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9.04】论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文化底蕴
2019-09-19 10:03:23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4期 作者:刘从德 郭巧云 【 】 浏览:2152次 评论:0
      “时代”是一个出现频率高且多义的词。对时代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的世界观、政治观和战略观,从而影响一个国家政策和策略的制定。历史地看,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或者标志人类历史的重大变化,如社会形态的更替,或者是指一个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或者标志一个民族的重要转折点。从大的时代划分来看,时代是指以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标志所划分的人类历史时期。如马克思所说,“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标准,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原始时代、奴隶时代、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五个大的历史时代。从小的时代划分来看,它是指以阶级关系、重大历史事件和经济基础的变化所划分的一个个小的阶段,其构成大时代之中的小时代,如列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中将资本主义划分为三个小的历史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从法国大革命到普法战争(1789-1871年),是资产阶级的上升时期,是资产阶级崛起并完全胜利的时代;第二个时代是资产阶级取得完全统治而走向衰落的时代(1871-1914年),是从进步的资产阶级变成反动的和最反动的金融资本的时代;第三个时代是帝国主义时代(1914—?),是帝国主义发生动荡和由帝国主义引起动荡的时代。  

      时代观,“是关于时代及其性质的根本看法,是关于其内在决定因素、集中体现和外在表征的系统观点”,包括对时代性质及其本质、时代划分及其标准、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基本态势、发展趋势等的认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时代观这一重要议题,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练出有关时代本质、时代主题、时代发展态势等问题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一、文化自信与习近平新时代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将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习近平新时代观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和力量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问题的阐述和解答,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国门,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提供助力。

      (一)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时代意蕴

      时代观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时代问题进行了阐述,鲜明地阐述了时代本质、时代主题、时代发展态势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全球治理能力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1.对时代本质的坚守: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时代。时代本质是一个时代的根本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所言的“大的历史时代”,是从根本性质上来讲的。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时代观指出,“无可争辩,我们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界点”,强调了这个交界点的阶级内容是资产阶级从上升的、先进的阶级变成了下降的、没落的、内在死亡的、反动的阶级”。在谈到垄断资本主义时,列宁又指出,这种新的资本主义带有某种过渡性事物”,它使得一切矛盾尖锐化,是从全世界金融资本取得最终胜利时开始的过渡历史时期的最强大的动力”,提出了过渡历史时期的概念。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明确指出,十月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本家议会制度和无产阶级苏维埃国家的世界性交替的时代,强调从资本主义社会走上接近共产主义社会的任何一条的道路都需要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资本主义社会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这成为马克思主义文献中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的最初表述。这个时代不完全属于“资本主义”这个大时代了,是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诞生、成长、发展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出尽管世界形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准确判断当今时代本质的科学依据,它指明了当今时代仍处在由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被列宁所发展、并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所证明的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我们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2.对时代主题的深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时代主题是由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且事关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在准确判断时代本质的基础上,依据世界形势和格局的变化,指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为正确制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中国“富起来”的时代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基础上指出,“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在强调和平、发展的同时,提出了合作、共赢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了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发展课题、准确把握时代潮流,深刻洞察世界形势走向,在中国与世界的密切联系中引领中国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

   3.对时代态势的把握: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世界,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两大集群此消彼长,国际格局从西方主导的格局向东西方均衡发展加速转变,世界多极化势不可挡;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量子科技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兴起,信息网络化导致人们的思想和利益的复杂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交流交融交锋,民粹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盛行;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复杂和多样,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难民危机、生态危机等非传统安全持续蔓延,世界在迷茫、焦虑、困惑中艰难前行。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持续加深,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和平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是对当今世界大势与时俱进的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时代本质、时代主题和时代态势的基础上,始终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贯彻正确的义利观,先后提出了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拓展了时代发展道路。

      综上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深深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从认识和把握时代本质、时代主题和时代态势,到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再到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观逻辑与历史、时代特色与实践特色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一脉相承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文化自信: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文化滋养和力量根基

      文运与国运、民魂紧紧相连。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对自我文化理想、活力、价值及前景的确信,它内在地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科学把握时代、理性审视自我、沉着面对世界,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放眼世界,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发展,凸显了国际关系领域的文化因素,凸显了综合国力竞争的文化力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仅应立足于国内,也要放眼全球,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以其独特的力量展现中国人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思想风貌,让世人深切理解中国,理解“中国梦”、“中国精神”及中国主流价值观的积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自觉自信意识将对时代问题的阐述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他在多个场合根据实际灵活地对传统文化引经据典,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和而不同、重义轻利、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理念传播出去;通过中国人民求解放和谋发展的艰难奋斗历程,与世界分享中国的经验;始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分别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文化之根、文化之魂和文化之基,加深了国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塑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文化之根

