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8.04】论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三个维度
2018-10-15 09:57:27 来源: 作者:张亮亮 【 】 浏览:12417次 评论:0

2014年2月,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 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1在2014年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2016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2017年党的十九大等大会重要讲话中, 习近平都重申了这一论断。2018年3月,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这一表述写入“总纲”第一条。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根本性联系, 生动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崭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三大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这一科学论断是基于科学理论、历史进程和现实实践三个维度辩证统一的必然结论,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一、坚持从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维度来认识

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维度来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实践中通过对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深入研究, 认为无产阶级要从自发走向自觉并最终取得胜利和建设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 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维度来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 党的领导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内在规定。

(一) 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从自发走向自觉并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在历史上, 任何一个阶级, 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 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1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 而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时代产物。对于无产阶级而言, 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要从自发走向自觉并最终取得胜利, 必须建立起无产阶级自己的革命政党即共产党。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建立政权之后, 要改造旧世界, 实现向无阶级社会过渡, 也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领导。

作为“无产者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 党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前提。首先, 这个党是由先进分子组成、以科学理论武装的党。马克思说:“工人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他们的人数;但是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 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2工人数量庞大, 远多于资本家。然而, 如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 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3人数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其次, 这个党是区别于有产阶级旧政党并同它对立的党。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 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 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 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4再次, 这个党是具体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党。无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 因此, 如恩格斯指出的:“要使工人摆脱旧政党的这种支配,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每一个国家里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 这个政党要有它自己的政策, ……这种政策的细节可以根据每一个国家的特殊情况而有所不同。”5

社会主义革命后, 党作为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领导力量, 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依靠布尔什维克党的卓绝斗争率先走向社会主义。在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 党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出现成答案。十月革命后, 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党是这个专政体系中的指导和领导力量, 这是由专政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对旧社会的势力和传统进行的顽强斗争, 流血的和不流血的, 暴力的和和平的, 军事的和经济的, 教育的和行政的斗争。……没有铁一般的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 ……要顺利地进行这种斗争是不可能的。”6无产阶级专政的体系包括各种类型的组织: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人阶级的经济组织、工人阶级的政权组织、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但是, 只有党才是领导者, 它不仅要领导群众组织、经济组织, 而且还要领导政权组织, 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共产党来领导。由上可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党的领导是贯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 是必不可少的。

(二) 党的领导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在规定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 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侧重于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 它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本质规定和一般特征, 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不能动摇。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才能够称得上是社会主义, 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势必会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 葬送社会主义。科学地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不仅要在发展中继承, 也要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内容的体现。“最本质特征”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在规定。

为了有力回击“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 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 就在于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我们既坚持原则, 同时又结合实际进行具体的运用和创造。习近平指出:“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 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 如果丢掉了这些, 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2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是它的具体实现形式。因此, 坚持了这一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开创和发展的逻辑关系在于“共产党人的本”, 即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是马克思主义, 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习近平称之为“共产党人的本”, 舍此, 则是“无本之木”3。改革开放以来,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都源于这个“共产党人的本”, 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今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就要将这个“本”立好、立住, 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领导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成为这一思想的创新之处和重要内容。因此, 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维度来认识, 党的领导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内在规定蕴含、题中应有之义。

二、坚持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维度来认识

邓小平指出:“自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 就证明了没有无产阶级的政党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从十月革命以来, 更证明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 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 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4回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数百年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 坚持党的领导是对历史进程的精准把握。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总结

以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有了相当的发展为起点, 近两百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或高歌猛进, 或逡巡不前。走进历史深处, 不难从经验与教训中得出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积极作为。

