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20.01】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条件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论述
2020-05-15 07:52:36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1期 作者:邓岩 【 】 浏览:3111次 评论:0

    中国共产党自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以来,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的一个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时代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时代命题,开启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篇章。
    一、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为导向,以追求人民满意为宗旨,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已经由生存型提升至发展型,意味着我们在肯定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认识到我们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能局限于生产力落后、城乡和地区差异的解读,主要是指相对于美好生活需要而言供给不充分,并形成了需求侧与供给侧的不平衡。作为人民利益代表,党和政府必须统领发展全局,在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有大作为。立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可见,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继续推动发展,并通过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关系着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尤其是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和重心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表述是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在内涵上的全面提升,也进一步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人民满意”作为新时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指向,意味着“人民”成为政府服务的评判主体,“满意”成为政府服务的评判标准。这一变化重塑了政府行动的合法性,使人民在“政府-人民”的行动关系中成为真正的主体,从而真正促进政府行动的改变。
    新的要求赋予了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双重逻辑。从外在逻辑看,新时代服务型政府要着力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发展。从内在逻辑而言,“人民满意”这一标准的提出突出了人民的评价主体地位,为政府自身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向,以“人民满意”约束政府行动,体现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服务主体的重视。新时代服务型政府以“人民满意”为新的要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第一,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重申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重要性。第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统领责任、高效、廉洁、法治等目标的政府。“人民满意”这一表述是对我国政府发展思路和实践智慧在认识上的全面深化和总结。第三,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职责明确、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现代政府。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高度出发,围绕行政目的、内容、机构、程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一个具有现代理念、现代制度框架、现代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政府。第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府。与“物质文化需要”的时代不同,“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政府要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兼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倾听人民心声、回应人民期待,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之策
    马克思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对于如何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指出了解决途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并提出了包括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实行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安全在内的七项战略举措。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事关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全局,更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之策。首先,我国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意志的执行者,党的一系列改革部署和政策措施都需要政府的贯彻和落实。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仅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方位中的全新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政治保障。其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的需要已经由物质文化需要提升为美好生活需要,相应地,服务型政府建设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实现升级提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政府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调控者,人民需求的满足取决于政府职能的贯彻,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意味着政府职能需要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转变和提升,尤其对地方政府的二次改革能力、福利扩散能力与利益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能够“以政府自身改革带动重要领域改革”,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动力支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将政府的服务能力变为发展能力,通过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提升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有效推动其他领域的改革,并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和条件。“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是要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多地发挥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功能,弥补木桶的“短板”,在“跑得快”之余捋顺发展节奏,缓解社会矛盾。
    二、新时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原则、任务与路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条件下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举措,为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其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
    (一)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政治保障,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一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互相深化和彼此促进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国家建设中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沿着正确的道路推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坚定的政治方向、明确的思想指导,也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满意”作为新时代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衷是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论行政体制怎么改、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途径是依靠人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要求,“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使人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主体。最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终是为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为民服务工作搞好,要以百姓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改进工作、改善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所谓共建,是指政府要作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者而不是唯一主体,政府不仅要负起责任,还要在新型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协调者、引导者的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我们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因为有些事情是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可以让群众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引导,特别是要注意防范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社会组织的旗号干非法勾当。”而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的意义在于,它专注解决的正是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通过发展落实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实现“人民满意”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
    4.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为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应有之义,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政府。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一方面要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做到“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另一方面要通过法治来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要着力推进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通过法律塑造政府行为、规范行政程序、强化行政效力,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广大人民的权利。
    (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以“人民满意”为诉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行政体制改革是“贯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连接点、交汇点和关节点”,也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较为薄弱、部门职责与分工不清、机构设置不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成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障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目前政府职能转变还存在“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过细,宏观经济调节还不完善,市场监管问题较多,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公共服务比较薄弱”等问题,未来政府职能转变的总方向,就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聚焦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系统,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是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公共服务的开始,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所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有效应对全方位的社会问题。当前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观,在政府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体现整体性,通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平衡政府职能以及转变职能行使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作用,他着重强调了以下两点内容:
    第一,明确政府的角色与定位。转变政府职能“实质上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确切地说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这两对关系。其中,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为重要,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要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政府作用的削弱,而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我们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又要让政府勇担责任、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政府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责,“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政府与企业的良性关系,他多次指出,政府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针对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参与,他提出“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一些不适宜政府去管的事务,可以让群众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引导”。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决定了完全依赖同质化的政府机关和组织这样的单一主体实现有效治理是不现实的,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协作关系不仅是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促进和释放社会创造力的需要。
