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9.06】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2020-02-14 12:23:15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6期 作者:吴荣生 【 】 浏览:2270次 评论:0

    新中国70年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历经“社会主义改造”为主旋律的探索话语体系、“和平发展”“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建设话语体系、“三个代表”为核心的价值话语体系、“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为主线的发展话语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开启的新时代话语体系。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践要求、理论逻辑和基本规律,按照“为谁说话,说什么样的话,怎么说话”的基本范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带有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今天,总结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若干基本经验,对新时代继续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具有启迪意义。
    一、为马克思主义代言:承载理论创新
    为马克思主义代言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天经地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既可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直接承载得以实现,也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将既往的话语予以改造和转化,这都会推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理论创新始终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过程。为了满足理论创新的承载需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往往呈现出多种情况,可谓是层出不穷。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只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描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并未作出系统分析,也不可能有详细具体的话语表达,更不可能预见到中国这样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案例。因此,将传统意义上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特征直接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特征并不科学,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同时,呼唤与之相匹配的创新性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而邓小平基于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向的深刻把握,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新话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关系,还体现在对既有话语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对不同话语体系之中话语内容、话语结构、话语逻辑的再组合,既实现了话语体系的创新,又是对既有理论体系的渐进性完善。这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对于三大理论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上,又体现在十月革命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产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对于十月革命道路的超越上。从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有时是对不同话语体系、不同理论资源的重组再创造,符合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的基本定律。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就是基于对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本本主义”话语体系所竭力批判的资本主义因素的辩证认识和扬弃创新之上,如对“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公平法治”等话语内容在一定层面的肯定,由此转化性建构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等话语。当然,话语及其体系建构更多地体现在对于已有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话语体系的坚持和发展方面,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一般性规律,比较有代表性的话语有“坚持党的领导”“追求公平正义”“群众史观和群众路线”等。以“追求公平正义”的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为例,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早期探索开展的农村“土地革命”,追求实现的是不同阶级在土地及其剩余产品分配方面的公平公正,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管每一阶段的具体理论内容和话语承载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并未有根本性变化,从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话语体系建设在深层次价值逻辑上的一致性。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例,“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群众利益”三个方面均是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一再强调的高频话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深化,又是对以往不同话语体系之中话语的再组合,由于契合了解决新世纪党的执政面临的考验,在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表达,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磅礴伟力和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感召力。
    二、为党代言:宣示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不断更新发展是其赢得革命、巩固政权、宣示领导地位的重要手段。为党“代言”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能够不断满足党夺取国家领导权、巩固党的全面领导的中心工作需要。
    中国共产党建构起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终极目标是夺取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它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70年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话语基础和逻辑起点。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告诫全党:“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全党要警惕“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通过这些形象化的类比话语,体现的是拒腐防变的意识,目的是巩固党来之不易的执政地位。1957年,毛泽东在探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其政治主张时提出六条标准,并特别强调“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而民主党派及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有益于“长期共存”,“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这一时期,诸如“糖衣炮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等在今天看来已是脍炙人口的话语表达,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紧跟党的中心工作,时刻为党“鼓”与“呼”的话语担当。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还处于满足客观形势发展基本需要的初级阶段。那么,改革开放之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自觉行为。邓小平指出: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各方面都要靠党的领导,“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至于削弱甚至取消党的领导的倾向“这事实上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这些马克思主义话语对于加强党的领导的强调不可谓不坚决、不可谓不旗帜鲜明,集中体现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心议题聚焦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战略,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重点,特别是提高“五项能力”。显而易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简洁有力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提出就是直接对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目标要求,“为党代言”的话语价值取向不可谓不明显。党的十六大之后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样具有深刻的问题意识,力图解决“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用“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更高要求,并将其上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层面。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政治建设”“自我革命”等极具现代性和感染力的话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最贴切表达,使关于党的建设的话语系统创新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带来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水平的跨越式提升。由此可以看出,从“坚持党的领导”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再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及最新的“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始终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此相适应,“为党代言”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不断与时俱进,时刻跟上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
    三、为人民代言:回应人民关切
    为人民说话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根本的话语立场。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话语体系均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必将始终围绕人民的关切。因此,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具有人民性的特质,为人民群众说话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根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不断生长的内在逻辑。
