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8.05】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多重涵义及其统一性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文本的解读
2018-12-06 11:18:31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5期 作者:秦志龙  王岩 【 】 浏览:4017次 评论:0

    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学界对马恩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主要包括:虚假意识说、阶级意识说、统治思想说、观念上层建筑说。应当承认,这些界说在一定程度或某一维度都达致了“片面的深刻性”。但仍值得追问的是,马恩意识形态概念诸多涵义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是彼此割裂的、能否相互协调甚至统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人们全面准确把握创始人的意识形态概念和理论。本文拟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下文简称《形态》)等经典文本,在学界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作统一性理解

一、虚假意识:认识论抑或价值论

    目前学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一种基本理解是“虚假意识说”。在此种阐释模式中,意识形态被界定为一个否定性范畴,即是说,意识形态是“虚假的观念”体系,马恩是在批判和否定意义上使用它。这种阐释模式之所以成立,论者的主要文本依据是恩格斯1893 年写给弗·梅林的信。在这封信中,恩格斯近乎下定义地对意识形态给出了说明 1 :“ 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 2因而,“虚假意识”论者似乎证据充分,但持反对意见者亦言之凿凿。如麦克里兰认为,虚假意识这个概念既过于黑白分明又太一般化,以致难以包容马克思的意思3;王晓升提出质疑“虚假意识说”的若干推论 4,认为只有明确用来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且在一定程度是错误的意识才是意识形态 5。这里,我们不评价“虚假意识说”,而是提出两个值得追究和深思的问题:(1)恩格斯所谓“虚假的意识”之“虚假”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的?(2)“虚假意识”是认识论维度的虚假(错误),抑或是价值论维度的虚假(虚伪)吗?

    关于问题(1),即恩格斯致梅林信中所言“虚假的意识”之“虚假”的确切含义,我们认为,回归文本、在具体的思想语境中来理解它是比较妥帖的办法。恩格斯在这封信中,主要着重强调了“一点”:“ 我们大家首先是把重点放在从基本经济事实中引出政治的、法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观念以及以这些观念为中介的行动, 而且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等等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 6正是在关于“ 这一点”的具体阐述中,恩格斯给出了“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的著名论断。因此,正确理解恩格斯所说“虚假的意识”之“虚假”的确切含义,必须在恩格斯关于“这一点”的全部论述7中来把握。细读恩格斯关于“这一点”的全部论述,可得如下要点:其一,恩格斯是以反省的态度提出问题的,即过去马克思和他把重点放在从基本经济事实中引出意识形态的观念和以这些观念为中介的行动,而忽视了这些观念产生的方式方法,简言之,“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其二,恩格斯提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思想家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并详细论述了这些“意识形态家们”不知道意识的真正动力根源而“ 始终停留在纯粹思维的范围之中”“以思维消化事实”的荒诞性。据此可以判断,恩格斯此处所言“虚假的意识”之“虚假”是指颠倒性、虚幻性(无根)。换言之,“虚假意识”是颠倒意识、虚幻意识。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理解是否可靠?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早在《形态》中,马恩就以“照相机比喻”形象地揭示了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所代表的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的颠倒性(倒现):“ 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8而更早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中,马克思也指出,宗教批判“ 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 9 。由是可以认定,恩格斯在致梅林信中所说“虚假的意识”之“虚假性”是指颠倒性和虚幻性。10

    那么,为何恩格斯的“虚假(false)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被后学理解为“错误(w rong)的意识”呢?这就涉及问题(2),即“虚假意识”是认识论维度的虚假(错误),抑或是价值论维度的虚假(虚伪)吗?易言之, “虚假意识”之“虚假”是否还可以有其它层面的理解。本文提出一种不同的观点:(a)意识形态作为“虚假意识”不能简单等同于认识论维度的错误意识;(b)意识形态之“虚假”主要还可以理解为价值论维度的虚伪性、欺骗性。

