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作出深邃思考和战略运筹,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开拓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其中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经济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下文简称“四个更”)的重要论述,并反复强调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必须做到“四个更”。经济发展坚持“四个更”的要求已成为指引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经济发展“四个更”重要论述提出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四个更”重要论述是基于国内国际形势和时代背景发生深刻变化基础上而提出来的,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根基。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将是我们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它既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的不同,面临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人类依然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在变局中保持定力、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国内看,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变革,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的重要关口,处于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向“好不好”“优不优”的重要节点,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长期累积的矛盾和风险日益凸显。强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主要着眼点在于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这也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重。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习近平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发展格局,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问题、新目标和新任务,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创造性提出经济发展“四个更”的重要论述。推动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习近平经济发展“四个更”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一)“四个更”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关于“更高质量”的发展。所谓更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能够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而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要体现为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为科技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体现为百姓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体现为以比较充分的就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换句话说,就是要求经济发展为全社会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供给体系,即以高效率、高效益生产方式为全社会持续而公平地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只有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按照习近平的话说:“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关于“更有效率”的发展。经济效率包括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两个部分。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投入要素在各产出主体的分配所产生的效益,在既定资源下的分配,使消费者总效用最大化即为有效率。生产效率是指既定投入下产出最大化,或既定产出下投入最小化即为有效率。生产效率主要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实现经济高质量、有效率发展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更有效率发展,就是要告别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节约生产成本,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各种资源和要素配置,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正如习近平指出:“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关于“更加公平”的发展。强调发展更加公平,就是说我们所追求的发展,要能够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推动经济更加公平的发展,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体现、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习近平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关于“更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注重长远发展,不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发展。习近平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习近平也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我们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四个更”重要论述,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更高质量”是发展方向,“更有效率”是发展源泉,“更加公平”是发展目的,“更可持续”是发展保障。
(二)如何实现“四个更”发展
第一,以新发展理念为行动指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指出:“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五大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在新时代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思想引领,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只有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第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实现经济“四个更”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经济改革市场化方向。习近平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指出:一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二是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三是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四是要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五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第四,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五,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习近平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三、习近平经济发展“四个更”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
第一,习近平经济发展“四个更”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习近平关于“四个更”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四个更”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即从过去的发展主要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到现在的重点则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是解决“优不优”的问题。习近平“四个更”重要思想,为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如何更好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引,为解决新矛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发展为了谁提出了新诠释,为实现新目标提供了必然途径,具有引领新时代的重要指导作用。
第二,习近平经济发展“四个更”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明确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并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提出了许多新的创新性理论观点。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四个更”的重要论述,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更高质量发展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更有效率回答了如何发展的问题,更加公平回答了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更可持续回答了依赖什么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一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这些无疑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
第三,习近平经济发展“四个更”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习近平经济发展“四个更”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经济更好发展擘画宏伟蓝图,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习近平经济发展“四个更”重要论述是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谷、党内和国内一些人对改革姓“资”姓“社”产生疑惑等情况,邓小平不仅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且提出判断我们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一个新发展阶段。在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刻,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习近平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不仅与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一脉相承,而且根据时代变化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全面的要求。这对于引领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并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习近平经济发展“四个更”重要论述的世界意义。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四个更”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发展理念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蕴含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经验”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为应对全球挑战、解决人类问题首先是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选择,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