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9.05】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
2019-10-25 09:17:08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5期 作者:谭文华 【 】 浏览:3620次 评论: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开拓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认识的新视野、新境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语言生动、视野宏阔,包含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新思路、新提法,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内容完整、逻辑严密、时代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深入研究、学习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拓展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乃至建设清洁美丽生态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包含诸多新观点、新论断和新理念,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将视野由国内扩展到国际,提出了生态环境全球治理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新时代的重大发展。
    (一)文明兴衰生态决定论:揭示了生态环境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
    人类文明的诞生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纵观历史,人类古文明都是诞生在自然环境比较优越之地,或依江凭海,或枕靠苍翠而肥沃的大平原。然而,由于土地过度开垦和利用,一些古文明或走向衰落,或彻底湮灭在历史的滚滚尘埃之中。正如恩格斯曾提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我国也有许多类似的历史教训。据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太行山脉、渭河流域等地区,曾经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后来人们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严重破坏了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也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而被淹没;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走向衰落。最近几十年也出现不少这样的例子,如三十多年前,三江源地区有的县水草丰美,但由于人口超载、过度放牧、开山挖矿等原因,使得这些地方湖泊锐减、草场退化、沙化加剧、鼠害泛滥,最终牛羊无草可吃,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对我国土地沙化、水环境危机等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深感忧虑,并警示道“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
    由此可见,不管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还是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基于此,习近平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维度,深刻阐述了生态环境与文明兴衰以及国家民族命运之间的关系:“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他反复告诫人们,“古今中外的这些深刻教训,一定要认真吸取,不能再在我们手上重犯”,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总之,在习近平看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首先一定要通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建设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环境生产力论:使生态环境从生产力系统外围进入其内核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理论界基本借用前苏联关于生产力的相关界定,或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或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等等。直到21世纪初,这种认识仍在一定程度上被认同与推广。传统的生产力理论不仅以“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往往把“自然”主要理解为“自然资源”,几乎忽视了自然条件尤其是生态环境的存在。这种错误的认知造成严重的实践后果就是,生产力越“发展”,人类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就越大,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反过来愈益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甚至使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总结历史的教训,“人们愈益深切地体认到,不能机械地把人与自然关系割裂开来,将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和改造对象,进而把自然界作为发展经济的‘取料场’和‘垃圾场’”,而应当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并且认识到,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生产力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破坏了生态环境,无异于毁坏了生产力系统本身,毁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
    基于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多次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认识框架的束缚,恢复并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在习近平看来,生态环境不仅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一个国家、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钱”。故此,他反复强调,要“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正因为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所以我们要树立生态环境优先的理念,当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产生矛盾时,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习近平的“生态环境生产力论”,使“自然环境从生产力的外围进入生产力的内核”,极大地提升了生态环境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三)生态环境财富论:肯定了生态环境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重财富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大自然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们总是司空见惯、不以为然,更谈不上倍加珍惜。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启了掠夺自然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人们才开始反思传统发展模式,重新认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对此,习近平以“两山论”进行了深刻诠释:“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将“绿水青山”即优美的生态环境比作“金山银山”,看作是大自然赐予我们宝贵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要求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时,在开发资源能源和发展经济时,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而当“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与“金山银山”(经济发展)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或需要权衡取舍时,宁可选择“绿水青山”这一宝贵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不愿意要被污染毁坏的土地上堆满的金银财宝。
    更进一步,习近平认为,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确,绿水青山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宜居的自然环境,而且能够长期给一个地区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生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希望海南能够合理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2016年2月,在江西考察工作时,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嘱咐:“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2018年4月,习近平再度考察海南时强调:“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破坏了就很难恢复。”习近平的“生态环境财富论”肯定了生态环境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重财富价值,并深刻启迪我们,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这笔宝贵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
    (四)生态环境民生论:将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到民生、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体现于相关的政策文件、制度安排和发展规划,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把生态环境问题当作民生问题来加以解决。2016年1月,在有关讲话中,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句“环境就是民生”,简洁地概括和表达了生态环境在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回应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关切。更进一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到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高度,把它当作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来加以重视和解决。“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这意味着,如果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这一层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我们不仅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由此,习近平反复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
    基于生态环境是重要民生的这一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给予了持续、充分的回应。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都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2016年1月,习近平在有关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定要下大气力扭转这种状况。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和令人心驰神往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等等。可以说,习近平的“生态环境民生论”指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方向,也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五)生命共同体理念: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和全球环境的系统治理
    自然生态系统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恰如习近平所言:“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将“山水林田湖”进一步扩展到“山水林田湖草”,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而,习近平认为,人与自然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因此,破坏自然必然要给人类自身带来相应的影响。“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总之,在习近平看来,人类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正确看待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正确看待并协调好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从关于自然界的生命共同体概念出发,习近平将之扩展到人类,提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个人如此,国家和民族何其不是如此。即是说,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融入人类共同体中才能得到发展,并且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又是相互影响的。恰如习近平所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正因如此,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积极倡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观照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求全人类要树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和家园”的理念,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全球治理,协力应对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共同担负起呵护地球、美化家园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建设清洁美丽的生态世界,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永续发展。
    (六)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论:强调以整体论思维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系统理论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一定要从对象的整体性出发,统筹考虑其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在习近平看来,正因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个有机生态系统,所以我们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将生态环境治理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这就是说,在环境治理、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树立整体意识、全局意识、一盘棋意识、责任共同体意识,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手段,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协同作战、整体推进。“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应该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否则,“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习近平还认为,对于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也要系统分析、综合施策,把它们当作一个个系统工程来抓。