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不断壮大, 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和革命组织领导。科学社会主义要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根本方法就是通过无产阶级组织特别是政党来实现。18 45年, 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8 4 6年, 在此基础上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以联系德法英比等国社会主义者。18 47年, 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使之成为有明确革命纲领、严密组织和科学斗争策略的无产阶级政党雏形。186 4年, 为回应各国工人加强国际联合的期待, 第一国际建立, 大大支援了各国工人运动。1871年, 作为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革命失败给了无产阶级的一个深刻教训, 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发挥党的作用。1869年, 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创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并于1875年与全德工人联合会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党。这是第一个单独在一个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德国党的成立, 使德国革命运动走在欧洲乃至世界的最前列。1889年, 第二国际诞生, 其前期在组织革命力量和促进工人运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20世纪初,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无产阶级革命更加需要党的领导, 当时的欧洲各国党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新形势要求建立根本区别于第二国际党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俄国党就是典型, 1889年, 列宁建立了全俄首个马克思主义小组。1895年, 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成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二大”围绕组织原则问题形成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1912年, 俄国党的“六大”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通过不断斗争, 俄国党自身得到了锻造。以俄国为代表的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 依赖并具备成熟的革命形势和主观条件, 主观条件的成熟就集中表现为党的成熟。正是因为俄国党进行了充足理论准备、组织准备和灵活的策略应对, 才能取得十月革命胜利,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并成功取得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经验。相反, 如果削弱甚至否定党的领导, 只会酿成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悲剧。20世纪50年代, 南斯拉夫进行自治制度改革, 奉行“非政权党”理论, 逐步削弱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 埋下了剧变的伏笔。80年代, 戈尔巴乔夫第二阶段政治改革中, 鼓吹“还权于苏维埃”、苏共“以政治领导机关的面貌出现和行动”, 修改宪法第六条, 实行“非党化”、“政治多元化”, 纵容反共势力上台, 丧失理想信念、组织分裂涣散的苏共节节退让、一击而溃, 最终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刻教训。

苏东剧变后,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沉, 共产党选票下滑, 党员人数锐减, 边缘化加剧, 有的组织分裂, 日益“社会民主党化”甚至易帜, 工党、社会党等左翼党也面临严重危机, 执政机会下降。新世纪特别是经济危机以来, 世界社会主义缓慢复兴, 但面临严峻挑战, 主要表现在工人运动缺乏自觉性, 无法突破资本主义框架, 阶级意识成熟度不高, 在这些运动中, 无产阶级政党缺位、失位, 不作为或难作为。正如列宁当年所指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 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1世界社会主义要想获得关键性突破和发展, 离不开而且必须靠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壮大、积极作为。

(二) 党的领导地位是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

习近平指出:“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 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2党的领导地位是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 是中国人民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因此, “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 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 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3

没有中国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近代中国积贫积弱, 无数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希冀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然而, 历史一再证明,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均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这一任务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身上。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此, 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4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以此为己任, 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成功地推翻了三座大山, 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将党的领导视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 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 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5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很快取得了胜利。

没有中国共产党, 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 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根本政治前提, 在探索中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之初, 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 ……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6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是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改革开放之初, 为了有效应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他基于历史经验明确提出“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 没有党的领导, 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没有党的领导, 就没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没有党的领导, 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党的领导, 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提倡不起来;没有党的领导, 真正又红又专、特别是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队伍也建立不起来。这样, 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祖国的统一、反霸权主义的斗争, 也就没有一个力量能够领导进行。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1离开了党的领导, 我们的国家就会动荡不安、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没有对我国造成严重影响, 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虽经历风波但没有被断送, 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的领导。回顾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历史的风云变幻, 我们也能够得出一个朴素的道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2

三、坚持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维度来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重要论断不仅基于理论维度和历史维度, 而且是基于现实层面的考量, 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基础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维度来看,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关键主体;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维度来看,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

(一)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关键主体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其中, “什么是社会主义”就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本质”, 我们党有着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1980年, 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表述。3在理论形成过程中, 邓小平着眼于社会主义优越性, 立足于手段 (任务) 与目的 (目标) 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手段 (任务) 来看, 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4从目的 (目标) 来看, 就是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 情况就不同了。”5