    第二,实现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服务型政府建设本身就是伴随着政府对微观领域事务管理的减少和对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和优化展开的,是政府职能逐渐专注在有限领域的必然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要建设有限政府,提供有效服务。有效服务不是说你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无限的。无限的肯定做不好。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自己定位准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规范是什么,做那些不错位、不越位、不空位的事情,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该管好的事情上,把那些自己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还权于社会,还权于企业。”可见,有限政府不是政府职能的缩水,而是让政府从不该管不擅长的企业经营、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等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谋划民生福祉和公共服务,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当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路径
    1.以改进政府作风为突破口。工作作风直接体现了政府的群众意识和工作态度,是全面展示政府形象的窗口。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政府的作风建设,主张通过提升“一个窗口、一个图章”这样的服务细节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软功夫”。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旨在以政府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政府作风建设重在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因此“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切实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终。
    2.以政府机构改革为抓手。政府机构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硬件”工程。政府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在谈到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时指出,要“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第一,以政府职能作为机构设置的依据。政府机构改革要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出发,围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这一根本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重视行政结构、关系和功能的变革。第二,要有部署有规划地推行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有重点有次序。“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任务艰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必须重点抓好,地方机构改革要抓紧启动、压茬推进,同时推进相关配套改革。第三,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政府机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部分,“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建立“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3.坚持“放管服”相结合的改革方针。“放管服”改革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为廉政强身,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服务型政府以“服务”命名,强调的是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而不是弱化政府的管理职能,管理与服务二者并重,缺一不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政府要切实履行好服务职能,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同时也不要忘了政府管理职能也很重要,也要履行好,只讲服务不讲管理也不行,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讲管理的,管理和服务不能偏废,政府该管的不仅要管,而且要切实管好”。
    4.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权力制约的重要性,他指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规范政府的权力行使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这项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有机结合,为发挥政府作用划定明确的边界,将从根本上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看不见的手灵活自如,看得见的手坚定有力。”其次,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推进政务公开。通过“强化公开,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最后,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察管理。具体包括强化审计监督制度、推进财政预算和公共资源配置、对审批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解权力和定期轮岗,着力解决权力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5.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对原有政府模式的实质性转变,需要通过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的创新发展来实现服务能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鼓励服务创新,指出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创新管理方式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鼓励地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探索,大胆创新”。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政府工作中的运用,强调“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同时“开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准预测”,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三、新时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论述,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党的历代领导人政府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结合我国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反思得出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重要论述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举措,不仅能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也为当前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一)新时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意义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府理论认为,政府的存在价值是为了帮助人类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正式使用了“社会公仆”这一名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新时代社会矛盾转化这一时代命题,以科学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系统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执政条 下如何建设政权、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问题,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与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对服务型政府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毛泽东提出的“建设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行政发展目标,奠定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历代领导人的坚持和推进下,服务型政府理论经历了理念—形式—制度的发展阶段,其建设思路日渐明晰,形成了丰富完善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一方面明确了政府“对谁负责”的价值范畴,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价值融入现代政府建构的行政价值中,丰富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厘清了全面深化改革与建设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内在逻辑,是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将服务型政府建设与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结合、如何将满足人民美好需要与政府发展新要求结合的积极探索。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拓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历“站起来”、“富起来”,迈入“强起来”的历史新阶段。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通过政府改革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根据当前执政条件下的新特点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联系起来,提出在跑得快的同时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建设思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为人民的核心要义和制度优越性,也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地指明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方向。
    (二)新时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意义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求和社会供给发生了深刻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矛盾意味着未来的政府管理要在回应发展诉求、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体现包容性、人本化和精细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深刻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人民需求”出发,追求“人民满意”,通过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带动社会发展在质量和效益方面的提升,为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提供了行政保障。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追求现代化深度发展的共和国。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具备相当充分的现代化要素,而且要具有使现代化要素得到更加充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国家的兴衰走向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特别是和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密切相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充分体现了现代政府施政的价值理念,有效地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也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指明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领域的国家制度建设和运转能力的综合改革。其中行政体制改革对于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至关重要。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任务,要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为目标,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论述,顺应了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需求,为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指南。从最初“服务”作为行政文化被引入,到“服务”成为政府的建设目标之一,再到党的十九大以“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统领“责任、高效、廉洁、法治”等目标要素,服务型政府不仅在内涵和表述上实现了承继性、全面性的发展,在建设要求上也体现了新时代精神。对“人民满意”的强调表明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和“人民本位”转变的进一步深化。此外,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时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明确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核心,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是主要手段,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是目的,为新时代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建设指南。

社会主要矛盾 服务型政府 行政体制改革 政府职能 国家治理现代化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20.02】“中国之治”的现代化.. 下一篇【2020.01】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