      面对日益强起来的中国,一些国家对中国有着重重误解。有人提出“中国威胁论”,认为崛起后的中国必然会走上国强必霸的老路;有人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富有旺盛生命力的中华文明会与西方文明产生冲突和斗争,以争夺世界霸权;有人提出“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符合西方市场经济的规律,会危机重重;有人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对非援助等是“新殖民主义”;有人认为中国一直是在“搭便车”,而不愿意承担大国责任,等等。究其根源,在于西方世界盲目的恐华心理、自我中心主义和当代中国的弱话语权等缘由。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总是用中国话语阐述中国的新时代观,传播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化解世界的重重误解。

      (一)以“和合”理念阐述中国的和平发展观

      中国传统文化兼具内敛与和平的特性,其中的“和合”思想源远流长。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西汉董仲舒继承儒家“和合”的思想,融合其他流派,提出了“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以为大得天下之奉也”的思想。和合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贯穿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命基因和精神标识,造就了中华民族敦厚平和、强不欺弱的民族性格。

      内含“和平、和睦、和谐”等思想的“和合”文化成为习近平新时代观的重要文化源泉。他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并立足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进行新的解读。他指出,中国的“和”文化蕴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他高度认可在“和”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血脉里爱好和平的基因,“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和合文化已内化为中国人的内心,外化为中国人的行为,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表现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树立了一个不靠战争、不靠侵略、不靠殖民掠夺的和平发展的榜样。得益于“和合”文化的浸润,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各国人民传递的都是“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声音。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和合”理念,还是和平发展道路,都不是对中国单方面的约束,只有国与国之间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世界才能和谐与安宁。任何以和平发展道路为借口,要求中国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挑战中国底线的行为都是行不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观包含的和平发展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创新式传承,超越了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爱好和平的文化基因。

      (二)以“义利之辩”表达正确的义利观

      义利之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性价值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儒家看来,义是判断人的行为的主要准则。墨家是除儒家之外对义利关系进行认真思考的学派。相对于儒家强调义的内在价值,墨家更侧重于义的外在价值。在墨家看来,义本身蕴含功利的原则:“义,利也。”以此阐明义利的统一性。墨家主张理想的社会关系是交相利:“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总体来看,儒家的道义原则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影响更为深远。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等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为中国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时时刻刻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生动体现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中。无论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还是向亚非拉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都为我们践行正确的义利观积累了经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出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并就其内涵进行了深刻的论述。2013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三国,首次提出正确的义利观,将正确义利观的实质内涵概括为“真、实、亲、诚”;201310月,在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正确义利观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外交的基本方针,强调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411月的中国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正确义利观纳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范畴,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20159月,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重申“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201611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秘鲁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20171月,在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实现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践行正确义利观的思想,是对零和思维、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等错误义利观的超越,打破了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模式。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用信义、正义、情义、道义等标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与发展中国家的交往中,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坚持道义为先,重视他们的利益,尽己所能地提供无偿援助、优惠贷款和大量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中国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截至2017年底,帮助非洲国家实施近千个成套项目,累计派出超1.5万次援非医疗队,接诊超1.7亿人次;中国政府承诺提供的对非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都已兑现或作出安排等等。中国始终坚持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这是中国“先义后利”负责任共享意识的体现,是对“新殖民主义”的有力驳斥和回击。

      (三)以“大同”理想滋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天下为公、共享大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念。儒学经典之一《礼记》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大同社会里,大家互相帮助、平等相待、恪守诚信,社会秩序良好,没有违法乱纪。天下为公,共享大同”是古代圣贤的价值理想和目标,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情怀,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实践,都体现了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大同理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与世界梦关系的阐述是对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他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就前者而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后者而言,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清晰地描绘了中国梦和世界梦,明确规划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不仅开启了中国的新时代,而且开启了世界的新时代,这正是根源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思想的深厚滋养,突破了“文明冲突论”的狭隘视野。

      三、中国革命文化: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文化之魂

      革命文化萌芽于五四运动前后,肇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形成的,并随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发展演进的。革命文化的发展逻辑总是决定于革命历史的发展逻辑。放眼整个中华文化历史长河,革命文化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破除了文化自卑的窠臼,为国人重拾文化自信注入了定力,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自信的时代动力,起到了承上启下、融合创新的作用,是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文化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场合都注重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革命精神的传递赢得世人的深切理解,以中国人民求解放和谋发展的艰难历程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获得世人的真心拥抱。

      (一)以革命历史培育和坚定党的历史自信,让世界全面了解中国

      “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关键词,反映了中国社会大众深层次的价值诉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立国必先立其史,亡国必先去其史。一定意义上讲,“四个自信”离不开历史的自信。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一些人打着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革命史甚至否定党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死灰复燃。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根本目的是要搞乱人心。他强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以此戒除文化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坚定历史自信结合起来,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国是一个有纵深历史、有丰富故事的国家。历史与现实、本土与外来、东方与西方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国故事的独特语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不同角度讲述中国革命故事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独特的民主革命道路及其世界意义,其中内含的历史思维、自信品格、价值立场丰富充实了中国革命文化的精神,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他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他一再强调,经历了战争苦难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更加坚定我们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讲述中国人民历来热爱和平、从不对外称霸或殖民的历史,既向外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合规律性,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和革命道路的科学性,有力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又向世人阐明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阐明了中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时代使命所在。

