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9.01】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形成逻辑与基本内涵
2019-05-05 13:13:41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1期 作者:欧健 邱婷 【 】 浏览:2398次 评论: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大国治理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这一思想,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形成以来,即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当下,学者们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聚焦于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主要内容、价值意义等方面。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厚重的文化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对这一思想形成的逻辑必然性还需进一步挖掘,对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还需进一步凝练概括。因此,对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研究,尚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一、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形成逻辑
    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形成既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丰富的“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人民中心观的继承发展,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其自身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一)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对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形成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最基本理论支撑。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哲学唯心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神”或者是少数英雄人物、天才人物所创造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神圣家族》中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布鲁诺·鲍威尔的“工人什么也没有创造”错误观点进行了尖锐地批判,肯定地提出“工人创造一切”的重要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历史,他们语境中的“人”指的不是某一个个体,而是人民这个群体;这里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与之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置放在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唯心史观一个致命的缺陷是脱离社会实践去认识人和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旦脱离了现实的、实践中的人去抽象谈论人类社会,那将是毫无意义的,社会也将会变的抽象而不可思议。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理论,更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历史主体论对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形成具有理论支撑作用。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人民就是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广大人民群众。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注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将人民群众置放在中心位置。习近平多次强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唯物史观不仅强调主体地位,而且将人民地位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在私有制社会,人民群众虽然创造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劳动发生了异化,使得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出现了对立的情况,甚至是“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生产资料公共占有的基础上组织社会生产,才能实现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的统一。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十分注重维护生产资料的人民占有性,保护劳动所得,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把个人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也是习近平人民中心观重要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和政治报告中,对人民主体地位和群众路线做出了深刻的阐述。毛泽东认为:“我们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视人民群众为我们力量的源泉,而且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江泽民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是党执政的根基。胡锦涛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观,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赋予了人民主体地位新的内容。从理论发展的脉络以及理论自身的内容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为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们在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层面呈现出一脉相承性。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展中要解决的难题等发生了很大地变化,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习近平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形成了习近平人民中心观。
    (二)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形成的实践逻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本质上是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展开的,其推进过程就是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过程,通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定位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大战略安排都是围绕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而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原有社会主要矛盾的“供”和“需”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此,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虽然是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政治判断,但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间下限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意味着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党的各项工作就要围绕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展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面临新的历史任务,由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由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无论社会主要矛盾和任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此判断,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就是在十八大以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发展实践中形成的。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彰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要求。基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是低层次的、较为单一的需求,相比较而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党的十八大上就由原来的“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其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这方面的需求。要正确处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使生态福利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方式。“四个全面”的每一个方面,都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密切相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全面深化改革为的是进一步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释放发展红利;全面依法治国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打牢政治根基。习近平深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凡民心所向的,就是党要有所为的,凡人民反对的,就是党要纠正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强调:“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什么和纠正什么。”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破解发展难题,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中深刻贯穿着人民中心观。创新源泉在民、动力在民,目的在于实现更好地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协调是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为的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优美环境的强烈要求;开放发展解决的是内外联动问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共享发展解决的是发展成果的公平享有问题,使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梳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发展布局、发展理念和实践路径可以看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像一条思想红线,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在这一伟大的实践历程中不断充实、完善并形成体系。

    (三)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提升是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所谓历史逻辑,简单地说就是在研究对象的成长和发展历史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内在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研究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形成的历史逻辑,要将其置放在几千年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浩大历史进程中,惟其如此,方能清晰地呈现出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形成的内在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长久地居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地位,在维系中国政治系统稳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所强调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价值理念以及“重民、富民、爱民、利民、恤民”的政治主张,与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所强调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等思想存在着高度的价值契合性。可以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重要源头活水。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萌发于周代以前,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周代以前,上天主宰一切的“天道观”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将一切的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都解释为“神迹”或“天启”。自周代“敬天保民”思想形成后,绝对的神权统治逐渐遭受否定,“天意政治”开始向“民意政治”转变,“神权政治”开始向“君权政治”转变。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黎民百姓在国家强大、社会生产中作用的日益凸显,民本思想的地位不断提升。到秦汉以后,民本思想经儒家的阐释和完善,渐成体系,进而成为官方的政治思想,在维持政治统治合法性、保持社会稳定性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民生思想主张“重民”,将“民”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政治理念。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政治思想有着极大的思想影响力,一直被传承和发展下去。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富民”思想也占有极高的地位,富民对于治国安邦极具重要意义,管仲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管子·治国》)孔子认为:“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贤君》)孟子也认为人民富裕则人心安定,社会稳定,正所谓“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利民惠民也是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历来强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刘安《淮南子·氾论训》),统治者如果“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则愧为君主,当废之而另立贤君。此外,民本思想还主张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恤民疾苦。老子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的观点对处理官民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代开明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懂得对民要轻徭薄赋、取之有度、察其疾苦的道理,惟其如此,方能做到长治久安。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使得中国封建社会“虽为专制而民气不斩,虽属王权而民多生息”。
