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8.03】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述评
2018-09-08 07:16:04 来源: 作者:赵长峰 吕军 【 】 浏览:11815次 评论: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走上了国际舞台,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背景差异, 西方国家利用其话语霸权诋毁中国,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负面话语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破坏了中国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应该“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 增强国际话语权, 妥善回应外部关切”1。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 国内学术界掀起了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研究热潮, 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国内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背景出发, 对国际话语权的科学内涵以及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机遇、现实挑战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多向度立体化的研究探讨。总体来看, 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中国国际话语权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国际话语权的科学内涵

何谓国际话语权?这是研究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首要问题和逻辑起点。国内学术界对“国际话语权”的内涵见仁见智, 概括起来, 主要观点如下:

(一) “权力关系说”

国际话语权以产生影响力为其追求目标, 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国家间的权力关系, 目的是实现“由权力界定利益”, 国际话语权争夺的领域覆盖政治、经济、文化、传媒、军事等诸多国际领域1。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志洲认为, 国际话语权即通过话语来获得权力, 它与军事、经济等物质性权力一样, 本质上都是一种“权力”2。“权力关系说”体现了国际话语权的本质内涵。

(二) “国家利益说”

国际话语权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 与国际环境密切相连的社会发展事务和国家事务等发表意见的权利, 并体现了知情、表达和参与权利的综合应用3。拥有国际话语权, 意味着能按照自己的利益来设置议题, 制定标准和规则, 评判是非曲直, 引导舆论走向, 占据道义制高点, 从而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4。“国家利益说”反映了国际话语权的基本内涵。

(三) “软实力说”

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国际话语权的深厚根基, 国际话语权的说服力、渗透力和吸引力主要通过文化来展现5。国际话语权是主权国家通过正式外交、媒体传播、民间交流等渠道, 将蕴含一定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话语渗透到国际社会中, 使其他国家自愿接受并认同的能力6。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表现, 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话语权, 是这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弱的反映,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 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战略制高点7

(四) “国家形象说”

国家通过话语诠释本国的国家形象是一种重要方式, 即塑造国家形象的国际话语权。在平等地面对国际社会时, 如果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话语优势, 能准确地将本国话语传播开来, 并使国际公众产生认同感, 那么就能对成功塑造本国的国家形象产生深远影响;也就是说, 掌握了国际话语权, 就可以在国际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 使舆论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传播自己的声音, 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8

此外, 还有学者从国际话语权的构成要素来理解其内涵, 认为国际话语权包含丰富的内涵, 如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对象、话语方式、话语平台和话语效果这样一些基本方面9。这些观点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国际话语权的内涵, 为我们全面认识国际话语权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基础。综上, 国际话语权的本质是国际政治权力关系的现实反映,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 其核心是以国家综合实力为基础的影响力。

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

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国内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述了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

第一, 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胜阶段, 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切实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搞好内部建设, 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同时,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消除国外对中国梦的诸多误解。因此,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搞好国内建设, 也需要建设和拓宽中国的外部国际环境, 这就需要关注和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2

第二, 维护国家形象的必然要求。国际上关于中国发展和中国道路, 无论是议题的设置, 还是解读的角度、叙事的结构、传递的观念, 无不充斥着西方的立场、标准和思维方式3。长期以来, 西方国家凭借所掌握的话语霸权, 生产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话语, 而中国由于实力较弱, 且话语权意识淡薄, 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身国际形象塑造的话语主导权。新世纪, 中国能否在国际社会树立真实、可信的形象, 有赖于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4

第三, 中国和平崛起的核心问题。张志洲指出, 在“有核时代大国之间不打战”的判断依然有效、国际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话语权政治”的当今世界, 一个国家缺乏强大的国际话语权, 就谈不上真正的崛起, 反而可能因此使自己的物质力量发展失去国际社会的合法性认同, 因此, 如何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就成为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一个核心问题5

第四,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表达, 围绕话语权展开的竞争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重要现象, 无论大国还是小国, 甚至包括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媒体, 都在谋求将自己的特定话语确立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游戏规则, 以至有人提出当今国际政治日渐演变成“话语权政治”,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大国, 不能没有自己的话语权, 甚至不能缺少引领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话语权, 否则, 世界文明大国的形象难以建立起来, 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无法提升6

第五, 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任务。中国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独立自主外交时, 更需在大国外交的丰富实践基础上, 厚植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基础, 加强外交话语体系建设, 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 以有效应对相关挑战, 实现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历史性提升, 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已经成为中国外交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7