    立足于系统理论的整体性思想,习近平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二是要从大的方面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计好;三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原则,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在阐述这些重点工作时,习近平用到了“综合治理”、“全面”、“大的方面”、“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格局”、“整体推进”等字眼,就表达并强调了要以系统论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总之,习近平要求,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一定要以系统论的思维、政策和措施,来整体性、综合性、协同性地加以规划和推进,争取取得整体的最佳效果。
    (七)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注重以法治理念和方式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效性的特点,对于维护一个社会、行业或组织的正常运行是不可或缺的。习近平十分重视依靠制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认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制度来为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尤其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来加以推动。“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要加快划定并严守三条红线,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并再次强调,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并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和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诚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性和长效性,避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随意性和短视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对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加快治理环境污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法治化,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并有力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之中,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生态文明建设各主体的行为,落实其责任和义务,尤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政绩的考核。故此,习近平强调,我们再不能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使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成效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加分项,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则要进行严厉追责。“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所谓“终身追究”,就是不管原来的领导干部是否调离,只要其尚在人世,就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八)生态文化观:倡导生态理念并将其融入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
    第一,充分肯定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思想。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在阐述其生态文明思想时,习近平充分肯定并吸收了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管子》中提到的生态系统思想,《论语》、《孟子》、《荀子》、《吕氏春秋》等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以及苏东坡、范仲淹、毛泽东、沈从文等人在其作品中对大自然美丽风景的描绘和赞美,等等。这些蕴含丰富生态智慧的中华生态思想,对于培育国民的生态价值观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启发价值,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第二,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尊重自然,就是要求人类将自然界视为有自身价值的生态系统,像对待人类自身一样对待它;顺应自然,就是要求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等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时,要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自然,就是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尤其是要增殖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本,维护好当代及后代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习近平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在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中,习近平谆谆告诫小朋友们:“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面发挥小主人作用。”同时,习近平大力倡导,要在全社会形成珍爱生活环境、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的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第三,强调将生态理念融入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习近平看来,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将生态理念融入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具体言之,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在经济建设方面,必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努力实现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正确引导人们认识生态价值,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实现思维方式的生态转型;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把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注重社会建设的生态效益,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群众创造优越的社会生活环境。
    (九)生态文明教育观:号召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首先,要大力培育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其生态环保素养,使生态环保理念内化于心。习近平一向十分重视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问题。2013年5月,习近平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2016年12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要增强文明素质教育,把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幼儿园抓起,培养全社会良好习惯。”他进一步要求,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2017年3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全民义务植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大家都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
    其次,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转化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即外化于行。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都要抓好,动员全社会参与”,要“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推广节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督促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消费方式等的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等,将全民的生态环保理念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体现在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点点滴滴,从而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扎实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十)生态环境全球治理观:倡议各国和地区携手合作共建清洁美丽生态世界
    当前,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各国和各地区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协力解决。正如习近平所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要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再次提出,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履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降低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我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郑重承诺:“将于二O三O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二O三O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二OO五年下降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六十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森林蓄积量比二OO五年增加四十五亿立方米左右”。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国政府的领导下,中国努力将生态环保的理念、承诺、计划、政策等转化为实践行动。积极倡导和参与国际各项环保合作,包括继续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开展植物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倡议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等等;大力践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发展气候适应型经济,资源循环经济,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等等,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2014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
    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生态世界,习近平一再呼吁:“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的贺信中,习近平表示:“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可以说,在推动生态环境全球治理、建设清洁美丽生态世界等方面,无论是在理念还是行动上,中国都走在了国际社会的前列,作出了积极表率和突出贡献,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生态世界亦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一)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作出过许多深刻论述。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列宁曾在笔记中摘录并肯定了费尔巴哈的观点:“我憎恨把人同自然界分割开来的唯心主义;我并不因自己依赖于自然界而感到可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或者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或者认为人类不可能独立于自然界而存在,正因如此,人类在自身的活动过程中要尊重自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否则会遭受来自自然的无情报复。对此,恩格斯曾严肃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人类应该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理念和新论断,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将视野由国内扩展到国际,由区域转向全球,倡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生态环境全球治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二)是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理论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丰富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论断,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和系统的总结。可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反映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迫切的现实需求,又指明了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方向和道路;既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出台政策和措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又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发展,开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野、新境界、新思路、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了辩证法的发展观;既为当前及今后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极大的实践价值,是当前及今后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指针,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遵循。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生态世界提供了宝贵启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民生、经济、社会、政治、国家发展战略乃至关乎人类命运的高度,在国内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和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在国际社会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的生态世界,并为此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关心国计民生、关注人类命运的政治目标、价值取向和历史使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构建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每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都应胸怀人类、放眼全球,通过建设并弘扬生态文化,不断提升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建立和健全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生态环保政策措施,积极担负起改善环境、美化家园、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置于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关乎民族和人类未来的高度,这样才能够广泛凝聚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的力量,并肩携手、同舟共济,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努力把地球家园建设成一个清洁、美丽、和谐、宜居的生态世界,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永续发展。
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9.05】论新时代中国大数据战.. 下一篇【2019.04】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