疗科技创新以应对恶性疾病、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威胁等等,都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逐步推进
继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3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清晰地描绘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即“从二O二O 年到二O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O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日益迫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也正如火如荼推进。然而,不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需要通过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之提供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和持续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的主要内容
(一)要具有“超前谋划、顶层设计”的战略思维
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必须具有战略思维,即做好超前谋划、顶层设计。而做好超前谋划、顶层设计,首先必须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或方向。在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或方向的把握与预判上,习近平提出了诸多十分专业且精准的论断。2013 年3月4日在参加相关会议时,习近平指出:“综合起来看,现在世界科技发展有这样几个趋势:一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二是围绕新能源、气候变化、空间、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三是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四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带动形成庞大的健康、现代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等产业。” 15 2014 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提到:“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 162015 年12 月1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再次指出:“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智能制造、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蕴含着巨大商机。” 17应该说,习近平的这些论断是对世界科技发展大趋势和大方向的准确判断和科学预见。在习近平看来,把握好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或方向是有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科技自主创新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方向搞清楚了,科技创新工作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也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
在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或方向的基础上,要做好超前谋划、顶层设计。所谓“ 超前谋划、顶层设计”,就是基于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或方向的科学把握,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高度,对科学技术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出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和规划,以高效快捷地实现科技发展目标。在多次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了做好超前谋划、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他说,“对看准的方面超前规划布局,将成熟的思路及时转化为政策举措,切实加大投入,抢占先机” 18;要“紧紧抓住机遇,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19;要“ 超前谋划,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20;要“做好顶层设计,要以世界眼光搞顶层设计”21。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提升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持续、快速发展,一定要根据自身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科技发展做出系统的、长远的谋划和布局。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制定一个又一个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就是超前谋划、顶层设计的结果。可以说,“
超前谋划、顶层设计”不仅是习近平对我国开展科技自主创新提出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当前及今后我国谋划科学技术发展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要采取“非对称”赶超的战略战术
所谓“ 非对称”赶超战略,就是“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采用不被竞争者所知的非常规策略战术、方式方法、途径手段,实现超越竞争者目标的一种指导思想。可以说,非对称赶超战略思想的核心要点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变’”22。
对我国在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上实行“ 非对称”赶超战略战术,习近平十分重视并大力倡导。在多次讲话中,他提到了“ 非对称”赶超战略、“
非对称”性赶超措施或者非对称性“杀手锏”等等之类的表述。2 013 年8月21日,习近平在有关讲话中强调:“ 我国科技如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23例如,在民用航空发动机、超精密加工机床、高端芯片、系统软件等高技术领域我们仍然受制于人,这些技术或领域就属于我们要亟待攻克的“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最近发生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就充分暴露了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存在严重的短板问题,再一次警示我们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加快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意义。2
013 年9月30日,在有关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 我国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要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到二O五O 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措施。” 24 在2 014 年8月18日召开的有关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 我们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不能完全是发达国家搞什么我们就搞什么。”25例如,通过采取“ 非对称”赶超战略和措施, 我国实现了多项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技术突破,包括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 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以及首次成功实现洲际量子通信,从而在这一领域把制胜对手的非对称性“杀手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创新方式
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只有对外开放,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够逐渐走向有序,实现稳定和发展。如众所知,我国明清时代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断绝了与世界其他国家各领域包括科技领域的交流,使得我国近代科技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最终沦落到任人欺侮的屈辱地位,清帝国作为我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封闭僵化的王朝也最终被历史所抛弃。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系统也应该在开放中不断实现发展。在建设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过程中,我们重视或强调科技自主创新,但绝不意味着科技创新要关起门来单打独斗、闭门造车,或者全部依靠“自力更生”来完成,而是意味着,我们在主要依赖自身能力和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际相关资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即凡能为我所用者,概不拒之门外。
习近平十分重视科技自主创新上的对外开放合作,反复强调我们绝不能“ 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或“关起门来搞创新”,而要不断推进“
开放创新”、“合作创新”、“ 协同创新”。2013年3月4日,在参加相关会议时,习近平指出:“ 我们不能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要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努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 262013 年9月30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 我们强调自主创新,绝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创新……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272014 年8月18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再次指出:“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28事实上,在开放与合作中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也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我国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也充分证明,没有对外开放,我们就不可能快速地建立起今天日益完整的、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也不可能拥有今天强大的国防和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也正是基于此,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也是向全世界作出了庄重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9总之,在开放中进行交流和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密切联系,不仅是习近平对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与发展之题中的应有之义。
(四)要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有力抓手
从理论上讲,只要是创新主体依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开展创新,并实现关键性突破的科技创新活动均属于自主创新范畴。自主创新活动可以由创新主体遵循市场机制自发完成,也可以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完成,如政府以科技计划的形式推进重大专项的实施即是如此。实践证明,以重大专项的形式推进科技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30 我国于2 0 05 年底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 年)》,就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保障国家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等多个方面和领域,设立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
个重大专项。这些专项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对于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并提出要通过推进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以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
