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9.03】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关于“美好生活”研究综述
2019-08-28 10:47:52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3期 作者:时伟 【 】 浏览:3722次 评论:0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向世界做出的承诺。此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都论述过该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全党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至此,美好生活已经跳出老百姓日常话语层面,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并转化为一种政治话语,并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潮。目前,国内学界围绕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时代意义、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

(一)美好生活生成的历史逻辑

    美好生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就我国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也是今天理解美好生活的历史前提。谢加书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从新中国成立后倡导新生活、改革开放的“三步走”战略到2012年提出的更为系统的美好生活建设目标,始终致力于不同阶段的美好生活建设。曹根记认为,新中国的成立,消灭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剥削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揭开了中国人民生活美好富裕的序幕。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带领人民进行改善生活的艰辛探索;后经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民生活境遇获得大幅度提升;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在更加侧重公平的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中推动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实践历程。

(二)美好生活生成的理论逻辑

    1.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生活思想是美好生活的文化基础。沈湘平等考证了“美”“好”二字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和《九章·抽思》著作中,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主要流派都围绕美好生活展开,如《诗经》的“小康”生活,《礼记》的“大同”景象,老子的“小国寡民”等。何艳珊认为,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生活”主要体现在社会、自然和精神三个维度,分别对应儒家“大同世界”中的“天下为公”理念,道家“桃源理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佛教“净土信仰”中的精神净化,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智慧结晶和理论设想。

    2.科学社会主义是美好生活建设的科学理论前提。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人类社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第一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开辟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新纪元,因为它使人们开始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去追求美好生活。具体表现在:其一,唯物史观的确立为美好生活提供了正确的认识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构成美好生活的哲学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美好生活产生的机制。其二,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只有消灭私有制,美好生活才能得到最终实现。因此,美好生活必须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语境中澄清和确立,以区分建立在资本主义价值观主导上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社会。

    3.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是建设美好生活的直接理论指导。其一,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研究美好生活的重要理论视角,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丰富性、无限拓展性,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新旧矛盾转化的原动力。其二,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人民获得感”思想的理论源泉和依据,新时代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阶级性。其三,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马俊峰等深刻阐释了人的劳动能力的解放、人的社会关系的解放、人的个性的解放三种解放样态,指出美好生活实践本质上是人的全面解放在现实生活中的极致展现。其四,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方世南指出美好生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解,批判了资本逻辑对美好生活和生态权益的剥夺。

(三)美好生活生成的现实逻辑

    首先,这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高速发展带来的需求跃升。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人们的需求早已超越了“经济”、“文化”两个传统需求领域。也就是说,美好生活需求是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题和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对物质文化需要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其次,这是对我国40年发展理念与模式的反思与调整。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过多注重经济增长,产生了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等问题,美好生活是确立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造福祉,是“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发展思路转换的必然。再次,这是抵制全球化场域中西方资本主义生活理念和模式的实践自觉。中国共产党批判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对美好生活的误解,自觉思考生活的终极价值、实现路径,并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核心论题。

二、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一)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

    1.“需要满足”说。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应体现人民性、全面性和品质性。具体包含充裕的物质条件、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丰富的精神食粮、良好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态环境。概括起来,美好生活就是从“量”(体量)、“质”(品质)、“时”(闲暇)、“雅”(高雅)、“界”(约束)五个层面全面理解。

    2.“人的本质发展”说。立足马克思的哲学视角,美好生活是指基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生活方式,并通过这种生活方式呈现出人的发展状态。在当代中国,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应包含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我实现。

    3.“价值”说。学界从多重价值维度阐释了美好生活是一种价值学说。基本价值指向是谋求高质量的发展,根本价值指向是“以人民为中心”,现实价值指向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发展,伦理价值指向是一种“善”生活,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三者的和谐作为道德价值核心,生活美学的价值指向则侧重“美”对“好”的超越,“美的生活”与“好的生活”共同构成了美好生活,前者是现实基础,后者是理想升华。

    4.“共同体”说。美好生活是不断建构人的共同体的生活,只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才能最终走向自由自觉的美好生活。“中国式美 好生活”是社会与个体的双赢,社会凭借共同体为个体潜能的实现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个体凭借自身潜能不断实现对社会的回馈。

    5.“综合”说。多层次生活需要、精致化生活理念、复合型生活内容和多元化生活状态的现实追求共同构成新时代美好生活。它是以创造活动为前提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以对象性关系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及社会的统一,以实践活动为依托的客观存在与主体能力的统一,既是一个理论概念又是一种实践方式,既包含客观内容又体现抽象价值,是理论与实践、具体与抽象、现实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二)美好生活的特征

    1.自由性与边界性的统一。美好生活的美好首先在于它的自由性。美好生活就是既拥有自由的外在生活样式,更富有自由的精神生活空间。但自由的生活是有边界的,需要不是无止境的想要,也不是虚假的需要,它需要法律的约束,接受社会主义制度框架的约束。

