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20.04】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话语和行动
2020-10-06 10:40:49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4期 作者:齐峰 【 】 浏览:10147次 评论:0
       2019年末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整个世界再次提醒人们,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是大势所趋。面对全球疫情防控的需求和治理语境,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积极倡议。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再次呼吁“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并提出了推动构建的六项建议和五大举措,为全球战胜疫情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评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价值,该倡议能否形成全球共同的话语和行动?本文不奢望能详尽解答这些问题,但力求从学术角度初步建构一个“理念—话语—行动”的理论框架,探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创新、话语质性和共同行动,期望有助于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学理探究。
       一、理念创新: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现实需要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出场
       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化趋势,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治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事实证明,革新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既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也需要探索与治理逻辑相适应且更加具体化的理念创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承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不仅指明了人类是一个共生共存、命运相连的有机整体,而且道出了解决人类卫生健康问题的中国方案。
       (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合作困局显露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缺陷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是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填补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赤字的必由之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依然存在理念陈旧、制度乏力、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诸多缺陷,这势必削弱全球合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事实上,此次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行动中已暴露出许多不足,也充分证实了革新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紧迫性。
       1.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偏好,难以形成全球集体行动。“全球公共卫生合作需要有集体的努力和坚定的承诺。”然而,在一个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国家主权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基本前提。公共卫生安全被视为国家主权内的事务,国际合作的前提是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与主权关联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国家利益的治理偏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家主权不可避免地需要让渡,国家利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损失。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流失,会引起主权国家对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抵制,导致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集体行动明显不足。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时刻,欧盟所表现的态度和行动就可见一斑。欧洲曾一度是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震中”,共同防疫本该是欧洲各国的一致选择。然而,在大流行病面前,主权国家和国家利益偏好占据上风,欧盟各国各行其是、以邻为壑,出现了一系列破坏合作的行为,“离心”事件时有发生。例如,德法两国不仅单方面宣布禁止医疗设备出口,而且还扣押意大利过境卫生用品。可见,在危机时刻,欧洲一体化、契约精神都已无关紧要,唯一重要的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事实上,这些以国家利益至上而抵制合作防疫的例子不胜枚举。
       2.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领导力真空,导致治理碎片化、重叠化。在全球治理中,领导权威的存在能够使个人和组织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而采取有效的行动,从而实现目标。然而,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有限,机构重复、互相竞争现象严重,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治理能力不断衰退。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汇集了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众多主体,理应形成共同治理的有机整体。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各主体间的竞争多于合作,行动缺乏协调、信息无法共享等弊端加剧。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世界卫生组织作为规模最大的卫生多边机构,虽然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囿于其所支配的资源有限,领导和协调全球防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世卫组织曾多次发出警告,提请采取切实措施防范和阻止疫情传播,然而各国由于迟迟不采取行动而使疫情迅速扩散。世卫组织领导权威的下降,使得疫情预期治理效果不明显。世卫组织领导力弱化的另一后果是,多个治理主体希望取而代之,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领导者。以上都使得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碎片化、重叠化趋势加剧。
       3.全球卫生健康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制约公共卫生治理的长远发展。全球卫生健康公共产品严重匮乏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短板。全球公共卫生筹资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用于公共卫生援助治理方面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为-0.3%,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在内的很多传统发达援助体,都减少了在公共卫生和健康领域中的投入规模,世界银行也在不断减少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援助不足和资金短缺,导致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工作捉襟见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使得全球卫生健康公共产品匮乏问题愈发凸显。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愿承担此次疫情防控的国际责任,甚至暂停对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向世界各国提供检测试剂、口罩等医疗设备和资金,但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供给能力还相当有限。新冠肺炎疫情终将过去,在后疫情时代,如果不建立全球卫生公共产品供应机制,势必大大降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合作困局呼唤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
       解决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合作困境亟需转变治理理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高频词汇。在会谈会见、通电话致慰问函、回信致贺电等各类外事互动中,习近平多次强调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2020年3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中,首次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表示愿同法方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释放出中国推动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丰富信息,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革新的崭新理念。
       一方面,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基于共同安全的认知前提。公共卫生事件上升为安全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呈现出非传统安全的典型特征:一是跨国性。新冠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在全球200多个国家蔓延,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在短时间内迅速暴增。在一段时间内,全球疫情将不断蔓延,情况越来越错综复杂。种种征兆再次证明了“病毒无国界”的定论。二是非政府性。非国家行为体是非传统安全的主要威胁者。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某个不确定的个体有可能就是新冠肺炎的威胁源,其威胁表现为极强的传染性,甚至出现无症状患者,使防范难度明显增大。三是相对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体现了防范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而生物安全往往与军事安全密切相关。这说明了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之间有时界限模糊,甚至会发生转化。基于这些基本认知,国际社会均以“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定性新冠肺炎疫情,认为疫情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安全,是各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挑战。中国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就是对人类健康安全的回应,“也创新了非传统安全理念”。实质上,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类性’的现实体现,即在全球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更好地聚合起来,参与到人类安全问题的治理中”。