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他以过程论的论述方式定义了社会主义本质, 实现了手段 (任务) 与目的 (目标) 的辩证统一, 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 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错误观念, 明确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仍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迫切任务, 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现实要求, 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目的。20 0 6年,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又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7, 为社会主义本质增添了新内涵。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突出强调“党的领导”, 具有重大意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兼顾手段 (任务) 与目的 (目标) 两个方面, “社会和谐”论则侧重于目的 (目标) 一个方面。然而, 无论是实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哪一个具体要件, 还是促进社会和谐, 都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即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当然不能没有实践主体, 即“谁”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点虽然是不言自明的, 但是以往并没有在字面上体现出来。关于主体问题, 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认识。很显然, 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8, 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人民群众奋斗实践的结果。进一步而言, 在人民群众这个实践主体中有一个关键主体, 即中国共产党。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实践, 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离开了党的领导, 人民群众的自觉能动性将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也会遭到动摇。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 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但是生产力仍然要进一步解放、进一步发展, 两极分化的现实危险依然存在, 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复杂而艰巨, 社会和谐依然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一句话, 距离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还有着一段历史距离, 任重而道远, 仍然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一关键主体领导人民群众这一实践主体继续砥砺奋进, 在这个过程中, 党的领导必须明确, 必须加强, 不能有丝毫削弱。

(二) 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历史上, 中华民族曾长期领先世界, 只是后来落伍了。落后就要挨打, 经历过从辉煌到苦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鸦片战争以来, 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无数前辈先烈孜孜以求、舍生忘死, 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自中国共产党一成立, 中国革命之面貌便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日益从理想变成现实。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GDP突破80万亿元, 稳居世界第二,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60 0 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贫困发生率降到4%以下,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3在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和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正如习近平所说:“现在,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4

“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 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未来前景越发光明。同时, 新时代的诸多问题、困难和挑战也突出地摆在面前。其中,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解决新时代我国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在这个主要矛盾体中,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更高水平、全方位的需要,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之后更突出的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期待, 既要继续推动发展, 更要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习近平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6

“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在党。”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在党。”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实现伟大梦想, 就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必须依靠党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 就要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实现伟大梦想, 就要全面从严治党,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 伟大事业, 伟大梦想, 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9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我们才不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犯“颠覆性的错误”;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我们才能在既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接力奋斗、奋勇向前;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计日可期、指日可待。正如习近平指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10

四、结语

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科重要的分析框架, 三者是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的。就理论维度和历史维度而言, 正如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历史维度是理论维度的基础, 理论维度再现历史发展的过程。理论维度和历史维度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就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而言, “时代是思想之母, 实践是理论之源。”2在实践和理论之间,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人们在实践中才能准确地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 形成理论, 并将理论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满足实践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理论产生、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动力, 实践的结果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就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而言, 历史本身就是实践史, 是过去的实践, 实践本身正在书写历史, 是进行的历史。因此, 理论维度和历史维度的辩证关系在本质上就是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的辩证关系。

因此, 当我们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重大论断时, 就应该明确,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这一科学结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发展而来, 是从近两百年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社会发展史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 是为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基础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时代课题而凝练出来。

任何真正科学的理论都来自于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并在历史和实践中不断获得检验, 又在实践中不断回应理论和现实关切, 解答现实问题, 从而进一步推动科学理论和现实实践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重大论断基于科学理论的维度、历史进程的维度和现实实践的维度, 是基于三重维度整体性、辩证性的统一, 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澄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联系, 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也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注释

1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第28页。

2 (3) 《列宁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第286、31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第10页。

4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228、92页。

5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252页。

6 (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第109、110页。

7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第62页。

8 《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169页。

9 《列宁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第317页。

10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第20页。

11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第13、10页。

12 《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613页。

13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266、313页。

1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第22页。

15 (5)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63、364、373页。

16 《胡锦涛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第425页。

1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第5页。

18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第36、35-36页。2569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第1、10、21、17、16页。

19 详见:《中国经济总量突破80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18年1月19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高》, 《人民日报》, 2017年1月13日;《人民时评:走好脱贫攻坚后半程》, 《人民日报》, 2017年11月3日第5版。

20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第701页。

2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第22页。

2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603页。

2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第2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8.04】论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 下一篇【2018.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