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1988年第2期】高放:认真研究意大利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立探索
2018-05-31 07:30:11 来源: 作者:高放 【 】 浏览:5314次 评论:0

        1988年第2期】高放:认真研究意大利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立探索

 

        西欧在十九世纪曾是工人运动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的故乡,社会主义思潮的温床,共产主义运动的摇篮、为什么二十世纪以来东欧和东亚的许多国家都已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西欧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反而落在后边呢?这个问题是值得人们深入探究的。按理说,西欧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是比东欧和东亚更成熟,看来主要欠缺在于主观条件,即各国共产党人还难以把科学社会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独立探索本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各国共产党在世界六大州普遍建立并开展活动,就严格意义上说,从这时起共产主义运动才真正具有国际规模。国际共运的蓬勃发展有赖于共产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共产国际于19193月建立之后,帮助很多国家创建了共产党,克服了建党初期“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错误,制定了革命的路线方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同时,共产国际在很大程度上始终受苏联人的影响,它把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模式神圣化、绝对化、普遍化,加上苏联的大党主义,极力推行单一道路和单一模式,长期以来妨碍了各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模式。

        在共产国际时期,在西欧共产党领导人中敢于把科学社会主义结合本国情况,独立提出一系列新见解的首推意共总书记安东尼奥·葛兰西。意大利共产党于1921121日建立之初,由波尔迪加担任总书记。他推行左倾机会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党在斗争中屡遭挫折并陷于四分五裂。葛兰西在反对波尔迪加主义的斗争中重建了意大利共产党。葛兰西从19225月起任意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在莫斯科工作了一年半,这时他就悉心考察俄国革命区别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192311月他被共产国际派往维也纳领导反法西斯行动局并指导意共工作。19242月他初步提出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应有不同于俄国革命道路的新的战略策略。同年6月他担任意共总书记,12月他就以意共中央的名义批评共产国际领导机关的独断作风,并要求它多与各国党商量办事。1925-1926,一方面他多次表示反对共产国际作为“世界的党”,不赞成各国党都要盲目服从整体利益,不赞成各国党都要适应苏联党的要求,更不赞成联共党内采取那种残酷斗争的方式并把这种斗争推广到国际范围;另一方面他在国内法西斯势力猖獗的险恶环境下,为党制定了著名的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里昂提纲”,善于争取团结多数,开展斗争。192611月他被捕入狱,十年铁窗,他潜心总结斗争经验,写下了三十本共计二千八百八十四页笔记,后人把它汇编为《狱中札记》6卷本,1947-1951年陆续出版,(中文版于1983年出版)。葛兰西在本书和他生前写的许多文稿中提出: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由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强大统治作用,使得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比起俄国更为复杂,更要作长期打算;无产阶级政党不能等待组织一次突然爆发的暴力革命,而要坚持长期的“阵地战”,逐步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不仅是政治上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领导权,而首先主要是思想文化上的领导权,即占领各种思想文化阵地,使无产阶级在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显示其正确性,这样才可能争得真正的统治地位;为此就要重视发挥进步的革命的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特殊作用;就要反对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把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成为群众性的党;就要反对个人集权和官僚主义,发扬党内民主。

        继葛兰西起而独立探索意大利社会主义道路的是其亲密战友帕尔米罗·陶里亚蒂。他在1926年葛兰西被捕后,1927年起就组建意共“国外领导机关”,成为党的实际领导人,战后1945年至1964年逝世前他任党的总书记。和葛兰西一样,他主张并且在实际上把意共建设成为群众性的党,尤其是根据意大利国情,注意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天主教徒中发展党员,同时强调党的集体领导,防止个人专权。战前,他为开展反法西斯斗争,积极支持组织“人民义勇队”,使之成为阻止法西斯泛滥的“一堵墙壁”。战争期间,他努力把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到反法西斯斗争中来,并坚持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意共在国内独立开展武装游击战争;战争临结束时,他主张意共参加以巴多里奥为首的全国团结政府,实现了被称为“萨莱诺转折”的新的战略方针,即参加到以资产阶级为首的政府中去,为消灭法西斯而斗争。战后,根据意大利被英美军队占领的实际情况,他没有贸然发动武装斗争,而是明智地转入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寻求意大利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他的领导下,1948年意共“六大”明确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的意大利道路”的口号,作为党的基本战略,即把马克思主义与意大利国情相结合,不照搬外国的模式。主要内容是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逐步改革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如土地改革,经济规划改革、税收和财政改革、议会民主改革、地方自治改革、民政改革、社会设施改革、文化改革、学校民主改革等等,为过渡到社会主义作准备,他从意大利工人阶级从来就不止有一个政党的实际情况出发,设想将来社会主义的意大利将实行多党制,即保留工人阶级的几个政党,不由共产党一党垄断国家领导权,共产党要通过竞选争取得到广大工人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陶里亚蒂的“结构改革论”把葛兰西的“阵地战”和无产阶级领导权战略更加具体化了。在国际上,陶里亚蒂在共产国际担任执委会书记处书记期间就认为各国共产党并不是在一切行动中和在一切问题上都要同“国际”和苏共完全一致。战后他刚从苏联回国就强调“今天意大利工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干俄国干过的事情”。1956年他最早起来反对国际共运还要以苏联为中心,并提出有深远意义的“多中心论”。19648月他临终前在苏联写就的著名的《雅尔塔备忘录》中反对重建“国际中心组织”,重申各党的独立自主。