       另一方面,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蕴含人类健康的价值旨趣。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危及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背景下提出的,目的就是推进人类健康平等,增进人类健康福祉。首先,尊重和保障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使命。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使命就是让全世界人民都能获得高水平的医疗保健和实现健康权利所需的基础条件。换言之,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权离不开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其次,人人享有健康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愿景。2019年,习近平主席向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致贺信中强调,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人所享有的健康,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这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谋划的美好蓝图完全吻合。总之,把人类健康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已然是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基础。
       二、话语质性: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逻辑拓展
       话语是以文字、语言为载体,实现理念的外化,体现了某一群体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立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是中国在思索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发展困境中,以人类健康利益为价值旨趣和实践基点,诠释了中国想要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注入怎样的意识和理念。通过话语创新,深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概念内涵,为重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秩序指明了方向。实质上,“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逻辑,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深化和拓展。
       (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重要分支
       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即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而建构的旨在传播中国价值和中国声音的一整套话语系统。这套话语体系内容丰富、层次明晰,已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的表达体系,具体话语越来越丰富,逐渐涉及全球性问题各个领域。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一个分支,合乎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逻辑发展。
       1.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核心命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之所以形成体系,很大原因是人类社会在发展中遇到了诸如核安全、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威胁到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在这样的话语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各个维度揭示了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形成了反映不同维度的命运共同体话语,核心思想旨在推动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延伸出来的新话语,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范畴,两者表达共同的话语主题,即揭示了错综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就是对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回应,也指明了人类合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必然。因此,这一话语契合各国合作化解公共卫生危机的现实需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指向一脉相承。毫无疑问,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不是另起炉灶、孤立存在,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分支。
       2.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中观图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是宏观、中观和微观话语的统合。三个层面齐备且统分协调,才构成系统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表达。从宏观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是整个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给予了整体性的判定,从总体上对治理和变革世界秩序作出宏观指引;从中观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在全球具体问题的延伸和表现,即各个维度的共同体;从微观层面看,各个维度共同体中具体、可操作性的话语表达,主要涉及治理议题、具体措施等行动性话语。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中中观层面的话语,是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领域的最新贡献,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外延,丰富了共同体的话语种类。
       (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形塑自成逻辑的话语结构
       话语结构,指谓话语各要素的结合方式,表征了话语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在整个话语的要素链中,表达语境、话语内容和言说形式三个要素彼此作用,形成了一套整体性的话语表达结构。其中,表达语境是话语内容和形式的前提预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话语出场,内蕴各要素之间互相支撑的结构性特质,形塑了“语境—内容—形式”彼此关联的结合体。
       1.表达语境。话语的表达语境,是指话语生成和调整的解释系统。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被放置于历史和现实的宏大场域之中,其话语阐释力依托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而发挥作用。从历史语境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以“国际道义”、“合作共赢”为思想传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道义”、“合作共赢”理念互嵌于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实践中,其基本要义体现为“援助”、“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和实践行动。中国的国际道义不仅体现为恪守国际正义、倡导国际公平等伦理层面的主张和观点,而且付诸了具体行动,卫生援助就是整个外交战略的关键一环。例如,在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健康卫生行动将是未来三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的“八大行动”之一,体现了命运共同体的道义担当。可见,国际道义已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中根深蒂固的原则和理念,影响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维系和发展。从现实语境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爆发和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的当下情境,为话语的生成和塑造提供了广阔空间。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诠释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话语指向,倡导世界各国携手防控各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需求。准确把握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及其治理的当下形势,并引导治理的未来发展,进而建立起一种反映共同命运的话语范式,对于提高我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话语权至关重要。
