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23.01】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
2023-06-21 15:59:29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1期 作者:马超 【 】 浏览:7752次 评论: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主要有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基本原则,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遵循,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基本范式,以公正合理的发展观为变革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视全球治理机制的整体化,推进全球治理规则的民主化,倡导全球治理模式的多元化,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法治化,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方案,为化解全球治理赤字贡献中国力量,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关键词】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合作共赢


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随之成为时代所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判断,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中国不能缺席”亮明了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自信和底气。当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只是维护自身权益,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考虑,也是改变“有治无理”和“有理无治”的世界治理局面的行动。目前我国正在实现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到改革者角色的转变,因此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对于推动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方案和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已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思想体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担当。

(一)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基本原则

当前地缘冲突与大国博弈不断加剧,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始终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出发,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动员全球资源,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全球发展。”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各种棘手问题呈现出具有关联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破解全球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并且这一理念日益得到世界上更多国家的肯定。2017年召开的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将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写入其中。面对未来各种风险和挑战,世界各国要深刻把握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的理念,加强对话交流和融合发展,尤其是大国之间要相互尊重,防止产生战略误判,坚决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之中。中国作为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积极倡导者,将以“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为重要依托,持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有关国家携手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面临重大时代问题与巨大变革挑战的双重背景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立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发展体系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对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具有深远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伟大智慧创造,它的提出和践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形势和世界格局演变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思考,表明了中国愿同各国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和进步的道义坚持,展现了中国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坚定理念,是关乎未来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福祉,以平等协商取代以强凌弱,以互利合作取代零和博弈,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夙愿,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的世界观。

当前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军国主义等日益抬头,地缘冲突不断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更加严峻,逆全球化思潮泛滥上升,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考验。面对共同风险和挑战,任何人和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衷共济取代置身事外,以和合共生取代故步自封,倡导多边主义,增进世界各国互联互通、政治互信和共建共享,才能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三)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基本范式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全球治理规则体现更加公正合理的要求离不开对人类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文明互鉴,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议的文明交流互鉴观,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方案的基本范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人文基础。只有客观认识到人类文明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尊重各种不同的文明,始终坚持平等相待、兼收并蓄的处世之道,才能逐步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都是人类的精神宝库。“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历史反复证明了文明之间只有坚持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文明对话超越文明冲突,以合作共赢超越摩擦对抗,才能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间相互理解和彼此信任,建构起他们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共同认知。总之,文明交流互鉴是国际社会最基础的价值力量,可以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筑牢根基,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效。

(四)以公正合理的发展观为变革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我们要客观认识如今错综复杂的国际趋势,准确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是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途径,为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网络安全、恐怖主义、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在此境况下,中国主张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需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观念,鼓励各国积极参与和融入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中,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同时要不断推进全球治理规则向着民主化和法治化方向发展,努力使全球治理体系更能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志。新时代,中国主张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核心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来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进程,进而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指明了方向。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为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发展提供了新启迪。准确理解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对于有效应对和化解全球性挑战、变革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尤为重要。

(一)重视全球治理机制的整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当前全球治理体系仍然是西方主导建立起来的,其治理领域严重失衡,暴露出种种弊端和缺陷,进而导致全球治理体系失效和治理赤字日益严重,世界秩序呈现出严重失调的状态。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二战后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全球治理体系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呼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全球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共同治理,强调行为者的整体化和合作化,确保各国平等参与全球治理。但是当前的全球治理规则和机制,基本上都是由少数几个国家主导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存在参与不足的境况。随着美国和欧盟等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新兴大国与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领域的较量日渐激烈,使全球治理碎片化状态日益明显。要着力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碎片化态势,构建世界各国整体参与的治理机制,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大国应从大局出发,推动建构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和各国意愿的整体性全球治理体制,这是解决当前全球治理症结的关键所在。

(二)推进全球治理规则的民主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新世纪以来,国际战争和地区冲突频发,使得不同政治理念和体制的较量日益严重,全球治理陷入困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治理规则的民主化进程面临倒退的风险,民主的真正价值有可能被民粹主义和霸权主义所侵蚀。中国政府始终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意味着世界各国无论大小,主权一律平等,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全球性的风险和挑战应该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因此,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还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都必须充分贯彻民主原则,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呈现民主化发展趋势。全球治理事关各方切身利益,应当由各国协商妥处,那些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制裁或者以制裁相威胁的行为,都无助于解决问题。要倡导通过对话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和矛盾,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保障世界持久和平,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

(三)倡导全球治理模式的多元化

全球治理不仅要关注军事、地缘等传统领域新的发展因素,同时也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各种复杂因素组合而衍生的难题。在当今全球治理实践中既包含战争、冲突和安全等传统问题的治理,也包括扶贫减灾、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治理和化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正摆在国际社会面前,只有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才能有效加以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全球治理范畴,倡议全球治理模式的多元化,呼吁各国应该关注到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众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治理,探索一个多元化和协调性的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交流愈发便捷,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弊端,最明显的就是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风险和挑战,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需要更加注重治理模式的多元化,敢于突破旧有的一元化模式,商讨多元化的治理之道,构建公道正义和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