第六,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意义的需要。20 08年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之后, 世界寄望中国引领国际社会走出困境、摆脱危机,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美国, 成为国际社会稳定、发展的“定海神针”。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 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魅力, 为发展中国家化解发展难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既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发展, 也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8

综上, 国内学术界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分析了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从国内角度而言, 中国的和平发展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怀疑,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话语霸权抹杀中国,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负面话语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 中国需要为自己发声, 为自己的国家形象辩解, 让国际社会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国际角度而言, 进入21世纪后, 一系列国际事务的解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日益离不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参与, 世界需要中国的声音和方案。此外, 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也需要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因此, 无论从中国自身和平发展的要求来看, 还是从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来说, 都需要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三、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机遇

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成功发展的模式为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性。对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机遇, 国内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是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历史契机。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结构、亚太地缘格局以及全球经济、科技、军事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有所减弱;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 成为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重要推动力量1。国际经济力量变化为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历史契机。掌握话语霸权优势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普遍疲软, 其国际影响力在下降;在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此消彼长的力量转移背景下, 世界越来越需要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要抓住国际力量大调整这一重大历史契机, 提高国际影响力, 树立国家良好形象2

二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物质基础, 话语权作为一种影响力, 其大小与一国的综合国力密切相关,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连续数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为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物质基础3。此外, 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 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必将赢得更好的提升环境4。在中国全面崛起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理论创新、话语创新, 从来没有面临过如此好的历史机遇5

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中国话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 不仅对东亚地区的国家拥有巨大的感召力, 对十七八世纪的西方文明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 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 在国际社会推而广之, 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具有积极作用6。中国几千年文明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 中国儒家学说重视礼仪教化、和谐有道, 倡导“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此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助推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张志洲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各种话语阐述的价值源泉, 也是话语体系的灵魂7。一国的核心价值观念, 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资源要素, 成为国家话语权确立与提升的基本依托8。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能够减轻西方腐朽文化对我国新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 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知, 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9

四是“中国模式”为中国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软实力支撑。话语权的提升是一个历史渐进的过程, 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实现跨越式的提高, “中国模式”被国际社会广为认可为中国话语权的跨越式提升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1。此外, “中国模式”为中国话语权提升提供了软实力支撑, 近30年来, 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 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关注。软实力的增强, 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2

综上, 国内学界对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机遇的分析, 可以从国际形势和中国自身条件两个方面进行概括:从国际形势来看,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际经济力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对衰落使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呈逐步削弱趋势, 在这一国际背景下, 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参与, 这就为中国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提供了外部条件;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上升以及“中国文化”和“中国模式”强大的吸引力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挑战

尽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备很多现实条件和可能性, 但是也同样面临很多现实挑战。对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的现实挑战, 国内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处于弱势地位, 长期面临西方话语霸权压制。张志洲指出, 中国当前的国际话语权尚处于冷战后时代背景下的“结构性弱势”地位以及自身话语质量不足的“本质性弱势”地位之中, 与中国和平崛起的话语权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3。此外, 西方话语霸权与中国国际话语权之间压制与反压制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当前国际话语的基本叙事结构仍然是以西方为中心, 国际话语体系仍处于不平衡、不平等、不公平的格局4。更为重要的是, 西方凭借所掌握的话语霸权压制中国的话语表达, 这种状况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5

二是意识形态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降低了中国话语被接受的程度。首先, 冷战虽然已经结束, 但不代表冷战思维的消失, 美国等西方国家外交尤其以意识形态著称, 对社会主义中国“异己者”的定位很难改变, 中国长期被“客体化”、“异化”, 在西方世界成为“失语者”;其次, 非“基督教文明”的中国文化不被普遍接受, 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明的天生差异会直接降低中国话语被世界接受的程度6

三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发展不均衡制约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与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结构性失衡,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 与此不相匹配的是, 我国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影响力则非常有限, 如何缩短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差距, 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7

四是中国自身话语建设能力不足。中国在大量引进西方话语的同时, 缺乏创建“自己的话语”的意识和能力, “极少输出自己原创而富有影响力的概念和话语”8。有学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自身话语建设能力的不足:一是国际议题设置能力较弱, 二是国际议题的中国话语独创性有待凸显, 三是参与国际规制和标准制定能力有待增强, 四是中国国际话语的表达范式存在认同障碍, 五是中国话语的逻辑论证和说服力有待提升, 六是缺乏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话语传播平台1