    关于命题(a),可以说明的是:其一,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部分11,从认识论来看,它既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正确的,因为任何意识(作为人脑的机制)既可能是对客观事物(事实)的正确反映也可能是错误反映;其二,一种意识形式之所以成为意识形态,其“ 秘密”不在于认识论维度的真假,而在于是否表达了特定的利益诉求。要言之,“错误的意识”不一定是“ 意识形态”(如,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认知),而“正确的意识”也有可能是“ 意识形态”(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哈贝马斯指出科学技术是“背景意识形态”)。关于命题(b),实际上关涉马恩意识形态概念的另一种阐释模式——“阶级意识说”12 。所谓“阶级意识说”,是指把意识形态看成阶级社会里特定阶级的自觉维护意识。过去,论者往往“以列解马”,将“阶级意识论”归结为列宁的贡献。事实上,马恩是“阶级意识论”的真正“奠基者”。在《形态》中,他们指出:随着分工的发展必将产生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共同利益)之间的分裂(矛盾),在自然形成的分工“决定”阶级后, “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13 从中不难看出,意识形态是利益分化的历史产物,是特定阶级的利益表达,是阶级社会的自觉意识。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从价值论维度来看,意识形态的“虚假”毋宁说是一种虚伪性和欺骗性。即作为特定阶级的利益表达,意识形态掩盖真实社会关系,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这对于其他阶级而言,是一种故意的欺骗、彻底的虚伪。正如马恩批评道:“ 资产者的假仁假义的虚伪的意识形态用歪曲的形式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冒充为普遍的利益。” 14由此可以得出:意识形态作为“虚假意识”之“虚假”并不始终是认识论维度的错谬性,而一定永远是价值论维度的虚伪性。15这种虚伪性的根源在于: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存在是根本对抗性的,社会关系(利益关系)是不可调和的,某一阶级的意识形态言说对其他阶级而言必定表现为欺骗和虚伪。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展、阶级消亡、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合而为一时,意识形态及其虚伪性(虚假性)才会最终消失。


二、阶级意识:统治阶级的思想与革命阶级的意识

    “ 阶级意识说”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另一种重要阐释模式。在这种阐释模式中,意识形态被认定与阶级紧密关联:正是随着分工的发展、阶级的产生,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之间出现分野(矛盾),意识形态才得以以普遍性的思想形式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利益分化的必然产物,从根本上反映了特定阶级的利益诉求,是阶级利益的系统表达。阶级是意识形态隐没的主体,阶级利益是意识形态真正的目的。那么,在马恩那里,意识形态作为“ 阶级意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是否如有的论者所说——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只属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不可能有(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呢?16其实践意蕴又何在?

    深究文本,其实可以发现,在阶级意识的分析框架内,马克思恩格斯有区别地论述了两种地位的意识形态。其一是守成期的统治阶级的思想。马恩指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因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思想衍生物。17即是说,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决定了这个阶级的思想也占统治地位。在现实中,统治阶级的思想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反映在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关系中。所以,一般来说,国家意识形态的实践功能就会表现为:为现有社会制度作合理性论证和合法性辩护,努力扩大被统治阶级对现存统治关系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

    其二是上升期的革命阶级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在肯定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同时, 也给被统治阶级的思想转化为统治阶级的思想预留了空间。他们指出“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 18,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都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也就是说,革命阶级就它对抗另一个阶级而言,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与其他一切非统治阶级确实有着广泛的联系。只是当革命阶级转化为新的统治阶级,它的特殊利益才日益显现和暴露。历史就是在这种变迁中跃升的。每一个新统治阶级赖以实现自己统治的基础总比它之前的统治阶级所依赖的基础更宽广一些。直至阶级斗争发展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极对立的程度,被统治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在否定旧社会制度方面,比过去一切争得统治的阶级所作的斗争都更加坚决和彻底。19 因为,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他不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在历史上,作为上升期的革命阶级的意识,意识形态的实践功能在于对既存的思想关系进行解蔽、对现有的社会制度进行鞭挞,进而统一革命阶级的思想和行动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具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意识论”还体现在他们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无情批判、对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热情呼唤上。譬如,对资产阶级民主,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口头上标榜自己是民主阶级,实际上并不想成为民主阶级,它从来不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原则 20;对资产阶级自由,马克思揭示,资产阶级宪法的每一条都包含有自己的对立面,包含有自己的上院和下院——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款中废除自由 21。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是完成了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最系统最深刻最无私的批判揭露— — 资本主义生产的神秘面纱被揭开(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关系永存不灭的神话被揭穿。关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恩格斯则写道:“工人阶级经历了许多年才完全相信,他们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在现存社会关系下是固定的阶级;又经历了好多年,这种阶级意识才引导他们把自己组织成为一个特殊的、独立于统治阶级各种派别所组织的一切旧政党并且同这些政党对立的政党” 22 ;“工人阶级有它本身的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 23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中,阶级意识不仅包括统治阶级的思想,而且包括革命阶级的意识,其实践意蕴在于深刻揭露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积极培育唤醒无产阶级阶级意识 24

三、统治思想:“主导”是否就是“主流”

    “ 统治思想说”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第三种重要阐释模式。此种阐释模式认为,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这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又称“ 统治意识”),不存在非统治阶级的非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文本依据主要是《形态》中马恩对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等同论述。马恩指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并说明了缘由。其一,从根本上,这是因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其二,这是因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其三,这是因为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也会思维,他们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生产和分配。25

