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9.04】关于文化自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9-10-24 18:28:21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4期 作者:刘惠惠 刘晓哲 【 】 浏览:22097次 评论:0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自信”。之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全面把握和对文化作用的深刻理解,又多次提及文化自信。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他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正式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在他看来,“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近几年,学术界聚焦文化自信,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主要来源、重大意义和具体路径这四个方面。
    一、关于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文化自信”是由“文化”和“自信”两个词构成,只有厘清“文化自信”中的“文化”的正确内涵,“文化自信”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章太炎说“文化二字,涵义至广,遽数不能终其物”。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广义上的文化相当于既定的“经济社会”,正如梁漱溟所说:“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不外三个方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宗教、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庭、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而狭义的文化比较接近于上层建筑中的“观念上层建筑”,它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是人的精神生产的观念形态的产品”,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语言文字、音乐艺术,也可以是道德情感、精神信仰,还可以是生活方式、信息知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再到“四个自信”,文化在我国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什么是文化自信?很多学者从与文化自信相关概念辨析的角度、坚定信念的角度和文化自信具体内容的角度出发去阐释和解读文化自信的内涵,并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
    (一)从与文化自信相关概念辨析的角度出发
    有的学者在研究文化自信时,将其与文化自卑、文化自恋、文化自大、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等概念进行辨析。文化自卑是一种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上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文化自信是针对文化自卑而言的,这两种极具反差的文化心态是文化之间碰撞的结果。文化自恋是指文化主体蔑视或者无视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对自身文化抱有一种骄傲自大的心态的表现,因而具有盲目排外性。与文化自恋不同,文化自信不仅表现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强烈信心,而且还表现为在面对外来文化挑战时的开放包容心态。过于自信和自恋就是文化自大了,高宏存认为,文化自大是指对待自身文化一种态度上的自我满足、妄自尊大、盲目陶醉,其核心之一就在于对现实和自我进行客观评估的能力丧失,自视过高。文化自大是文化盲目的表现,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可持续地通向文化自强。文化自强就是通过文化建设的自身力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建设之路,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从坚定信念的角度出发
    秦宣认为,文化自信说到底是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文化发展的饱满信心和文化价值取向的坚定信仰。郝立新认为,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文化态度,它对历史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呈现出对文化认同和文化批判的自信,对文化包容和文化借鉴的自信。朱宗友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前景拥有高度信心,并期待其能够激励本民族、社会和国家不断前行的直观感受和理性认知的综合心态。沈壮海指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内含着我们这个民族对于自己文化理想的信仰与坚守、对于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认、对于推进自己文化创新发展的坚韧与执着。

    (三)从文化自信具体内容的角度出发
    王蒙认为,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优秀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刘仓认为,文化自信既包含对民族、国家、政党、人民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自信,也包含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建设的自信;既包含对治党治国治军能力和成效的自信,也包含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自信;既包含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国梦的自信,也包含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融合世界文明的自信。唐凯麟认为,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自我担当的有机统一,它既关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关涉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更包括我们当下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主要研究的是中国的文化自信,而非全世界的文化自信。综上,文化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对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认可,对文化延续力和包容力的高度认同,并坚信自身文化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关于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
    文化自信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由于学术界普遍认同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所以对文化自信来源的认识,也基本同习近平一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林志友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曾经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资本,也是涵养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能够使当代中国人民坚定自身的文化发展道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光明前景抱有信心和期待。黄建军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自信的价值基因与其内在的特征密不可分,即鲜明的德性特征、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强大的整合同化能力,使其能够与文化自信相契合并成为文化自信的价值底色或价值基因。