综上, 国内学界主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分析了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的挑战:从客观角度来看, 当前的国际话语权仍然掌握在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 这些国家是不会轻易放弃话语霸权的, 会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行压制, 这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从主观角度来看, 虽然中国的硬实力发展迅速, 但是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还缺乏提升话语权的意识和能力,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五、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路径

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这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 因而也是国内学者们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国内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路径:

(一) 硬实力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话语权实际上是国家经济、军事硬实力的一种投射和反映, 从其本质上说, 还是一种硬实力2。话语权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也不是他国赐与的, 需要塑造、培育和争取。话语权背后是实力的支撑, 需要与国家实力相协调, 国家没实力, 说话没人听3。19世纪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饱受西方列强侵略压迫, 被瓜分得四分五裂, 被戏称为“东亚病夫”、“一盘散沙”, 这样的国家不可能有尊严, 当然也不会有话语权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与关键在于自身的发展, 我国话语权的保障与提升需要强大的硬实力基础5。因此, 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 必须不断做强我国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硬实力6。此外, 我国在制定巩固和增强我国的话语权的战略时,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紧紧围绕国家的发展大局, 服务国家的发展大局, 在大局下思考, 在大局下行动, 在大局下发言, 使我国话语权的增强与国家实力的可持续发展相得益彰7。我们应当继续埋头苦干, 不断增强国家硬实力, 为中国话语权的提升打下坚实的话语基础8

(二) 软实力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不仅要加强硬实力建设, 还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9。国内学界主要从文化建设、集体认同、中国理念和话语因素等视角研究了软实力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之间的关系。

1. 文化建设视角。

今天强调构建中国话语, 本质上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10。中国在继续增强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 必须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以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亲和力等软实力来赢得世界话语权。首先, 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应该以和谐世界观扩大中国话语权的国际空间;以文化吸引增强中国的世界感召力;以媒介的广泛传播力扩展中国话语权领域;以公共外交提升中国软实力话语权;以文化竞争力增强中国话语权力量。其次, 我国要不断提升中国现代人文与科学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力度, 增强文化自信, 促进文化发展, 走向文化自强,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感染力和国际吸引力, 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世界竞争力, 全力提升国家话语权的实际控制力和国际影响格局11。最后, 必须要把传统文化理念融入价值引领、文化产业、学术创新、公共外交和全球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去, 切实提高以传统文化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性1

2. 集体认同视角。

建构集体认同是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关键。首先, 集体认同的塑造既需要提出创新观念并获得认可, 也要克服排他性的文化封闭主义, 兼收各种文化优长, 还要处理好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关系, 这样才能提高中国话语被各国认同的可能性;其次, 中国需要通过主动设置国际议程, 促进认知变化, 通过共同行动促进合作, 从而落实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再次, 要重视研究各国社会和人民的心理, 促进与各国精英和民众的集体认同, 如此才能为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奠定坚实的基础2

3. 中国理念视角。

在当今世界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国际舞台上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的斗争不仅没有减弱, 而且日益突出, 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成为当今世界和国际政治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其发展道路和模式越来越受到发展中国家青睐, 在建立中国话语体系中, 特别要善用中国理念, 把中国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转化为对外交往的具体政策主张, 以争取更多的国际理解和认同。要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宣传和谐世界理念, 不断推进构建和谐世界进程中, 鲜明地提出反映时代前进方向的新的世界观和国际治理理念, 并将其凝聚为有感召力的时代话语, 用以提升中国软实力, 重塑中国话语权3

4. 话语因素视角。

张志洲认为, 国际话语权的获得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 就是话语这个载体。话语权的话语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话语的质量, 二是话语的国际传播力。话语的质量在根本上决定了话语能否赢得权力, 与此同时, 话语的质量再高也只有被受众获悉才具备被认同的基础并进而带来话语权, 这就需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 就是既强调话语的质量, 也强调话语的国际传播力4。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是获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要注重改进中国话语对外传播手段、提升中国话语对外传播能力5

(三) “中国方案”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推出一系列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中国倡议、中国方案, 已成为国际关系演变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者,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发挥着建设性作用6。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世界那么大, 问题那么多, 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 中国不能缺席。”7这些“中国方案”的推出, 为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奠定了良好基础8。“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一系列“中国方案”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实践。“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合作发展理念,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是开放、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实践。这一实践的持续推进, 对于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9。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 解构西方发达国家话语霸权, 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 真正实现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崛起10。此外,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代表着诸多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以及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合法性诉求而具有道义正当性, 中国在机制建设和内容拓展上的许多创建性提议被转化成了政策, 基于中国在金砖合作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对自身增强国际话语权有着重要意义11。中国应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话语规则的制定和修改, 通过在国际话语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来推动国际话语规则重构和再塑, 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争取更多有利条件和规则保障1