    应当说,马恩这里的论述是相当深刻的。但能否据此逻辑地推导出“ 意识形态就是统治思想(统治意识)”呢?笔者以为不然:“ 统治思想说”如其说是马恩的本真思想,不如说是相关论者的过度阐释甚至强制阐释。因为,实际上马恩上述的著名论断是在一般意义上讲的。他们指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言外之意,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在特殊情况下有可能不属于统治阶级。为什么会如此?细究文本, 可以发现:马恩所说“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其中隐含着对“ 时代”的设定,即“每一时代”应是历史上稳定的时代,而不是革命或动荡的时代。也就是说,只是在每一个稳定的历史时代, 统治阶级的思想才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在变革时代,被统治阶级作为革命阶级出现,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出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完成历史使命,他们的革命意识也会出现。此时,作为非统治阶级,虽然他们没有支配精神生产资料,但他们的思想绝不会再隶属于统治阶级,而统治阶级的思想的统治地位也会逐步受到挑战甚至跌落“ 神坛”。正因如此,马恩在《形态》中除了阐述“ 统治阶级的思想”,同时还论析了革命阶级的革命意识(思想)作为意识形态如何在历史上发挥作用。他们指出,进行革命的阶级为了对抗另一个阶级、取得统治,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共同的利益。这种意识形态言说,不仅对于革命阶级的革命胜利是必要的,而且对于其他非统治阶级也是有利的。

    由此可见,统治阶级的思想并不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能在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简单划等号。质言之,将马恩的意识形态概念理解为统治思想是不严谨、有缺陷的(逻辑缺环)。为此,我们不妨用通俗的“主导思想”与“主流思想”来区分,或许有助于更好理解。在特定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无疑是社会的主导思想,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总是以制度化的方式来确立自己思想的社会地位;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即一种思想以其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或真理性力量为社会成员所接受认同而实际享有的社会地位。统治阶级总是追求主导思想与主流思想的“合二为一”,也就是追求使自己的思想不仅仅是主导思想,而且也是主流思想。历史地看,很显然“主导”与“主流”合而为一是需要条件的。只有在稳定的历史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才恰好也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导”才恰好也是“主流”。而在非稳定的革命时代,处于历史上升期的革命阶级的思想会逐渐占据主流,从而呈现主导思想与主流思想的分立。

四、意识形态一般与意识形态具体:统一性理解的分析框架

    除了上述三种阐释模式外,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还被解释为“ 观念上层建筑”(或思想上层建筑)。其主要文本依据是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26

    上述四种观点之间是何种关系,它们能否协调甚至统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返回马克思、借鉴马克思的方法论是一种可行的理论进路。

    马克思曾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而必须用抽象力。27“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28 构成马克思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基本环节。这启示我们,考察马恩的意识形态概念,也可以(有必要)区分“ 意识形态一般”(马克思劳动一般、商品一般、资本一般等范畴的仿制)与“ 意识形态具体”。即区分:在何种语境下,他们讨论的是一般的意识形态;在何种语境下,他们探讨的是具体的意识形态。所谓“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抽象层面意识形态的概况,它涉及所有意识形态的共性;所谓“ 意识形态具体”,是指具体性质的意识形态(如资本主义的)或具体形式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意识形态),它指向具体意识形态的个性。“ 意识形态一般”与“ 意识形态具体”是抽象与具体、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意识形态一般”存在于“ 意识形态具体”之中。

    以此观之,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中,既有对意识形态具体的殊相批判,也有对意识形态一般的共相揭示。关于前者,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文本中概括了“ 意识形态具体”包括的具体形式。如《形态》中,马恩论及形而上学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或神学的)五种意识形态形式 29;《<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归纳了“ 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五种形式。对“ 意识形态具体”的专题阐述, 马恩则多以论战性、批判性 30 的方式进行。譬如,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对杜林哲学的批判(《反杜林论》)。正是在对意识形态具体形式(宗教、哲学等)的批判中,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揭示出:“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31马克思也因此由意识形态(具体形式)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32(资本批判: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

    马克思恩格斯对“ 意识形态一般”的揭示说明,需要用理论抽象力来把握。《形态》中有几处极为相似的表述或许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33 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4只要阶级的统治完全不再是社会制度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 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35

    这三句表述的共同点在于都谈到特殊(自己的)利益与普遍(共同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深刻揭示了“ 意识形态一般”的本质与功能。从本质看,意识形态的内容取向在于“ 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意识形态的形式取向在于“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意识形态是内容特殊性与形式普遍性的有机统一。从功能看,各种意识形态之所以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根本在于为自己(阶级)的统治作合理性论证和合法性辩护(表现为制度辩护或制度批判),在于维护和实现自己(阶级)的利益。