013 年3月4 日,在参加相关会议时,习近平指出“ 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实施”31,“ 对一些方向明确、影响全局、看得比较准的,要尽快下决心,实施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组织全社会力量来推动” 32。2014 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习近平对于实施大型客机专项的重大意义作了特别强调: “ 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33在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工人共同的、艰苦的努力,我国新一代大型客机C 919 于2017 年5月5日在上海浦东机场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华民族向怀揣了近半个世纪的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飞机的航空之梦,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2015 年10月26日,习近平进一步指出:“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 34并建议要在量子通信、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深空深海探测、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带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事实上,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有力抓手来推进科技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受益匪浅,如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都曾围绕国家目标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专项计划。我国在推进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习近平关于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的指示和要求,发挥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利用好实施重大专项、推进自主创新这一重要“
法宝”。35
(五)要建设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
人才是创新的力量之源、科技发展的活力之本。在当今世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即是对这一认识的有力回应。恰如习近平所言:“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36当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关键在于人才。
习近平一向高度重视并且大力倡导和推动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首先,他深刻认识到人才在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中的重要地位。2 013年3月4日在参加有关会议时,他指出:“
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72 014 年8月18日,习近平又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38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再次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39这些论述均清楚地表明了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力量之源,没有人才,科技创新就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目前,全世界有30 多个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上占有比较优势。其次,习近平要求大力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并放手使用好人才。2
013 年9月30日,在有关讲话中,习近平指出:“ 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0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41 。此外,他还反复告诫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级领导要“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放手使用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42,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43。习近平的讲话充分表明,只有坚持五湖四海,坚持德才兼备,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才能广泛聚集海内外科技英才,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跨越发展,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
三、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的时代价值
(一)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自主创新理论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前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科技自主创新作出了重要论述。在1978 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指出:“
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44很显然,邓小平主张要通过自主创新来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1999 年,江泽民在有关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我们真正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石。”45江泽民充分肯定了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地位的历史经验。胡锦涛也十分重视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问题,他曾指出:“
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46在继承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前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科技自主创新思想的基础上,习近平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关于科技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如科技自主创新必须超前谋划、顶层设计,要采取“
非对称”赶超战略,要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有力抓手,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创新方式,要建设规模宏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等,其中不少观点新颖独到,富有见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自主创新理论。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当前及今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南。
(二)增强了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创新共识和创新自信
在各次有关讲话中,习近平反复强调科技自主创新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指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基本方向,并提出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等等,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创新共识。同时,他反复鼓励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
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并指出这种自信源于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 四个自信”,源于我们在一些领域打下的坚实基础、成为“ 并行者”或“领跑者”,源于我们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人力资源队伍,源于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习近平也反复告诫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我们要自信但不能盲目自信,换言之,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在科技自主创新上取得的可喜成绩,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我们既要充满自信、依靠自力更生,
当然又要虚心学习、善于合作、博采众长。应该说,习近平的科技自主创新思想既丰富又深刻,既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现状满怀忧思,又信心百倍地瞻望未来,既让科技界和全社会认识到我国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大方向和紧迫性,又极大地增强了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创新自信,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发展祖国科技工作者为发展祖国科技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三)指明了当前及今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方向和道路
通过对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的深入研究我们认识到,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应紧密围绕以下基本方向:一是探索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如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等;二是发展以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三是解决国家迫切需要的水资源、能源安全、农业发展、海洋开发、大型客机等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四是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五是要从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三个方面开发核心技术。47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要坚持的道路是: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即做好超前谋划、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集中资源, 走自力更生、开放合作、广聚人才、“ 非对称”赶超的自主创新之路。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当前及今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针。我们只有将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切实贯彻到实践中,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实现经济发展动力从“
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转变,才能全面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人民健康、领土和主权等各方面稳定和发展,才能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2】【3】【4】【5】【7】《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4 6、16、6 0、26、8 4、36页。
【6】《2015 年我国R& D经费特征分析(2 017- 06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h
ttp://w w w.m ost.gov.cn/
kjtj/ index.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2 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 h t t p:// w w w .s t a t s .g o v.c n / tj sj /
zxf
b/201802/t201802 _1585631.html.)
【9】【10】【11】【12】《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5 0、8、16、36页。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于《求是》2012年第22期。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 8-29页。
【15】【16】【17】【18】【19】【20】【2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75 -76、81-83、31、83、84、43、4 0页。
【22】刘立:《以非对称赶超战略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重大时代意义》,载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
年第16期。
【23】【24】【25】【26】【27】【28】《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4 2、41、49、3 6、4 2- 43、49页。
【2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
【30】【35】谭文华:《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思想探析》,载于《科学管理研究》2018 年第2期。
【31】【32】【33】【34】【36】【37】【38】【39】《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37、35、9 6、101、11 2、10 7-108 、116 、122-123页。
【40】【42】【43】《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111、112-115、107页。
【4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3页。
【44】《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 94 年版,第91页。
【45】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 01年版,第16 4页。
【46】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47】王春法:《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初探》,载于《科技导报》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