    (二)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革命精神,既包括党在革命年代积累的优良传统,也包括我们党在革命年代创造的一系列精神作风。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一路创造和播撒了革命文化的自信光彩,才使其精神感召力越来越强,才使中国革命道路越走越宽,才使跟随中国共产党前进的队伍越来越长。范晓峰、郭凤志指出,革命文化所包含的崇高的爱国主义传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奋斗精神等彰显了文化的先进本质,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民主自由等的实践探索和价值追求,它直接影响和塑造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风尚、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为我们走好中国道路筑牢了信仰之基、补足了精神之钙、护稳了思想之舵。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在直接继承革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根本规定就在于社会主义属性,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适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党在新的实践、新的形势、新的斗争中所进行的伟大创造。陆卫明、孙泽海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本质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代表着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道路上的奋斗目标,是我国文化建设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刘从德、王晓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具有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不仅仅是因为文化的先进和厚重,还因为我们所走过的路、所开创的成功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周锦涛指出,在不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对文化战略的创新,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文化指导思想及方针政策,给文化新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有力措施保障,确保文化发展的方向符合客观形势的变化,运用文化的力量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引导我们达成思想解放、理论创新以及文化建设的新成果,进而推动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在研究文化自信的来源时,除了以上四种主流观点,任新民等学者还提出了其他观点。任新民、马喜梅指出,文化自信根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根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根源于执政文化的创新发展。李武装从经济和政治层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从经济学视角看,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人对当下经济新常态的一种历史合理性把握;从政治层面看,文化自信来源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个层面。
    综上,通过对文化自信来源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相关概念方面,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澄清和解决。第一,有的学者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将其与“中华文化”等同,这样就缩小了“中华文化”所包含的其他内容,具有片面性。第二,有的学者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别和联系,将二者混为一谈。第三,学术界对革命文化属于哪个时期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革命文化是在革命时期形成的文化,它“是党和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中创造的”,也有学者认为革命文化涉及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文化”。
    三、关于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信之所以能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是因为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学者在讨论文化自信的作用和意义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为“三个自信”提供精神支撑
    习近平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郭建宁指出,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纵深和文化底蕴;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和当代发展;文化自信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和世界影响。邵芳强和魏晓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涵养之源、精神之源、动力之源。坚定文化自信,才能理性地把握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张国祚指出,道路、理论和制度是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具体呈现样态,离开文化的深厚滋养,道路、理论、制度就会慢慢失去智慧支持、道义支撑和价值引领。换句话说,道路铺设的基础、理论构架的基础和制度建立的基础都不可避免地包含文化的要素。
    (二)有助于维护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
    曲青山认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要敢于亮剑。而文化自信就是我们最锋利的剑。只有建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中坚守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抵御腐朽、有害、不良文化的冲击,不断实现自身的完善、创新与发展,在对外交流和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郑海祥、阚道远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灵魂和旨归,它有力回应了“普世价值”“历史终结论”的挑战,缓解了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焦虑;民族精神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和支撑,它直面文化帝国主义的挑战和历史虚无主义的狂躁,捍卫着国家文化主权,保卫着国家文化安全,为保持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气质,它有效化解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的负面影响,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精神风貌。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保证
    沈壮海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强,既表现为在国际文化格局中的文化创新程度、发展高度、影响力度等客观态势,也表现为其所具有的先进的文化精神、强大的文化自信。”钟天娥指出,从内涵上看,文化自信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培育和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树立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有助于激活文化产业的创造活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打造更具内涵、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有助于创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助于丰富精神食粮,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充分展现群众文化的生活风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话语权,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底气,彰显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精神风貌。
    (四)有助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作为独立的“文明体国家”,“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成功,是文化自信思想提出的基础。沈湘平指出,一方面,中国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三四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另一方面,当今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中国基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和”的价值追求,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负责任大国作用,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笔者认为,在对文化自信的意义进行研究时,需要厘清一些相关概念,比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在研究方向上,对文化自信的意义研究,今后学者们既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进行,或者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进行,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化自信对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等的重要作用。