       2.话语内容。话语内容是指话语所传递的概念、价值、目标等各方面的信息构成。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内容涵盖面宽广:一是对公共卫生领域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型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话语对象来自全球已经、正在或将来遭遇各种公共卫生安全侵扰的民族国家和每个公民。相比其他维度的命运共同体,形塑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话语,不仅符合中国话语风格,而且契合国际话语思维。二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蕴含的预期目标和主观意愿。这一话语不是语言的简单叠加,而是针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特殊性所提出的精准表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既遵循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价值,又明确了人类健康、生命安全是这一共同体打造的具体价值内涵。三是关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议题、规制。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所指涉的议题不局限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还涵盖了创设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议题、变革治理规制、优化治理框架等内容。在后疫情时代,随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成为国际普遍共识,为更有效地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国必将进一步提高自身在议题领域的治理能力。
       3.话语形式。话语形式是话语内容的言说形式和表达方式。无论是界定表达语境还是诠释话语内容,言说形式和表达方式至关重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话语表达,从“他者”的话语文化出发,延伸出普遍接受的话语符号。一方面,以通识性的语言言说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危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形式继承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风格,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种世界人民广泛熟知、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各国民众对人类健康、生命安全的期许和追求,这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能够唤起普通认同的现实基础。从认知逻辑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愈发严峻的背景下提出的、以促进抗疫国际合作并实现人类健康福祉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新理念,势必刷新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话语体系,彰显出谋划全人类发展的话语本色。另一方面,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根植于“他者”文化之中,表达出“他者”关怀。这一话语的表达方式多样,既涵盖国家领导人的政治话语,又呈现民间话语;既包括文本话语,又体现实践话语。例如,中国利用医疗物质援助的传播媒介,向各国传递了蕴含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不同寄语,“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千里同好,坚于金石”“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这些诗句、名言从“他者”的文化中找到了中国话语和世界话语的交汇点,淡化了抽象、空洞的宣传标语,不仅恰当地表达了中国对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度负责,而且贴切地表露出全球合作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引起广泛的世界共鸣。
       三、行动框架:中国力促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不只停留在理念创新和行动倡议上,更表现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自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以来,中国加大了携手世界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力度,在抗疫经验分享、医疗物资援助、科研攻关等方面积极行动,努力推动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总体上说,中国政府在实践上已逐步构建起一套“利益—责任—规范”相统一的行动框架,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迈出了关键第一步。这些实践探索必将成为共同体建设的“奠基石”。
       (一)利益:以人类共同利益筑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共同利益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黏合剂”。在“利益—责任—规范”的行动框架中,利益是共同体维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健康、生命安全是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共同利益,也是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动力和保障。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同样倡导“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要获得国际社会认可和支持,前提是各国能在共同体中得到帮助和保障。中国力促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既立足本国国家利益,又增进全球共同利益。在实践中,中国坚持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主张各国共享治理成果,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显然,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增进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领域的共同安全,有效控制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符合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需要。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态势愈发凸显了加强国际防疫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性,国际合作才是实现共同利益的共赢多赢之举。中国是国际防疫合作的坚定支持者,无论在合作建议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推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适应的国际防疫合作,并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中国秉持守望相助的朴素理念,以实际行动多维度、多举措引领防控疫情的国际合作。首先,始终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在疫情发生后,中国和世卫组织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公开疫情信息、分享防控经验、公布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配合世卫组织专家实地考察疫情等方面,中国第一时间为世卫组织提供各种数据和方法。为支持世卫组织的全球防疫工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卫生体系建设等工作,截至4月23日,中国决定在前期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现汇基础上,增加3000万美元现汇捐款。此外,中国专家还参与世卫组织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在个别国家企图弱化世卫组织领导地位的时刻,中国一如既往地支持世卫组织工作。中国的积极行动为世卫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发挥领导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次,重视发挥二十国集团的协调作用。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视频峰会上,习近平指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议在世卫组织支持下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行动配合,依托世卫组织加强疫情防控信息共享,推广全面系统有效的防控指南。二十国集团卫生部长视频会议的召开是落实峰会共识的重要一步。会议声明中提到,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是所有政策与措施的核心,是为了保护生命、对抗疾病、加强全球卫生安全,并减轻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这些建议和主张既是全球共同利益的集中表达,也是防控疫情国际合作的必然选择。再次,深化双边、多边疫情应对协调。在中国—东盟、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个区域性平台上,中国已正在或将要开展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多边合作,进一步强化信息共享、应急网络建设和政策协调,以实际行动弥合各国在应对能力和准备状况方面的差距。
       国际防疫合作的实践证明,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才能增进全球共同利益,保障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毫无保留地分享自身抗疫经验和教训,坚持防疫国际合作,扎实推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给世界各国人民带去了越来越多的利益和实惠。同时,面对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中国联合二十国集团允诺在全球启动5万亿美元提振世界经济,助推全球经济增长。而且,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显然,这些行动计划符合各国国家利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着眼实现人类整体利益,深刻诠释了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正当其时、大势所趋。
       (二)责任:以大国共同责任支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国际责任是指国际社会某个成员对外部世界在经济、政治、安全、道义等方面所应承担的国际义务,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对外部世界所做的贡献。在“利益—责任—规范”的行动框架中,责任是实现共同利益的保障。