综上, 学界主要从综合国力、“中国方案”等视角来研究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路径, 应该说这种研究视角意识到了国际话语权的本质和基础, 也符合国际社会对中国参加更广泛的国际事务、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期望。这种研究视角不仅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也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理论支持。

六、简要述评

总体来看, 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研究, 是在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兴起的, 也是在中国国际话语权严重缺失的现实背景下涌现的。学者们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视野出发, 对中国国际话语权进行了多元立体式的研究探讨, 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这主要体现在:第一, 对国际话语权的内涵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和多层面的解读, 使得国际话语权科学内涵更加完善;第二, 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使得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第三, 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机遇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使得提升中国话语权的现实根据逐步明确;第四, 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挑战进行了多元的探究, 使得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实践推进能够奠定在更为理性的基础之上;第五, 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路径进行了精彩的发掘, 使得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贯彻落实有了基本的着力点。国内学者们的这些学术努力和研究成果, 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国内学术界开始研究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时间还不长, 既有的研究总体而言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推进。笔者认为, 今后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中国话语从产生到传播再到实现的系统过程。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关系到国际话语权“为何来”与“如何来”的重要问题, 是探索国际话语权发展策略的科学依据2

第一, 抓住学术话语权基础, 突破西方话语体系障碍, 提出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话语。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基础是提出高质量的话语理论, 话语质量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只有从根本上加强话语质量建设, 才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根本出路3。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胡宗山认为, 学术研究是提高国际话语质量的根本所在, 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核心支撑4。西方国家的国际话语霸权与西方国家发达的学术研究提出的高质量的话语是分不开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等话语都是由西方学术界提出的, 这些话语对中国和平发展和国家利益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 学术研究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并且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和立场原则的中国话语。国内学界应该对“中国故事”做出科学的解释, 将“中国经验”上升为解决人类难题、促进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同时, 又不能缺乏国际视野, 要把握西方话语产生、传播的特征和规律, 突破西方话语体系障碍, 积极参与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 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 注重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 加强对话语传播过程的研究。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 是话语交流微观现象和国际关系宏观现象的结合5。目前, 国内大多数学者从权力关系、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等宏观视角对中国国际话语权进行研究, 相反, 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产生过程, 即从新闻传媒和话语传播过程等微观视角的研究相对不足。话语只有被受众了解才可能被认同和接受, 因此, 话语传播对话语权的产生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话语权的大小,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但是, “话语传播”始终未以一个独立环节进入话语研究的视野, 而这一环节作为连接话语主体、话语和话语客体的中介, 对话语权生产机制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1。因此, 国内学术界应该重视从话语传播过程等微观视角研究中国国际话语权, 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国际话语权产生的过程, 使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研究更具操作性和现实性。

第三, 重视中国话语世界性意义的研究。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实现需要世界各国和人民对“中国方案”和“中国声音”的接受和认可, 需要中国话语向世界话语转变。中国话语只有在解决全球性难题, 造福人类社会的过程中才能被国际社会了解和接受, 才能成为世界性话语。因此, 国内学界应该重视“问题意识”, 探究中国话语如何促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如何促进世界的发展、和平与稳定。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话语, 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话语造福于人类社会, 才能更好地彰显中国话语的世界性意义, 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实现。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追求的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盛行、修昔底德陷阱等悲观论调不绝于耳的国际大环境下, 若要使中国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为世界各国和人民普遍认可和接受, 中国不仅要顺利完成“两个阶段”的战略目标, 还需要国内学术界紧跟时代步伐, 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供理论助力。

注释

1 《中央要求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 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0-25 /3414074.shtml.)

