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中华文明史锻造了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构建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坚强基石,是中华文明永续传递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能。习近平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实际相结合,从价值取向、思想基础、物质条件、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构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理路。
一、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保障。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现阶段呈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的特征,这一特征既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又说明在新时代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呈易高发态势,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祖国统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受到威胁。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维护国家统一、防止民族分裂,必须要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习近平指出,“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只有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筑牢统一战线,画出最大同心圆的内在要求。我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全国相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就属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起步晚,竞争能力比较弱,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如果这种差距持续拉大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引发民族矛盾、区域矛盾。习近平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系到各族人民的福祉,要把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改善民生上,要把发展的目标定位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这种发展,56个民族都要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发达的帮助落后的,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用共同富裕画出中华民族最大的同心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基调和主旋律。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56个民族各自源于本土,在一定区域内逐渐发展起来,随着各民族间不断迁徙、杂居、通婚等形式的交往交流,血缘逐渐融合,从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分布格局。由于地理、分布、政治、经济、文化五个主要纽带把56个民族连接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体,56个民族是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习近平指出,“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要实现一体这个主线和方向,就需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基调和主旋律,在民族理论政策上不断创新,通过创新的政策贯彻落实,激发各族人民的创造活力,让各族人民真正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动力。两千多年来,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不是单一民族的邦国。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有过民族分裂和民族纷争,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是各民族人心所向,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习近平指出:“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把民族地区的优势发挥好,有利于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但是如果把多民族当包袱,把民族问题当麻烦,把少数民族当外人,就不能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会引起民族纷争,统一多民族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多民族的优势才会转化成共筑中国梦的动能,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
二、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这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取向
民族平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我国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由于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民族平等,民族矛盾冲突不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消灭了阶级剥削,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建立起民族平等的政策,注重保护少数民族权益,使得民族平等得以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凝聚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生活习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也还存在少数人内心歧视一些特定少数民族的情况,出现一些民族不平等现象。这些民族不平等现象伤害了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了负面作用。没有真正的民族平等就没有真正的民族团结。习近平强调,“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只有各族干部群众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价值取向,真心实意地平等对待每一个民族,56个民族才能拧成一股绳,才具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
习近平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的一员。”我国56个民族中55个少数民族只占总人口的8.49%,汉族占绝大多数。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一部分民族人口上千万,一部分民族只有几千人,差距巨大。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不一样,既有历经各社会形态的民族,也有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的“直过民族”,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就是把每一个民族都当作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56个民族人口不分多少、历史不分长短、经济不分贫富、发展不分先后,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汉族要消除大民族主义,把少数民族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关心少数民族的发展,帮助少数民族的发展。少数民族要消除狭隘民族主义,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促进本民族的发展,积极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习近平指出,“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中国共产党是靠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赢得少数民族人民的信赖的。长征时期,无论是刘伯承的彝海结盟还是朱德与五世格达活佛的情谊,无不充满共产党人与少数民族人民的交心换心之情。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急少数民族人民之所急、想少数民族人民之所想,各级干部和少数民族人民交朋友,把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少数民族人民的心上,让少数民族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民族平等。但也有极少数干部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工作作风漂浮,对少数民族人民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不够、关心不够,人民的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不满。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就是要换位思考,诚心待人,以“比心”理解少数民族人民的心理,用“换心”赢得少数民族人民的信任。只有各民族间推心置腹交朋友,民族关系才会和谐,民族才能实现平等。
习近平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这“六个相互”是平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遵循。民族平等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态度,不是民族之间的差异所致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的相互理解,对民族之间的差异相互尊重。民族平等不是单向的行为,而是两个民族之间的双向互动。习近平强调,各民族要行动起来,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民族平等要实现各民族间“四共”的和谐图景。民族平等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各民族发展的机会不平等。要消除民族不平等,只有“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居是多个民族在同一区域空间分布上相互嵌入,为不同民族人民的发展创造相同的空间环境,有利于缩小不同民族人民发展的空间条件差异,使得各民族在发展的空间处于起点平等。共学是各族人民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提升文明素质,有利于缩小不同民族受教育的环境条件差异,使得各民族在学习知识文化的机会上处于起点平等。共事是各民族人民为了共同繁荣发展,在同一个空间共同劳动,共同把事业干好,有利于缩小不同民族获得物质财富的外部条件差异,使得各民族的发展机会平等。共乐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发展成果,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得到实现,各族人民都有获得感、幸福感,有利于缩小不同民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是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之路。
三、铸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共有的精神家园。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并通过他们特定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性格与心理的总和。“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强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发展的历史流变中,经历无数坎坷,战胜诸多困难,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都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和心理,都有其精神家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56个民族只有个体民族的精神家园而没有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难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就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受到侵蚀,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就会受到威胁,人民就会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失去自信,国家就会丧失统一多民族的优势、失去凝聚力。因此,习近平指出,必须“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强调,“必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认同”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保障。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必须让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制度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胸怀爱国主义,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坚决斗争。56个民族是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族人民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变成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各族人民要用中华文化来化育后人、传承民族精神。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不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各族人民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共识,各族人民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认可、接受并自觉实践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在发生激烈的碰撞,文化成为一个民族识别的重要标志。我国56个民族有56种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不只是某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汇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一个民族除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外,还必须对本民族之外的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必须认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看清民族团结与历史兴盛关系,看清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来源,看清每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文化认同必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族人民,使其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认同必须认同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除本民族人民自行改变外,不得强制改革。