    四、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路径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成熟和发展进步的独特标志。学者们认为,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以下路径。
    (一)加快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要想实现文化发展,必须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选择和实施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拥有经济优势,才能扩大其影响力,进而推动文化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精神引领作用。彭劲松、孙浚铭指出,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制定和落实好顶层设计,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使中国的影响力得到持续良性展现,使中国的大国形象始终让国人引以为傲,使这种自信的底气和硬气更深厚、更持久。
    (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沈壮海认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决定、表征;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魅力,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培育、彰显;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发展,也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规约、引导。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的这种独特地位与功用,决定了它在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意义,也使得价值观的自信,成为文化自信的内核。”高宏存指出,在文化自信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要对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即秉持价值观自信。刘旺旺也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文化的力量熔铸民族精神之魂,从深层次上推动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升文化自信就要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为坚定文化自信确立强劲的价值主轴。
    (三)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习近平指出:“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我们坚持的和平发展,是要争取世界和平的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又要责无旁贷地用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我们所坚持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不是故步自封,而是一种开放的、平等的文化观。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来实现的;我们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认可“中国方案”,为“中国方案”找到更多的知音。文化的交流互鉴能够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真正做到文化自信,需要看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对于外来文化是否能够以积极、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并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养分。
    (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曾麒玥认为,文化总体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观念层面的,表现为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其二是物质层面的,表现为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与物质产品;其三是行为层面的,表现为一定的民俗、风俗等。在三方面中,虽以观念层面最为核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观念需要通过物质载体与具体的生活方式进行表现与传递。基于商业文明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丰富且优良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不仅成为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除了以上观点,很多学者还从其他角度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第一,“战略说”。王永友、宁友金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进行思考和谋划,做好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具体要做到:着力推进“文化教育”战略,筑牢文化自信根基;着力推进“文化传扬”战略,涵育文化自信源泉;着力推进“文化传播”战略,保证文化自信方向;着力推进“文化服务”战略,巩固文化自信基础。第二,“宏观—中观—微观说”。邹广文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在宏观方面,要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和世界发展格局的二元张力中,准确把握中国文化建设所处的历史地位。在中观层面,要加强我国文化产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的策略设计,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在微观层面,文化自信最终的实践指向是现代人的塑造。第三,“人民—民族—人类说”。沈湘平指出,从为人民谋幸福的高度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为民族谋复兴的高度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场、弘扬革命文化精神、坚持先进文化方向。从人类进步的高度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为世界提供走向现代化的全新路径选择、坚持推进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第四,“七种力量说”。代金平、秦锐认为,文化自信的构建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文化引导力之维:坚持人民为本,突出政治立场;文化生产力之维: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凝聚力之维:揭示力量源泉,加强传承弘扬;文化包容力之维:吸收有益成果,推动发展创新;文化防御力之维:维护文化安全,筑牢精神支撑;文化影响力之维:坚持走出国门,强化世界认同;文化领导力之维: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五、总体述评与展望
    (一)文化自信研究取得的成就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纯学理问题,而是一个事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前途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大问题。”当前,学术界对文化自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自信的内涵进行界定和阐释,并对与文化自信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辨析,使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更加清晰。
    第二,学术界对文化自信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的深入挖掘,从整体上把握了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使文化自信的基础更加牢固。
    第三,学术界对文化自信重要性的条理解析,证明了坚定文化自信无论是对国内发展而言,还是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更加突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第四,学术界对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在操作层面作了具体分析,使坚定文化自信有了基本遵循,为新时代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文化自信研究存在的不足
    虽然学术界在文化自信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些许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第一,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较为单薄。文化自信自提出以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但总的来看,期刊型论文和报纸型论文成果较多,专著型成果较少,核心期刊论文所占比重略低,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不多。很多学术成果局限于对文化自信的文本解读、理论阐释、价值探讨、意义阐发和路径思考,缺乏学理性的问题分析意识,忽视了文化自信研究视域的扩展。比如,很多学者在研究文化自信时会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在文化自信的一些微观领域,包括文化自信的产生背景领域却存在一些空白。