    习近平大量阅读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典籍,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解和参悟也较为深刻,在他治国理政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大量引用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观点来阐释当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习近平任总书记伊始的讲话中,就引用“夙夜在公”(出自《诗经·召南·采蘩》)来明示全身心为人民服务,令人民甚为感动。他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引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出自万斯大《周官辨非》)来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道理。2012年12月,他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讲话中,引用郑燮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来告诫领导干部要多关注民生,体察老百姓的疾苦。可以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当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虽有着极为重要的进步意义,但也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存在着内容空化和制度缺位的缺陷。比如“听于民”是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但哪些事情要“听于民”,怎样“问计于民”,都缺乏具体的边界界定和制度规定。习近平人民中心观不是对民本思想的简单复归,而是对其传承与提升,不是仅仅吸收其思想,更注重落实于实践中。
    二、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也是在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具有创新性、时代性、辩证性等特征,内容十分丰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一)人民立场观: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因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守人民立场,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事实上,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就是来自于最广大民众的认同,这是一个党长期执政的最基本支撑。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实践已经昭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坚守。
    习近平认为,中国共产党人要讲党性,而“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他在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首次亮相就向全国人民亮出了坚持人民立场的承诺,在此后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他多次强调站稳人民立场的重要性。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正是基于对人民立场的始终坚守,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真情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关切群众利益,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二)人民主体观: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体,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有一个紧紧围绕的核心问题,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既是创造主体,也是发展主体。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邓小平也十分重视发挥人民群众这一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的作用,他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江泽民也多次强调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他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思想。
    新时代,这些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芒的重要思想被习近平很好地继承下来并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始终强调党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和智慧之根。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人民力量观: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中共十六大修改的党章对党的性质的表述有一些新变化,由原来的“一个先锋队”变成现在的“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中,前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后者表明了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构成的政治组织,因而,党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力量源泉也是来自人民群众。西方主流的发展思想认为发展的力量源泉主要来自资本和技术,因而特别注重通过资本运作和技术进步来推动社会发展。在这一点上,唯物史观所强调的人民群众是发展主体和力量源泉与西方国家发展动力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秉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强调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履任总书记之初,习近平就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在谈到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时,他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只要充分依靠人民,发动人民,充分激发人民的创造潜能,我们党将“事无所不成,业无所不兴”。
    (四)人民利益观: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和利益主体的有机统一体,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人民创造历史,理所当然地是社会的主人,应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回顾几千年的剥削阶级社会,原本应该有机统一的实践主体和利益主体被人为割裂,人民创造了历史、创造了价值,却不能公平分享劳动成果,剥削阶级社会最终走向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共产主义者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由此观之,共产党人事业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最根本原因。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情怀。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党员干部贪腐问题较为突出,有人将此问题夸大为“中国共产党内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利益集团”,这当然是错误言论,个别人的行为偏差不能视为全党的行为偏差。针对此种错误言论,习近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2016年4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角度去谋划发展战略、制定政策措施,他明确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都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纵观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重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全都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基本要求。在实践领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新步骤并没有将GDP翻番作为指标,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导向,意味着今后中国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问题。在发展方式方面,强调包容性发展,旨在使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在消除贫困方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消除贫困的最后存量。这些战略措施的实施都是为了更多、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
    (五)人民导向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整体上看,习近平治国理政有着鲜明的特色:一是有明确的中心定位,这个中心就是人民群众;二是有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就是如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两者也很好地彰显了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这个理念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开端就已经萌发了,在后面的建设实践中,这一理念得到充分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题是谋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此次全会备受关注之处在于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民生问题作为党的重要工作来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生态环境、消除贫困等重大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围绕这些民生工作,持续不断地发力,久久为功,取得重大进展并赢得人民的广泛赞誉。坚持人民为中心发展的逻辑要求发展的理念、工作的重点、战略措施的制定、政策的实施都要围绕人民需要而展开。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进的一些重大战略举措均体现了人民导向。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导向的小康社会,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福祉,再如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进一步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而更好地实现人民利益,也反映了人民导向。习近平认为,只有以人民为导向,才能制定人民满意的改革方案,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为更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也是人民导向的最重要体现,意味着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上。基于此,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六)人民评价标准观:历史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价值评价是评价主体运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体的价值进行评价的精神活动。”从价值评价能够看出一个政党的性质。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发展思路是否对路,发展成效好不好,评价权只能在人民群众手中。坚持以人民为价值评价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原则。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改革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以人民为评价主体的原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得到坚持和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幸福作为执政的价值取向,把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现实追求。2016年4月19日,在全国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引用东汉王充《论衡·书解》中“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来论证人民评价主体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绩怎么样、执政能力如何,不能由自己来评价,要交给人民来评价,因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在纪念朱德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今天,全党同志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可以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习近平将人民评价标准落实到各方面、各领域。
    将党的工作评价权交给人民,一是符合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二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时代在发展,人民的需求在变化,党在新时代能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得交由人民评价,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提出“历史是出卷人,我们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断。
    三、结语
    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其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在自身的旗帜上书写了人民中心地位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已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坚持了人民中心的理念,也正是得益于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才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中华民族才能由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了人民中心以新的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思想体系。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科学揭示了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阐明了人民群众与党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而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动力来源、初心和使命、出发点和落脚点、检视标准等重大理论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实践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欣喜地看到,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在理论上已经得到全党全社会的高度认可,在实践中也已经取得辉煌成就,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必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结出更伟大的实践硕果。

人民中心观 形成逻辑 基本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9.02】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 下一篇【2019.0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