      (二)以革命精神阐明中国人民永葆奋斗精神的力量支撑,让世界深入理解中国

      革命精神是革命胜利、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革命文化的精髓和集中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围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人民政权的革命任务,形成了不同时期的革命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1919—1924年),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组建党组织、发动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论战等,形成了建党文化;在革命中期与后期(1924—1949),以井冈山精神为标志,涌现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文化。极具中国特色的革命斗争精神凝结成革命文化“革故鼎新”的精髓,是革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民族文化不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葆奋斗精神的动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革命精神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解读。他指出,“红船精神”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要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绽放时代的光芒;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等等。这些论述包含三个基本点: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二是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三是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它们不仅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且让世人深切理解中国共产党靠什么精神取得执政地位、理解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动力支撑;不仅提升国人的精气神,具有兴党、强军、铸魂、育人的价值,而且也对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物质主义泛滥、精神世界贫困、道德信仰失落等精神危机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以中国人民求解放和谋发展的奋斗历程,表明中国人民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就,让世界真正接受中国

      放眼中国一百多年里经历的沧桑剧变,近代中国走向独立解放、构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可谓一波三折。从地主阶级改革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资产阶级改良派效仿日本的维新变法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模仿西洋推翻封建统治、建立共和政权的革命实践,都在内外交困中一一破产。真正为中国和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赢得一席之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的中国道路,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扫除了封建制度残余,赶走了帝国主义势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发展来之不易。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范围内做出和平发展的庄严承诺,指出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方位,无论羸弱还是强大,都不会称霸、不会扩张、不会谋求势力范围,而只会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与世界各国分享,实现共同发展,以此赢得世界的真心认同和接受。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文化之基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找慰藉,也不是躺在功劳薄上、为逃避问题寻找借口,而是要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不断开拓奋进。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不仅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这种磅礴的中国力量,给世界以希望,为世界发展注入巨大的动力之源。这些成就的取得,不是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也不是国外现代化的再版或翻版,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供的不竭动力,从而创设了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从本质上讲,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主题和框架下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在深度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注重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话语资源和话语依托,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驱动力,铸起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文化之基。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20世纪的曲折发展,已进入发展的第三个世纪。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对世界产生如此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它激发了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形态的探索和发展,而且表现在它影响和改变了20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存在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立足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潮流,在系统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深入思考并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关乎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以超前的眼光考察了生产力、分工和民族内部关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运动的角度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他们深刻地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形成,打破了民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了,人类社会因此从地域性历史向共同体的世界历史转变,走向一体化和整体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一般规律进行探究的基础上,站在世界历史高度揭示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自然历史过程。“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人类文明进程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反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新时代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它消解和平赤字,为人类和平注入新动能,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旨在突破西方国家一己利益考量的世界观,建设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它缓解发展赤字,为世界经济指点迷津,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方案;它破解治理赤字,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践行正确义利观、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参与G20APEC等国际合作平台,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做出新的理论贡献和制度贡献。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观不同于西方国家主导的“中心—边缘”结构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也不同于西方的自由主义价值观,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理念。

      (二)以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诠释时代发展动力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明确回答了中华民族创造绵延至今的灿烂文明,走出一条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的动力支撑。从民族内生空间意向来说,大力弘扬伟大创造精神,就是要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文化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就是要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奋斗精神,勇于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刮骨疗毒、破除“中梗阻”,接续奋斗,共创美好未来。大力弘扬伟大团结精神,就是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力弘扬伟大梦想精神,就是要勇担使命、实干兴邦,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蓝图变成现实。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顺应时代潮流,立足新的时代条件,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起到精神引领作用。

      精神的力量可以跨越时空。如何在广阔的时空环境、在人类对更好制度的探索中,体现中国精神的现实映射力与价值包容力,是拓展外部空间意向需要回答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注重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提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而不是动荡,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如何在“黑天鹅”事件频现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中,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更好惠及其他国家和民族;如何在封闭、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潜滋暗长的氛围中,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深入人心,化理念为行动,都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正是基于此,诞生在中国的“丝路精神”、“金砖精神”、“上海精神”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内生空间意向和外部空间意向两个维度诠释时代的精神驱动力,让世人理解中国人民在漫长的民族奋斗史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仅为中国发展构建起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而且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人类思想宝库中烙下深深的“中国印记”。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观 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9.04】习近平国际观价值的三.. 下一篇【2019.0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