习近平指出,“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性。”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文化是由56个民族的文化组成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中华民族。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是由其生产方式决定的,由于各民族生产方式的不同,其民族文化无疑会打上生产方式的烙印,具有鲜明的特征,正是民族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的中华文化。因而,只有尊重和包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的民族节日,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理解个性,尊重差异,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达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必须消除认识上的误区。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共同体,国家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在文化认同上必须坚持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统一,割裂三者的关系就会出现“不让一个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三种错误倾向,难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坚持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正是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源流。如果只强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让一个民族认同本民族的文化,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强制融合,不符合民族发展的规律。中华文化最早源于华夏文化,但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逐步得到各少数民族的认同,同时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也逐步为汉族认同,因此,中华文化不等同于汉文化,不能用汉文化代替中华文化。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也有巨大贡献,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一些体现国家属性的文化源于汉文化,如汉字、普通话等,这些文化不仅是汉族的语言文字,也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不得简单地以汉文化对待。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被现代化的东西取代,一些人误认为这是少数民族被汉化了,其实不是汉化而是现代化了。一些民族认为本民族不起源于华夏,把本民族的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56个民族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孤立于中华民族之外,无不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
四、创造各民族共同富裕这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条件
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追求美好的生活,但美好的生活都是以物质财富的丰裕为基础的,在物质财富还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的时候,必然引发利益争夺的冲突。当个人之间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出的是个体之间的矛盾,当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出的是群体之间的矛盾,当群体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时就成为民族斗争。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既是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史,也是一部由民族斗争逐步走向民族统一的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向统一,是因为各族人民有着共同的利益,这个共同的利益只有在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内才能得以实现。这个凝聚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就是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在历史的发展中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区位不一样、拥有的资源不一样、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导致了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甚至产生两极分化。如果任由这种贫富悬殊自然发展,当贫富差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导致民族间的矛盾冲突,致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破裂。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只有防范两极分化,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画出民族团结最大的同心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社会的物质财富还没有达到十分丰裕的程度,还不能满足按需分配的要求。尤其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还只能通过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来激发各种要素的创造活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但是贫富悬殊也在不断加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财富增加能为各族人民共享,社会财富增加而不能全民共享的话,那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发展。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主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还要通过税收、财政、社会保障等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悬殊,让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得到实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加强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更加深入人心。
习近平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在旧中国,由于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压迫和剥削,加之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条件不便,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民族地区普遍落后于发达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均衡发展战略,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改革开放后,实行沿海优先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加上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人才、资金向发达地区聚集,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加大。造成民族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解决这个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我国民族地区资源富集,资源优势是民族地区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只有加快发展,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才会缩小,民族地区的各族群众才会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各族群众才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民族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会更加牢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56个民族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不一样,尤其是在边疆和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少数民族,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较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与其他民族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难度较大。习近平强调,“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我们一定要让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过上小康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不能少了汉、壮、满、回、维吾尔等人口较多民族,也不能少了赫哲、独龙、毛南、撒拉、锡伯等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是实现民族事实上平等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并不是指实现各民族平均的、同等的小康社会,应该是每一个民族都要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之上,各民族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差距,最后才会实现各民族平衡的、充分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事实上的民族平等。
五、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不同于我国古代的羁縻政策,也不同于苏联的民族大拼盘模式,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1936年成立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将民族区域自治理念转化为实践;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不仅从理论上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从实践上也积累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为新中国选择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基础。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84年我国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民族关系总体和谐,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渐浓厚。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习近平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和根本,许多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这个源头变了,根基就动摇了,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问题上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一些分裂主义分子就否定中国实行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昆明“4.1”事件发生后,一些人认为是我党的民族政策错误导致了极端民族主义发生,提出学习西方“民族大熔炉”政策,主张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交融一体发展的“第二代民族政策”。一段时间内,围绕实行还是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争论不休。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思想,其目的是追求事实上的民族平等,与西方“民族大熔炉”政策基于公民法律上的形式平等有着本质区别,一旦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就会动摇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根基,脱离我国民族现状实际,引起少数民族的不满,产生民族矛盾冲突,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而,习近平认为,“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可以休矣。”
习近平指出,“民族政策创新发展,不是搞民族政策升级换代、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而是要在坚持中创新、在完善中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60多年来,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经过多年发展,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一些具体民族政策,有的情况发生了改变,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大,甚至导致负面作用。这些政策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计的基本点,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征。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着重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要坚决反对以自治为借口否定中央政府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领导,要坚决纠正一些人认为民族自治地方是某一民族的领土、民族区域自治是某一民族的自治的错误认识。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激发民族团结的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要完善和实施好差别化支持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的初衷之一就是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民族地区与其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最后达到事实上的民族平等。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单靠自力更生,没有国家差别化的政策扶持,是很难实现超越其它地区的快速发展的。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注重对民族地区的差别化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近20年内,通过财政、税收、对口支援等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进“造血”功能,对民族地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经过多年的扶持,民族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民族地区仍然有很多地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族地区的许多县还处于国家级贫困县序列,2017年我国公布的国家级贫困县中,有一半以上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完善和实施好民族地区差别化政策支持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差别化支持政策的机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尽快摆脱贫困,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