    第二,内在逻辑方面有待加强。有的学者在研究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时,会出现混淆或等同的现象。在研究缺乏文化自信的原因时,注重国际环境多,注重国内问题少,注重现实问题多,注重历史演变少。
    第三,缺乏实证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文化自信思想的实践价值缺乏数据支撑和实证分析,对文化自信发展脉络的梳理也不够清晰,所以需要进一步开展对文化自信的实效性研究。在坚定文化自信路径的研究成果中,有的学者提出的对策较为抽象,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够,所以应该联系实际,增强坚定文化自信路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四,涉及学科比较单一,研究视野较窄。目前文化自信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视角不够多元,思想性略显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与政治学、教育学、文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结合。
    (三)关于文化自信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今后推动文化自信研究的发展,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强化系统意识,在研究文化自信的具体内容上,要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第一,加强对与“文化自信”易混淆概念的辨析。“文化自信”是一个整体概念,它特有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深入辨析与它相关的重要概念,例如,“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区别,从而加强文化自信研究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推动对文化自信研究的精深化、清晰化。
    第二,深入挖掘文化自信的产生背景。对文化自信背景的研究要充分结合中国面临复杂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可以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角度进行。从机遇的角度出发是因为我们有实力和能力去自信,具体包括:我国已经迈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等等。从挑战的角度出发是因为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中华民族更从容、更自如地应对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问题。
    第三,深入探析缺乏文化自信的原因。很多学者把缺乏文化自信的原因简单归结为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还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进行反思,包括文化自负自傲心态和文化自卑自弃心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不足、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文化发展的差距较大、文化大众传播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滞后,等等。只有深入剖析这些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才能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针对缺乏自信的因素,提出相应措施。
    第四,深入开展文化自信其他领域的研究。例如,文化自信的评定标准是什么?怎么避免文化自大和文化自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自信有哪些思想?怎么看待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文化自信怎么转化为文化他信?西方文化输出对我国文化自信的影响有哪些?文化自信对于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理论界的重视。
    2.强化创新意识,在文化自信的研究方法上,要注重比较与交叉相促进
    第一,应用比较研究法。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于本土文化的繁荣兴盛,更形成于各种文化借鉴与碰撞相统一过程中彰显的比较优势。其他国家文化中一些积极优质的基因、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也值得我们认真研究。除了对这些国家文化自信的合理借鉴,我们还可以研究这些国家文化自信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以及这些国家的公民以什么样的视角、态度和思路来坚定对本国的文化自信。
    第二,应用学科交叉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会涉及文艺学;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互联网的建设、传播中国好声音等会涉及传播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政治原则,会涉及政治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要从娃娃抓起,会涉及教育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健全文化产业的市场体系,需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这些会涉及经济学。在文化自信的研究过程中,除了应用以上这些学科,还应该运用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这样才能拓宽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深度,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实现文化自信研究的整体推进。
    3.强化问题意识,在文化自信的研究视野上,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统一
    第一,加强历史梳理。文化自信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只有深入研究这个过程,才能从更加宏阔的历史语境中审视文化自信的全貌。朱宗友的著作《中国文化自信解读》中就涉及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文化自信,他认为,这个时期文化自信的发展经历了六个时期:(1)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萌芽与孕育期;(2)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积累期;(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繁荣时期;(4)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个“高峰”期;(5)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发展期;(6)明清时期是文化自信“跌落”前的余晖。除了以上朱宗友提到的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文化自信,学界今后可以继续从理论视角研究其他时期的文化自信。比如,研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文化自信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些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对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贡献;研究传统的文化自信与当代文化自信的联系,等等。
    第二,加强实践研究。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今后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应该扎根现实,使文化自信的实践和理论相得益彰。可以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案例搜集,了解不同区域、群体的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的认可程度,了解文化自信在东部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地区这些区域以及在党和国家领导干部、青少年、大学生、知识分子等群体中的践行情况,从而获得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真正掌握文化自信在我国的认同程度,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文化自信 新时代 民族精神 文化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9.06】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学.. 下一篇【2019.04】新世纪以来国内全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