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在党的十九大后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到目前为止,学界已经从多个方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问题打下了基础。但是,学界已有的研究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为我们继续深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既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要求。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生成逻辑
生成逻辑问题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研究的难点。综合来看,现有研究主要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生成逻辑归结为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两个方面。
(一)理论逻辑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理论逻辑主要解决党在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为什么可以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的问题。
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理论。事物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以量变达到一定的“度”为前提,但绝不能因为量变没有突破“度”就否认“量”的变化。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保持“质”的不变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几个量变阶段,或者被称为“阶段性的部分质变”阶段,而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是会发生变化的。还有学者认为人民不断发展的生活需要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量变与质变”过程中的总矛盾,而总矛盾在不同的时期会以具体的阶段性矛盾表现出来。
2.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原理。辛向阳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主要矛盾会发生实质性的或表现形式的变化。吕普生则将社会主要矛盾看成社会基本矛盾的外化形式,认为社会主要矛盾会因为“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而在性质上发生变化,也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发生明显变化而改变。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李楠明认为,一个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许多具体的小阶段。这个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一对根本性的矛盾,这对矛盾属于矛盾的普遍性范畴。各个小阶段有一对主要矛盾,这对矛盾属于矛盾的特殊性范畴。特殊性恰恰意味着变化和发展,因而主要矛盾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第三,矛盾自身运动的规律原理。陶文昭认为,社会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双方不断内在的演化是矛盾运动的规律。在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方面,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是一种内在的上升;在社会主要矛盾的供给方面,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也是一种内在的上升。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是矛盾运动规律演变的结果,又完全符合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现实逻辑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现实逻辑主要是从各种现实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的角度来深入剖析党会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成为所表述的那样的成因。
1.生产力发展引起矛盾双方发生变化。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摆脱了落后的状况,无论是在总量方面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和飞跃,而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侧面均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在过去所面临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得以根本改变,在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我们在社会主要矛盾中再提“落后的社会生产”就已经不符合实际。而且,人民的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而“物质文化的需要”已经升级为“美好生活需要”。
2.生产力发展导致利益出现新的失衡。对物的依赖关系和非自愿分工现象的存在,决定了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或缺性。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来存在的利益享有与利益创造之间的总量性矛盾逐渐消弭。人们的利益需求越来越表现为多元化的态势,汇集成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人民内部各利益群体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利益分化和利益矛盾,使得利益享有与利益创造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断被激化,即表现为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关系失衡,伴随的是既得利益与预期利益矛盾、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矛盾、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矛盾以及独占利益与共享利益矛盾的不断加剧。可见,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科学界定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两大主要构成部分。
(一)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
1.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来对美好生活的内涵进行界定。一些学者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内容从总体上将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界定为“需要数量的拓展”、“需要质量的提升”两个方面。韩庆祥认为,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表现在人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要拓展了、拓宽了,也表现在人们的各种需要在质量上升级了。有些学者从微观角度探讨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内涵。翟绍果认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更”,即人民群众将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杨小勇等人将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概括为六个方面,即生存需要得到更高质量的满足、社会需要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尊重的需要得到较为充分的满足、求知的需要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美的需要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较为充分的满足。
2.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论述来对美好生活的内涵进行界定。有学者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人的需要对象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理论来考察我国当下的社会需求状况,将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具体概括为两个方面,即生活需要成为主导需要,享受和发展需要成为主流需要。生活需要就是通常所说的消费需要。享受需要主要包括追求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拓展休闲生活或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而发展需要主要是指创造性能力得以充分实现的需要。
(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
学界目前在解读“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方面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更加强调“不平衡发展”和“不充分发展”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对二者的内涵进行分别解读;另一种是更加重视“不平衡发展”和“不充分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从而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进行整体解读。
1.单独解读“不平衡发展”的内涵。第一,主要从经济领域入手来探讨“不平衡发展”的内涵。坚持这一思路的学者在将“不平衡发展”的内涵主要限定于经济发展范围的同时,又将其范围扩大到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其他领域。例如,蒋永穆等认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仍然是最根本的方面,由此将“发展不平衡”的内涵界定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结构发展不平衡三个方面。第二,从整体发展入手来探讨“不平衡发展”的内涵。坚持这一思路的学者不再把目光集中在经济发展方面,而是从发展的各方面来审视“不平衡发展”的内涵。例如,闫坤认为,不平衡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度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不平衡、理念发展不平衡等重要领域,并相互影响、彼此牵联、形成整体影响。陈跃认为,不平衡发展主要是指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发展存在差距和不协调,具体包括各领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各阶层发展不平衡、代际发展不平衡。
2.单独解读“不充分发展”的内涵。学界目前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单独解读“不充分发展”的内涵。其中,从宏观上解读“不充分发展”的内涵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将“不充分发展”的内涵总体理解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二是将“不充分发展”的内涵总体理解为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的发展程度比较低,甚至低于平均水平。从微观上解读“不充分发展”的内涵主要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将“不充分发展”的内涵主要归结为公共服务发展的水平不够高。刘新玲等人认为,不充分发展主要是指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不够高,发展成果不足以惠及全体人民,其具体内涵包括优质教育发展不充分、住房资源普及不充分、医疗建设体量不充分、自主创造力不充分、精神文明发展不充分六个方面。二是将“不充分发展”的内涵主要归结为经济领域发展的不充分。蒋永穆等认为,经济领域的发展不充分在目前是最根本的方面,其内涵主要包括创新不充分、改革不充分、开放不充分三个方面。三是将“不充分发展”的内涵归结为多个具体方面。例如,白玫将不充分发展的内涵归结为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创新能力发展不充分、民生领域发展不充分、市场化改革不充分四个方面。