    2.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美好生活是“当下”现状与“未来”目标的融合。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渡期,美好生活呈现出现实阶段的制约性、实现过程的渐进性以及终极目标的导向性。从需要的发展规律来看,美好生活则是无止境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历史过程。从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来看,美好生活既是一种理想,更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存在,是可以拾阶而至的状态。

    3.整体性与多层次性的统一。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具有内部层次和结构的整体,需要整合不同层次结构的需要,它既有种类的扩展,又有价值要素的融入,还侧重民生的获得感,既是基础层次的目标追求,也是最高层次人的尊严方面的期盼,并体现了不同主体的个性化需要。

    4.冲突性与共同性的统一。从主体的角度看,作为人的共同属性,有共同的共性需求,如追求更好的教育、法治、医疗等,又因主体属于不同阶层和群体,利益多元化也是必然。社会主义制度内,存在着共同需求下“美美”矛盾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三、美好生活的时代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超越和创新了以往的发展观。袁祖社认为回归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本性,是批判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矫正了发展的价值天平,重建了发展价值观的核心。钟明华、董扬进一步提出美好生活矫正了以增长为发展本质的发展观,重构了21世纪的发展价值观。其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理念的跃升。90多年党的奋斗历程证明了党的价值追求已经从建党初期为了自身解放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朴素认识和价值自发,发展到了对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幸福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自觉的新高度。最后,创新了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美好生活”的提法打破了宏大叙事与微观生活政治之间的视域分离,它与“中国梦”一起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设的新成果,具有丰富的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和强大的感召力。

(二)实践意义

    首先,激发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层动力。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人类的自由解放构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以贯之的深层逻辑主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感、使命感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将重塑改革的动力。总结改革的历程,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推动了改革开放总体布局的逐步拓展和完善,作为内生动力持续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其次,推动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的形成。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执政目标,便把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与现代化建设规划勾连起来,现代化建设由此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同,并进而形成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原动力。最后,从微观层面,推动民众的日常生活建设。中国共产党对美好生活自觉进行系统谋划、全面落实,推动了日常生活建设从自发向自觉的全面转变。

四、构建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

    1.社会需求的供给侧不足。新时代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美好生活实现的主要原因。卫兴华指出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指相对于需求侧,供给侧供给的不充分,如发展质量与效益不高、创新驱动不足等。也突出的体现在制度体系的供给不足,许多制度缺乏有效性和权威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2.个体需要的异化。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学者们对个体需要呈现出的异化现象表示担忧。需要的异化使个体对物质财富的过度占有代替了对生活的关切,个体需要常常通过怨恨的需要、作为妥协的需要、欲望的需要三种不规范性样态表现出来。在虚拟资本与空间资本日益发展的今天,基于可透支的信用支付,人们的需求被无限放大,人在日益繁华的发展中丧失幸福感。

    3.生活方式的失范。生活方式的失范首先源于对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误解。生活方式高度物化即是一种被曲解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结果过度追求物质化即“感性”化生活,缺少自觉的反思和批判能力的生活方式遮蔽了生活的本真意义,不断消解美好生活的创造性、超越性和意义性。其次表现在消费的非理性,当下社会人们越来越习惯依赖用商品和消费来确证和表达一切,致使人们生活意义的空场和生存的焦虑。

    4.价值虚无主义的侵蚀。价值虚无主义的泛滥,放逐了个体对生命自身超验的价值追求与意义体验,是美好生活实现的一大威胁。生活中的价值虚无主要体现在:第一,过度崇尚科技导致的价值虚无。生活殖民化现象严重,生活暴露在风险中,突出表现为现实生活货币化,消费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统摄人的思维。第二,过度重视物质生活导致的精神价值虚无。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陷入到精神生活的贫困,沉湎于对世俗价值的追求,精神领域陷入虚无主义之境,信仰从神圣走向世俗和物化,增加了现实的绝望和焦虑。

五、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1.以总体发展突破需求匮乏。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美好生活不能因为现实的匮乏或不美好而逃避,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只能用发展的方法来解决。第一,全方位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满足人民的获得感。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在持续发展中实现美好生活。第三,进一步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第四,解决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资本逻辑问题,科学合理利用技术,提升现代科技的人文价值。

    2.以制度完善保障秩序稳定。第一,完善我国制度供给体系。新时代未来经常性的任务是不断进行制度建构,完善制度供给体系,即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体的制度供给,如加强集体消费的供给与配置制度的完善上,新时代我国实现了个人消费到集体消费的结构转型,应完善政府对集体消费的供给与配置,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市治理。第二,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建设服务型政党和政府,为美好生活实现提供整体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保障。第三,完善衡量指标体系建设。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五个维度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衡量美好生活的指标体系。