        在陶里亚蒂之后,1946年起任副总书记的路易奇·隆哥继任总书记,新选出恩里科·贝林格任副总书记,他们继续独立探索意大利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隆哥宣布他将继续执行陶里亚蒂的路线,推行结构改革,重申意大利走向社会主义将符合本国人民的传统和意志,“非常不同于发展至今的那种社会主义”,对外,意共支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坚决遣责1968年苏军对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武装干涉。1972年隆哥退到二线,担任新设立的党中央主席,年方五十岁的贝林格担任党的总书记。19739,他提出“历史性妥协”的方针,为孤立反动集团争取同一切进步力量合作,同新法西斯党之外的所有政党建立最广泛的联盟,意共准备参加天民党人领导的政府,联合执政。197663日他在法共中央为他在巴黎举行的欢迎集会上的演说中第一次使用了“欧洲共产主义”一词,这标志着为开辟一条通往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而作的新探索。19773,意、法、西三个最大的西欧共产党的总书记在马德里开会,在联合明中提出“在民主和自由中实现社会主义的愿望”,“争取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这一声明被认为是“欧洲共产主义”新思潮诞生的宣言书。198011,意共在总结国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内政策作了重大调整,贝林格提出“民主代替,的口号,主张团结社会广泛的民主力量,以取代天民党为中心的政权。1983年意共“十六大”正式把“民主代替”确定为今后指导全党工作的战略方针。在国际上,贝林格早在1969年莫斯科会议上就提出“不能有单一的指导中心,不能有指导党,不能有指导国家”,“必须完全承认和尊重各党的独立”。19766月他参加在柏林召开的欧洲共产党会议时,联合铁托、齐奥塞斯库等人强调不存在“国际中心”,各党要独立自主,并且当着勃列日涅夫的面再次使用了“欧洲共产主义”一词,表明不简单重复苏联的社会主义老路,郑重声明“十分有意义的是,西欧其它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通过在实现社会主义应走的道路和在本国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独立自主的探讨得出了相同的结论。”1977年以来他领导的意共敢于同苏共多次交锋。1977年意共不同意苏联对西共的攻击;1978年贝林格出面批驳苏联人对“欧洲共产主义”的攻击,重申“西欧寻求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是必不可少的,“不能亦步亦趋地追随其它国家所采取的模式”;1979年他批评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又遗责苏军出兵阿富汗;1980年意共反对苏联干涉波兰。1981年苏共中央致意共领导一封信,责备意共支持波兰的反社会主义分子,意共坚决加以驳斥。19811230日意共在对波兰危机发表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往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的概念,即既区别于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又不同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一条新道路。1982年意共再次批驳苏共对它的攻击,贝林格声明“提出第三条道路是为了强调,意共是在欧洲范围内努力开辟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198467日贝林格在竟选演说中碎然发生脑溢血,11日不幸逝世。中共中央在唁电中指出:贝林格“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意大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葛兰西和陶里亚蒂的思想,为探索意大利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意大利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用十分明确的语言肯定了意大利共产党几代人对社会主义的独立探索。

        意共中央六月全会选举亚历山德罗·纳塔继任总书记。他曾是陶里亚蒂、隆哥和贝林格的亲密战友和助手,他当选后表示要“继续贝林格的政治战略方针、政治路线和我们代表大`会所确认的行动纲领”。二年多来,他领导党为继续探索意大利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奋斗。

        意大利共产党人从葛兰西以来,好几代人苦心孤诣,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经验愈益丰富,成效逐渐显著。如果说,战前因受法西斯势力摧残,未能取得多大成果的话;那末战后四十年来,意共在斗争中赢得了很大成就。长期以来,党员总数一直保持在170万人上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力量最大的共产党。意共还掌握有共青联盟、总工会、全国合作社联盟,全国游击队员协会等群众组织。意共在历届议会选举中得票率和席位都占四分之一左右,近来还超过三分之一。众议院财政委员会和防务委员会的主席都由意共党员担任。意共还掌握很多地方政权,不少党员被选为市长。意共直接经营一批企业、贸易、公司和合作社,兴办了学校、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社、学术团体以及遍布城乡的“文化中心”、“人民之家”。总之,意共掌握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阵地在不断扩大,这是坚持“阵地战”战略的重要成果。   从以上简要概述,可以看出:我们之所以要认真研究意大利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立探索,就是因为他们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尤其是西欧,是最早、最有继承性和连续性、最有创见又最有成效的探索者。尽管他们在前进中困难重重,既有外国和本国反动派的阻挠,又有国外大党主义的干预和国内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挑战,以及党内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但是我们深信,他们会从意大利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逆流勇进,不断开拓,在八九十年代一定会在革新意大利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西欧不会过于长久落在社会主义的后头。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西欧无产阶级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急起直追,迎头赶上。现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大发展,必将使社会主义制度日鹊完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也将兼程并进,各种社会主义力量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经过全世界社会主义者的共同努力,几十年之后,社会主义将在大多数国家取得重大进展,二十一世纪将是社会主义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在西欧实现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意大利共产党是最有准备、最有胆识、最有力量、最有希望站在前列起先锋带头作用的。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意大利共产党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真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责任编辑许耀桐)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1989年第6期】高放:评介《现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