3.整体解读“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第一,遵循“宏观—微观”的思路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进行解读。肖贵清先从宏观上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再从中观上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社会各群体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最后从微观上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界定为人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第二,遵循“总体—具体”的思路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进行“先总后分”式的解读。例如,王珺认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总体上不是数量“够不够”的问题,而是质量“好不好”的问题,并进而指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具体包括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与质量不平衡、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益还不高等方面。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特征
(一)“变”与“不变”的统一
有些学者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概括为“变”与“不变”的统一。李君如认为,所谓“变”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分阶段的,不同的阶段所对应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同;所谓“不变”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还有些学者依据矛盾双方本身的情况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概括为“变”与“不变”的统一。刘希刚等人认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双方及其关系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是从“未发展起来阶段”的矛盾结构向“发展起来阶段”的矛盾结构的转变,是在基本国情量变而非质变前提下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其“不变”体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社会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
(二)特征的综合性、多样化
一些学者从多维角度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综合性、多样化的概括。尽管这些学者所概括的基本特征显得比较零散化,但特征本身却更加客观和全面。例如,刘光明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概括为延续性、突破性、人民性、驱动性四个方面。葛扬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概括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人民的需要明显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双方的差距趋于缩小、现实发展与未来憧憬的统一四个方面。
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其它主题之间的关系
在关系研究方面,学界目前主要探讨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原来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新时代之间的关系。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原来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
1.“深层次的继承关系说”。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成为过时的矛盾形式,也不意味着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被彻底消灭,而是意味着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复杂矛盾体系中的次要矛盾,并将以特定的方式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同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同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属性,即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而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都强调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都坚持人民性的根本立场。因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之间是深层次的继承关系。
2.“继承和发展关系说”。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意味着对原来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否定,二者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还有学者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原来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并指出“一脉相承”在于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都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不适应问题;“与时俱进”在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人民需求的内容和社会供给的状况方面发生了变化。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新时代之间的关系
学界目前主要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新时代之间的关系界定为辩证统一的关系。陈界亭认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提出新时代的依据,而新时代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特别是通过进一步发展经济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彭萍萍认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推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继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新时代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对立统一中所呈现的螺旋式发展路径。
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意义
(一)从理论进路来探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意义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运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的一个重大创新,并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提前和逻辑起点,同时也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二)从学科进路来探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意义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题转向“强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时代“强起来”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立场、根本指导和发展目标,形成了新时代“强起来”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化学说。还有学者认为,基本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从方位进路来探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意义
尽管多数学者都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看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但他们的观点却存在细微差别,例如有学者的表述是“主要标志”,有学者的表述是“根本标志”,还有学者的表述是“一个重要标志”。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更宽广的视野来探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方位意义,认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且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还标志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出现根本性转折。
(四)从治理进路来探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意义
1.“目标导向论”。这类观点主张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意味着党的治国理政有了新的目标导向。
2.“决策依据论”。这类观点主张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和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也为党和国家规划新时代发展蓝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工作重点论”。这类观点一般主张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意味着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心工作,但在新时代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治国理政的聚焦点,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的聚焦点将变为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六、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路径
(一)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和要求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党自身的建设和要求来探讨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路径是一些学者的首选角度。刘建明认为,唯有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唯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旗帜,唯有始终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坚定信念,方能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从而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篇章。
(二)战略、制度、理念等政策层面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
政策层面目前是学界探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化解路径的重点。有学者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根源归结为有效制度供给不足,认为通过制度供给体系的建构才能有效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也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学者将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归结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有学者将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归结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还有学者认为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既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又要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
(三)“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层面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