    3.以价值观培育提升精神内核。第一,宏观层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日常生活领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引导和满足多层次的人民需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内在逻辑,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第二,微观层面,以正确的具体价值观构建美好生活方式和美好生活理念。如倡导诚信友好的合作观、培养自我成长观,平衡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和谐,构建美好生活方式。从社会正义制度和个体自由权利的正义价值,为美好生活提供价值指导,贯彻简约适度的消费伦理原则,用文明健康的消费伦理引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追求。

    4.以人民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不是等来的、靠来的,最终要依靠人民发扬实干、奋斗的主体精神。学界从不同角度认同了这一实现路径。劳动的幸福是美好生活的核心,只有通过自愿的、作为目的性的和非异化的劳动,美好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获得,劳动是人民产生获得感的源泉,要在实践中体现尊重劳动的过程、尊重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多样性、尊重劳动创造。当然,广义的劳动也包括闲暇时间的活动,它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

六、对美好生活研究的述论与展望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八大以来,学界形成了“美好生活”的初步学术基础。但由于此论题提出时间较短,相关研究整体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主要以期刊论文与报纸文章为主,未有相关学术专著,缺乏系统性与深刻性,对有些理论问题尚处于探讨或争鸣、碰撞期。

    概括归纳起来,目前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第一,美好生活的历史生成。学者们达成共识,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全面进阶的必然,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第二,何为美好生活。学者们对其基本内涵与特征尽管表述与角度不尽相同,但都指涉到美好生活的基本要素与不同面相,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但研究尚显粗浅。从外延界定的比较多,从内涵明确的比较少,如有学者将需要的满足看作美好生活的实现。毋庸置疑,需要的满足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构成其充分必要条件;也有学者从人的本质进行界定,但就目前我国发展阶段而言,此定义未免显的过于抽象。第三,美好生活的意义。学界达成了意义共识,但是意义的阐述偏于理论化,还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持续加以深化。第四,美好生活建设面临的困境及何以实现。学者们都清醒认识到过程的艰巨性,但路径的建构存在着过于偏重某一层面或角度,既缺乏整体布局的设计,也在具体路径设计上缺乏规范性。

    基于目前的学术现状,未来学界围绕美好生活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第一,进一步厘清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美好生活是一个相对复杂并难以捉摸的概念,对生活的理解本身因个体的知识结构、职业领域、参照标准等不同而有所偏差,美好生活的探讨首要的问题就是概念的科学界定。那么,美好生活到底有没有一个得到最大共识的规范性的界定和认可?美好生活是不是只有经验的实证理路,超越性、规范性的价值指向处于哪个层面,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如何融合?“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美好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区别和联系?美好生活是一个私人问题还是公共的社会性问题?很多学者从民主、法治、公平需求等方面界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层面的具体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还应归到外延中,内涵最本质的核心应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规定,那美好生活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第二,进一步系统研究美好生活的理论资源。从学界研究现状看,马克思的生活思想挖掘的不够深入,马克思的生活理论与新时代美好生活理论所指有无差异,美好生活理论如何体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道法自然的美好生活方式、义高于利的美好生活行为选择等也有待进一步挖掘;另外,还应研究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思想。如古希腊先哲们的美好生活理论的预设和实践,中世纪和近现代的生活思想,这些都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资源,当然,重视、研究不等于盲从,关键是从批判扬弃中提取自己的营养。

    第三,进一步系统研究美好生活的历史生成与当代境遇。美好生活的研究要有时间域与空间域,历史性是美好生活的基本规定性。美好生活的研究既要有本国发展域中纵向的比较与总结,也应有横向空间中国际的比较和审视。换言之,对美好生活的研究既要有时间的承续性,也要有空间的并列性。具体而言,要深化研究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的历史过程,研究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不同阶段生活目标与生活样态,各阶段之间的接续转承、逻辑关系。同时历史生成要与当代境遇结合研究,研究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研究国际全球化场域、市场化时域、多元化论域的大背景,研究不同社会思潮对美好生活的影响等。

    第四,进一步推进多种研究方法与学科视角的综合研究。其一,历史透视与现实关照相结合。对美好生活的研究,既要有历史的一脉相承,又要有鲜明的时代视角,才能推进客观的研究。其二,价值批判与规范建构相结合。美好生活既有经验的层面也有价值的超越,未来研究要从加强访谈、调研等实证研究,对评价指标做出具有规范、操作的评价体系,又要跳出经验的层面,从学理上给予价值意蕴的研究,不让美好生活流于世俗化、物质化。其三,综合多学科交叉视角研究。美好生活涉及领域广泛,目前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各自的学科视角,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研究,是系统研究美好生活及其理论的必然要求。

美好生活 生成逻辑 社会主义矛盾 执政理念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9.04】新世纪以来国内全球治.. 下一篇【2019.03】海外学界对中国气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