       中国作为大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更是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首先,中国采取的严防严控措施不仅是对本国人民负责,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在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中国领导人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全国上下集体行动,各部门各地区密切配合,展现了惊人的合作精神,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慨,到现在为止,中国把99%的发病率完全限制在中国境内,为国际社会共同解决疫情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也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同时,为向世界贡献中国抗疫经验和教训,国家卫生健康委把最新诊疗方案、防控方案汇编成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并与世卫组织共同举办“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中国抗疫形势的积极向好转变,为全球抗疫增添了信心;同样,中国的积极行动,也为全球抗疫带去了希望。其次,提供有区别、分类别的援助,对发达国家,以有偿供应为主,对发展中国家,以无偿援助为主;对曾经支持和帮助中国抗击疫情的友好国家,我们投桃报李。未来,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向世界各国尤其是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国家提供人员教育、培训、专家支持、医疗共建等各方面的支持,如,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相比个别大国的“甩锅”行径,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力促打造紧密相连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为世界提供更多的防疫公共产品,使自身的医疗科研成果和防控经验更好地惠及世界各国;反过来,其他国家应对公共卫生能力的提升也会使中国受益。可以说,责任共担是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要求和手段。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相互驰援的经历,有助于推动各国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认同。而当世界各国共同承担起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时,全世界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能得到充分保障,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才能得以实现。
       (三)规范:以国际价值共识拓展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国际规范即各国在价值观念方面达成共识,并形成关于定义国际事务中的“正常”行为的理念和准则。在“利益—责任—规范”的行动框架中,规范是实现共同利益、承担共同责任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只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和行为准则,才可以使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深入,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应该提出怎样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已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为此,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框架内,中国适时提出推进构建的规范性倡议,为国际规范的演进注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1.秉持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其要义是“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中,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和主张,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和认可。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这种全球治理观真正注入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成为各国普遍认同、共同烙守的价值观念,进而成为他们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时据以行动的准则。这就需要以行动唤醒各国民众,尤其是各国领导者,对于人类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共命运的自觉意识。可以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多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的谈话、信函、慰问电中反复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际上就是在努力唤醒“共命运”的认同。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同100多个国家的230多个政党就加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发出共同呼吁,并强调,各国需要进一步树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可见,这种全球治理观业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政党主动信奉的价值观,并渐渐上升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价值规范,影响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大势。
       2.推动构建更加完备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虽然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已经获得了诸多国家的拥护和支持,但是抽象层面的理念若缺乏具有拘束力的实体规范,则会大大降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效率,最终导致规范失效。因此,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备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参与国,中国致力于优化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持联合国及世卫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中的领导,维护全球性组织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权威,弥补治理“赤字”、资源短缺、能力不足等缺陷,提高全球领导力;二是深化二十国集团、“一带一路”、中国—东盟等区域性多边合作,充分发挥地区机制的作用,例如,积极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携手相关国家应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三是呼吁国际社会携手构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完善疫病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应急机制,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推进健康领域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四是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到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去,例如,中国的民间机构、私营企业等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总之,这些行动有助于促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整体性提升,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顺应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发展趋势。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这一共同体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并赋予行动,共同保卫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鉴于此,本文建构了“理念—话语—行动”的分析框架。三个变量之间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逻辑整体,只有理念创新不足以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还需要将这一理念植入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现实语境中,并上升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话语,重构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既有认知,继而吸引更多的国际力量加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来。在这个框架中,“理念—话语—行动”是自变量,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是因变量。“理念”是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软力量,“话语”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每个成员形成共识的基础,“行动”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运行和发展的保障。
       中国作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导者,在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极大地提升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当然,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框架下,中国为更好地引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增进人类健康福祉,则需要不断地完善共同体理念,丰富话语内容,力求形成一套完备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话语体系,并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实践中加以检验。总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不仅是一个指导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理念,而且还蕴含着一套叙事逻辑,更是一项实践工程。围绕这个事关人类健康发展的社会工程,从理念、话语和行动三个维度研究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有效打造共同体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对策。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理念 话语 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20.04】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推动.. 下一篇【2020.03】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