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根本动力。部分学者从“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层面来探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路径。例如左亚文等人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当下主要表现为各种不平衡性,因而化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贾康甚至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是着力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线。
(四)多层次、立体化的结构关系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
部分学者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因素看成相互作用的整体,从多层次、立体化的结构关系角度来探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路径。例如有些学者认为,促进人的思维发生变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依法治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还有些学者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解放和发展各种生产力等六个方面作为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路径。
七、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综上所述,学界从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意义、化解路径等方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的研究。其研究的领域比较全面、研究的内容比较深入、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呈多元化态势、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意义较强。但是,由于研究时间较短,其现有研究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而这些不足正是我们继续深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研究的努力方向。
(一)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研究的评价
1.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从宏观上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有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但从微观上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领域仍然需要拓展,即大领域下面的各个小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空白区域。例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标准究竟是什么?在作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后,如何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党的十五大正式作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学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展开研究的领域,而它们恰恰又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领域。
2.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入。学界现有的研究对于纯粹的理论宣传来说已经足够,但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还显得不够,因为现有的研究在很多方面还令人“存疑”,还令人感到“似是而非”。这与学术研究对“真”的更高追求还不完全适应。研究不够深入的现象既体现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等问题上,也体现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所涉及的其他问题上。研究还不够深入的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但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学界目前总体上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相关论述和方法进行深度耕犁,鲜有学者将这些论述和方法用于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中。
3.研究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宽。学界研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视野还不够宽,这既表现在纵向上,也表现在横向上。从纵向来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有成果过于注重将研究的视野限定在“现实”中,注重在“现实”中横向拓宽经济、政治、文化等研究的“面”,而往往忽视或者不够重视将研究的视野延伸到“历史”中,从而使现有的研究结论往往缺乏历史的厚度和深度。从横向来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有成果仅仅注重将研究的视野限定在“国内”,而忽视了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既造成了理论“论证”的部分缺失,又削弱了现有结论的厚重感。
4.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学界目前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方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既表现在宏观上,也体现在微观上。从宏观来看,实证研究法在总体上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而且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在结合使用方面尚处于“浅尝辄止”的境地。从微观上来看,学界在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问题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即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而不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思维方法来对待研究对象及其与相关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例如,大多数学者只是粗略地指出“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决定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却没能全面深入地指出这种“根本性的决定关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显然,对于后者的有效回答非得首先改变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不可。
(二)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研究的展望
基于学界目前的研究所取得的实际成效和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继续深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在充分挖掘经典著作中的相关论述中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在宏观上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知识,在微观上涉及到生产、供给、分配、人的需求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最深刻、最科学的原初论述恰恰蕴藏在浩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因此,继续推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我们要更加注重回归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充分挖掘、深度耕犁这些经典著作中的相关理论、观点和方法,并将其切实运用于各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中,才能既增强研究的创新性,又推进研究走向深入。
2.在充分重视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中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在继续推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中不能一味偏重对现实情况的分析以及纯粹利用现实情况来论证“现实观点”,而是要注重发挥历史视野的重要作用,坚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来全面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来发现更多尚付阙如的问题域;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来增强分析、论证观点的力度和厚度。例如,除了“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外,我们还可以从“历史逻辑”来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可以发生变化”的问题。
3.在高度重视将研究视野向国际拓展中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各领域、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国际力量”的巨大影响。可见,研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不能仅仅限于国内视野,而是要将研究视野向国际拓展,重视将“国际作用”纳入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成因”的分析之中,重视在中外比较视域中加深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和“美好生活”的理解,重视从国际范围内概括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从国内视野和国际视野的结合中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现实意义,探求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路径。
4.在坚持将文献与实证研究充分结合中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继续推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采用文献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纯粹的理论推演和史学分析,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实证资料的分析和归纳,而是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适当多发挥实证研究方法的作用。例如,我们要重视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收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案例等实证资料,也要重视直接运用诸如《国家统计年鉴》、《国情报告》等学者们所统计的已有资料,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度分析,既以此来发现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观点,又以此来验证基于文献研究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5.在坚持以辩证法取代形而上学思维中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继续推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需要坚持发展的思维方式,既重视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从何而来”的研究,又重视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如何继续演变和发展”的研究,特别是不能遗忘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时间下限”问题的探讨;需要坚持联系的思维方式,既重视研究“独立的问题域”,还要重视研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之间的关系等“关系问题域”;坚持全面的思维方式,既看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给各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又看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给各方面带来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