(四)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法治化

作为在国际格局中地位日益显著的大国,中国的法治建设、法治观念和法治理论都需要积极考虑对外关系的问题,认真分析法治中国和国际法治的关系。“统筹中国法治和国际法治这两个大局,无论对于准确认知和处理国际法治在法治中国理论体系中的位置,还是对于中国参与国际法治、充分利用国际法体系的实践,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客观全面认识法治中国与国际法治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参与国际法治的建构和中国的繁荣发展。国际法治是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基石,是全球治理的核心原则。当前国际和平与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种种破坏国际法治的乱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推动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是非、促和平、谋发展”。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始终坚持法治精神,有序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向着法治化的轨道发展,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国际规则是维护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法治化的基本遵循。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司法,塑造正义和推动正义的行为,表明了对整个国际法治的完善迈出了重要步伐。例如中国倡议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治理的方向上展开了新的探索,试图将国际法治的程序和实体带上一条均衡和公正之路”。同时我国深入参与后疫情时代国际规则变革和新兴领域国际法建设,引领气候变化、网络治理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建章立制,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注入法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法治思想在建设国际法治规则中的重要贡献,这为国际法顺利实施开辟了新境界,是中华法治文明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的智慧。

(五)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和通胀危机如同多米诺骨牌接踵而至,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声调乘势拔高,全球治理出现前所未有的赤字困境。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推动全球治理理念不断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完善外交总体布局,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关系是对近代以来西方倡导和秉承的以联盟和对抗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思想的纠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提出的重要理念,既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和创新,代表了非西方世界的新兴大国对世界秩序的主动话语塑造。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治理智慧层面的对话与交流,构建更为包容开放的全球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相互呼应,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注入持续动力。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换,中俄始终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深入开展各领域合作,共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近年来中国发起一系列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组织及合作机制,实现了多边机制在发展中国家的全覆盖,努力弥补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南方”短板。同时推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将其打造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运筹大国关系,夯实周边之基,深化南南合作,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具体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道路。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面对全球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主动把握历史规律,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对当前各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破解人类共同挑战和全球治理赤字指明了方向。

(一)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随着世界不断发展变化,随着人类面临的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有必要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创新需要,彰显了全球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弥补全球治理赤字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要成为新的世界领导型国家,中国就应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增强制度性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仅要靠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还要始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使得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呼声成为国际共识和一致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等等。这些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中国不仅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率先垂范,例如我们主动倡议“一带一路”建设并积极推动各项目落地生根。“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开辟合作共赢的新方式,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关系从利益共同体走向命运共同体,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当前我们要继续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关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先进理念,引导各方增进理解和扩大共识,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变革,并最终能够体现大多数国家的意志。

(二)为化解全球治理赤字贡献中国力量

当前大国对抗与反全球化思潮不断加剧,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国际治理组织的能力和自主性不足,加之许多新兴问题缺乏国际对话和统一标准,使得全球治理出现严重赤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上的问题林林总总,归结起来就是要解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推进和完善全球治理,应对好这一挑战。”作为现行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各国探索合作思路和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在全球治理赤字日益凸显的这个时代,西方中心主义的全球治理理论范式逐渐陷入困境,提升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话语权和推进全球治理理论创新的紧迫性更加突出。人类正面临“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化解全球治理赤字提供了中国方案和贡献了中国力量。全球治理赤字的出现对人权、国际秩序和国家利益等产生了严重危害,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不再那么有效,而新的国际体系又尚未建立起来。面对全球治理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坚持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化解全球治理赤字,必须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治理风险,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充分发挥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作为国际政治体系中的所谓新兴大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新兴经济体,全球治理赤字有助于明确中国在未来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将会继续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三)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受世纪疫情影响,经济全球化正遭遇倒流逆风,但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唯有合作共赢才是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深刻回答了经济全球化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为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论述对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作出新的概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市场的理论内涵,而且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现实问题。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不断遭遇逆流,世界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轨道,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中全球问题的积累,对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各国应该跳出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球治理体系只有适应国际经济格局新要求,才能为全球经济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坚持从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来变革全球治理体制,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提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参与权,确保世界各国在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构建包容联动、安全有序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

(四)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一个和平、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及其具体实践,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妥善应对各种摩擦,维护我国发展空间和长远利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当今时代大变局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也是中国推动‘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为世界发展和人类福祉做出中华民族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倡议,标志着新时代中国会更加深入地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秩序,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出发,超越了以往国际秩序变迁背后弱肉强食和赢者通吃的陈旧世界观,开辟了全球治理理论的新境界,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新时代,中国既是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有力推动者,当前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为实践指引,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合理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世界各国始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念,不断改革全球治理体制机制,就能促进地球村持久和平安宁,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23.01】身份认知与新时代中国.. 下一篇【2022.06】供消融合路径:“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