    说人民群众的话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主要话语内容。为人民群众说话是话语立场问题,说人民群众的话便是话语内容的设置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内容设置始终围绕民生展开,积极回应百姓关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例,它的形成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为人民群众说话,说人民群众的话的过程。“文革”是一个“左”倾错误泛滥的时期,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内容设置也受到了不良冲击,此时的话语体系将“阶级斗争”作为中心话语,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应有的发展轨道。拨乱反正后,我们党果断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话语中心也随之转移到党的中心工作上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话语在社会上逐渐占据主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再一次回到了正轨。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呼之欲出,话语体系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话语体系格局,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时代内容。处于新世纪的中国,社会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社会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布局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旋即成型,“和谐社会”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话语。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保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暴露出的新问题,此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邃思想和响亮话语成为新时代的标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新时代诞生。纵观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坚持“说人民群众的话”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设置话语内容的基本原则。
    以人民群众的方式说话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应有话语方式。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话语方式能否创新及创新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党的创新理论的实际效果,最终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首先,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话语,以借古喻今的话语方式保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历史性。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传统优秀话语来言说时代话题,用《管子·牧民》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来论证“为民”的重要性,又用清代万斯大《周官辨非·天官》中的“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来说明“为民”的方法,尤其是《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首轮播出覆盖观众规模达4.41亿。其次,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话语,以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保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通俗性。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原理,还是党的理论创新皆来源于人民群众所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以人民群众的说话方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更容易为理论的大众化创造条件。三是借助网络新媒体中的新鲜话语,以与时俱进的话语方式保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时代性。在信息化推动下,人们积极拥抱互联网,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高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在信息化大潮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努力探索“互联网+”各类话语的全新呈现模式,实现了“线上”话语与“线下”话语的灵活转换和优势互补。
    四、为时代代言:回答新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反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它理论的独特品格。作为话语承载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同样是时代的产物,同时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在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话语,以宏大的叙事线索和宽广的话语视域,形成了“用数字言说”的话语体系特色。
    用“四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立方位。“四个伟大”的表述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伟大斗争”是具有许多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它们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均以“伟大”领衔,这种话语表达既凸显了“斗争”“工程”“事业”“梦想”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又深刻揭示了“四个伟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主体地位。
    用“八个明确”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定内涵。深刻地、清晰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主要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分别明确了“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四个自信”等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可以简单概括为“八个明确”。特别是“八个明确”中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坚定“四个自信”的表达方式,以数字为索引,话语精炼但内容丰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内涵的主要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坚定“四个自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层面的构成要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其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发展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重点方向,坚定“四个自信”则是精神动力,三者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用“十四个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明方法。针对新时代重大问题的方法论之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诸多重点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并将这些探索成果概括总结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十四个方面的核心语句予以呈现,既全面准确,又重点突出,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为全党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提供了坚强的话语体系支撑。

    五、为中国代言:讲好中国故事
    就话语体系的基本功能而言,除了“对内言说”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即“对外言说”的功能。柏拉图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控制世界。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话语体系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会讲中国故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对外言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历史视角出发,用史实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西方列强的欺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有志之士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时,必须将史实作为核心话语,多讲中国的历史故事。一是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讲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故事、“洋务运动”的故事、“义和团”的故事、“戊戌变法”的故事、“辛亥革命”的故事,让世人明白:无论是器物层面的“西学东渐”,还是思想文化层面的“全盘西化”,又或是效仿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些政治力量均不能实现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故事、讲好新中国的故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故事,让世人明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实践的证明、人民的选择。三是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故事、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的故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亡党亡国的故事,历史故事的对比,同样让世人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历史的结论、实践的证明、人民的选择。
    从现实视角出发,用事实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989年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著名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一时间,资本主义制度优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调甚嚣尘上。社会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发展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把制度建设的“故事”作为话语主线,用事实比较,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的制度自信和中国制度的世界信任赢得了主动权。时隔二十年后,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业已取得的诸多辉煌成就这一事实,弗朗西斯·福山在接受日本《中央公论》采访时曾深深“自检”,他明确表示: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
    从世界视角出发,用发展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性。在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放性时,须将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话语,多讲中国的发展故事。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进步本身就是一个“励志故事”,多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呈现中国“励志故事”,达到全球性的示范效应。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制度史的新时代和新空间,我们正在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诠释“中国制度”的开放性,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开辟了另一条崭新的路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国家发展又希望保持民族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中国70年 马克思主义 话语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9.06】新中国70年中国国际话.. 下一篇【2019.05】论“以人民为中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