    综上,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意识形态概念是“ 意识形态一般”与“ 意识形态具体”的统一。“ 意识形态一般”揭示的是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功能,“ 意识形态具体”展现的是意识形态的外延规定与个性特征。在这种统一的视域中,以往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不同界定——虚假意识说、阶级意识说、统治思想说、观念上层建筑说,便能获得协调或一致性理解。其一,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阶级社会里阶级利益的理论表达,是阶级主体的维护意识,是社会分工、利益分化的必然产物。因而,“阶级意识说”成立,它揭示了“ 意识形态一般”的主体(阶级)和内核(利益)。其二,意识形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在形式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并越来越抽象。因而,“虚假意识说”在某种意义上(价值论)也成立,它揭露了“ 意识形态一般”具有虚伪性(虚假性)。其三,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方式,建基于经济基础之上,居于社会建筑的上层空间。因而,“ 观念上层建筑说”也成立,它描画了“ 意识形态一般”在社会结构中的空间位置。其四,意识形态在特定阶级社会里,往往以“ 统治阶级的思想”的面貌出现,即往往显现为统治思想。因而,“ 统治思想说”在一般情况下也成立,它凸显了统治阶级的思想的统治地位。以上是从“ 意识形态一般”的层面来把握四种不同界定的一致性。若从“ 意识形态具体”的层面来审视,“虚假意识说”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实际上还表达着他们对意识形态具体(德意志意识形态:观念论哲学、唯心主义) 颠倒性和虚幻性的批判;“统治思想说”则不能完全容纳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概括,因为不仅统治阶级有其意识形态,非统治阶级或被统治阶级事实上也有意识形态,只不过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一般占据着社会思想的主流地位。36

    总而言之,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虽然涵义丰富,但这并不妨碍对它作统一性理解。在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有机结合的视域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实际上是“ 意识形态一般”与“ 意识形态具体”的统一。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区分,经典作家是在何种层面、何种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如此,我们方能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全面把握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而获得关于意识形态的深刻洞见。37

参考文献:

【1】 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概念主要以比喻性修辞手法和附带性叙述方式出场。因而,恩格斯此处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而成为“虚假意识说”的直接文本依据。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657页。

【3】[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25页。

【4】王晓升:《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年版,第3- 4页。

【5】王晓升:《“意识形态”概念辨析》,载于《哲学动态》2010 年第3期。

【7】即自“此外,只有一点还没有谈到”至“相反,我只是想让您今后注意这一点”。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657- 659页

【8】【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25、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颠倒性、虚幻性与他们对唯心史观的批判紧密相关。

【11】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社会意识形式”大于“意识形态”大于“意识形态(具体)形式”。

【12】在学术史上,“阶级意识说”以卢卡奇为典型代表,主要体现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这本书中有两篇文章(“阶级意识”与“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专门探讨了阶级意识问题。参见: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5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195页。

【15】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意识形态价值论维度的虚伪性与认识论维度的错谬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认为,在前科学主义时代,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往往借助于认识论维度的错谬性,而在发生科学主义转向后,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借助于认识论维度的错谬性越来越难以为继。

【16】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6 期。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50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0页。

【19】【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 09 年版,第552- 553、550 - 551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第589页。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 09 年版,第484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 65 年版,第385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人民出版社19 63 年版,第304页。

【24】一定意义上,马克思哲学的旨趣在于,通过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系统深入的批判,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以使无产阶级走向自我解放和人类解放。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 09 年版,第591- 592页。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人民出版社20 09 年版,第8页。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20 09 年版,第25页。

【29】【33】【34】【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 09 年版,第515、53 6 - 537、552、553页。

【30】因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实际上,我们需要区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具体的批判与对意识形态一般的揭示,不可把二者混为一谈。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 09 年版,第591页。

【32】这一转向也可以理解为从哲学意识形态批判向经济意识形态批判的演进。

【36】只有在社会革命的时代,被统治阶级的思想一般才会作为上升阶级的思想而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如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的思想逐渐战胜封建主义思想而成为主流思想。

【37】比如,从对意识形态概念否定性、中性、肯定性的三维理解中超拔出来。因为,马恩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体)的批判(否定性)与对意识形态一般居于社会结构上层空间的揭示(中性)、对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呼唤(肯定性)并无实质冲突。





马克思 意识形态概念 阶级意识 意识形态一般 意识形态具体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8.05】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视域.. 下一篇【2018.04】《共产党宣言》及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