2 赖祎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以CCTV-NEWS外宣语言及策略为例》, 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3 张志洲:《国际话语权建设中几大基础性理论问题》, 《学习时报》, 2017年02月27日。

4 梁凯音:《论中国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新思路》, 载于《国际论坛》2009年第5期。

5 张忠军:《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思考》, 载于《理论视野》2012年第4期。

6 王啸:《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载于《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7 王啸:《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载于《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8 蒋新卫:《论国际话语权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载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

9 范红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话语权》, 载于《科学导报》2013年第13期。

10 陈正良、周婕、李包庚:《国际话语权本质析论—兼论中国在提升国际话语权上的应有作为》, 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

11 张新平、庄宏韬:《中国国际话语权:历程、挑战及提升策略》, 载于《南开学报》2017年第6期。

12 方兰欣:《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制约因素、战略机遇与核心路径》, 载于《学术探索》2016年第9期。

13 万春利:《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实现途径探析》, 载于《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4期。

14 王啸:《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载于《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5 张志洲:《和平崛起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战略》, 载于《当代世界》2012年第7期。

16 陈金龙:《建构中国话语权的价值定位》, 载于《新经济》2016年第13期。

17 杨洁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话语权的使命与挑战》, 载于《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5期。

18 陈金龙:《建构中国话语权的价值定位》, 载于《新经济》2016年第13期。

19 孟祥青、王啸:《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人民网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1015/c1003-27698965.html.)

20 方兰欣:《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制约因素、战略机遇与核心路径》, 载于《学术探究》2016年第9期。

21 邹应猛:《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战略》, 载于《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5期。

22 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班课题组:《发出中国的声音——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11期。

23 张维为:《中国话语要跟上中国崛起的速度》, 《解放日报》, 2016年05月27日。

24 王啸:《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载于《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25 张志洲:《和平崛起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战略》, 载于《当代世界》2012年第7期。

26 毛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 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27 袁罗牙:《核心价值观助推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载于《人民论坛》2016年第12期。

28 邹应猛:《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战略》, 载于《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5期。

29 何兰:《国际局势变化与中国话语权的提升》, 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1期。

30 张志洲:《和平崛起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战略》, 载于《当代世界》2012年第7期。

31 胡正荣、李继东:《如何构建中国话语权》,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17日。

32 王啸:《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载于《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3 李煜:《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载于《当代世界》2010年第8期。

34 黄连弟:《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探析》, 载于《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17期。

35 张志洲:《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局与出路》, 载于《绿叶》2009年第5期。

36 梁玉春:《实然与应然: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的困境与提升策略》, 载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37 张殿军:《硬实力、软实力与中国话语权的建构》, 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7期。

38 左凤荣:《中国国际话语权:实力与理念的协调并进》, 载于《理论视野》2016年第4期。

39 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 载于《求是》2009年第9期。

40 方兰欣:《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制约因素、战略机遇与核心路径》, 载于《学术探究》2016年第9期。

41 张国祚:《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03月03日。

42 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 载于《求是》2009年第9期。

43 方兰欣:《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制约因素、战略机遇与核心路径》, 载于《学术探究》2016年第9期。

44 韩庆祥、陈远章:《以中国元素的凸显提升国际话语权》,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7日。

45 韩庆祥:《中国议题、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 《解放日报》, 2017年03月16日。

46 王越、王涛:《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话语权探究》, 载于《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

47 赵庆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载于《探索》2017年第6期。

48 俞新天:《集体认同: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 载于《国际展望》2016年第3期。

49 柴尚金:《对构建中国话语权的几点思考》, 载于《当代世界》2016年第4期。

50张志洲:《加强国际政治话语权研究》,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11日。

51 张新平、庄宏韬:《中国国际话语权:历程、挑战及提升策略》, 载于《南开学报》2017年第6期。

52 金灿荣:《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人民日报》, 2017年01月03日。

53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6年新年贺词》, http://it.chinanews.com/gn/20151231/7697108.shtml.

54 孙敬鑫:《借“中国方案”提升国际话语权》, 载于《理论视野》2016年第4期。

55 龙迎伟、陈若松:《“一带一路”推动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 《人民日报》, 2015年09月18日。

56 谢超林:《“一带一路”助力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载于《人民论坛》2017年第27期。

57 张志洲:《金砖机制建设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载于《当代世界》2017年第10期。

58 张新平、庄宏韬:《中国国际话语权:历程、挑战及提升策略》, 载于《南开学报》2017年第6期。

59 史姗姗, 骆郁廷:《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年第5期。

60 张志洲:《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 载于《红旗文稿》2010年第14期。

61 胡宗山:《中国国际话语权刍议:现实挑战与能力提升》, 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5期。

62 吴贤军:《基于两种逻辑向度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问题审视》, 载于《东南学术》2015年第5期。

6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基于西方舆论对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引用的实证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第28页。

中国; 国际话语权; 国家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8.03】中国政治信任实证研究.. 下一篇【2018.03】协作治理:国内研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