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以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优势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关研究愈加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对该领域CSSCI文献进行定量的可视化分析与信息挖掘,进而系统梳理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关研究的演进轨迹与热点议题,为今后更好地把握该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提供新的切入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整体态势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所有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期刊论文作为文献来源。采用高级检索,在“期刊”这一限定条件下,输入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并含“话语”,来源类别为“CSSCI”(包括C扩展版),截止到2019年6月10日,共检索到431条结果。剔除掉征稿启事、会议综述、述评、书评、人物简介等,获得411条有效检索文献。依据图1发文量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2009年度属于萌芽兴起阶段。这一时期聚焦的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哲学范式下的基础性思考与研究。发文量虽不多,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最早论及了“话语权”,而这里的“话语权”仅作为一种话语权力予以对待,忽视了话语权的多维结构。第二阶段:2009-2012年度属于探索阶段。学者们主要聚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话语困境、话语转换及话语发展等方面,同时,对上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功能、结构等基础理论仍做了深入研究。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属于快速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势如破竹、节节攀升,成果丰硕,2017年达到一个峰值。这一时期的研究着力于多维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与创新等方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热点确立及其依据
(一)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生成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题眼”和“灵魂”,也是最常见的引文检索方式,更是统计学、文献学计量分析的重要指标。将CNKI中411篇CSSCI文献导入到Cite Space5.3.R1软件,“Time Slicing”为2004到2019,“Node Types”选择“Keyword”,一定要勾选掉“Cited Reference”(此软件不支持CNKI中文数据库),点击“GO”,首先生成了关键词的计量表。笔者选取排名前20的关键词(如表1所示)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节点,也是各位学者共同关注的学术热点。但遗憾的是,它无法体现“Keyword”之间的关联度。
为此,还需进一步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关键词共现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关键词Modes=66个,Links=213条,即可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为便于观察和呈现,笔者将关键词频次比较靠后或关联度不是很大的一些线条勾选掉,只将Top10的关键词用色调显示出来,其余的节点显示但关键词不显示,进而生成了当前的图2。节点“+”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节点越大,说明研究越热。图中最大的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是话语权,依次类推。这与表1中的数据完全吻合,是对表1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线条越粗、越明显,说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密切,由此聚类为一定的前沿热点论题。
(二)高被引文献的网络分析
对CNKI中411条检索结果进行“被引”排序,得出前十名的“高被引文献”列表(如表2所示)。从中可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话语转换、话语体系、新媒体是大家一直关注的热点议题,尤其是间隔了十年之久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始终稳居被引高位。
(三)时代所需和学科发展的逻辑自洽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热点的生成,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功能、地位、环境、载体、内容、方式、方法等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但随着学科独立性和系统性不断增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并实现学科话语体系的转换日益迫切。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紧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两大规律”,另一方面“深深地植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学理逻辑之中,才能不断生成符合学科发展及人自身发展需要的话语体系”。同时,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政课,这关乎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转换、话语亲和力提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自觉,也是提高其实效性的应然之举。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热点是在多种内外力量的作用下不断聚焦生成的学科前沿话题。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高被引文献排序是现代计量工具的可视化分析的直接产物,是释放研究热点的显示器;但归根结底,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以及学科发展的逻辑自洽才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热点论题生成的根本动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热点论域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热点在一定程度上是遵循逻辑法则的一种理论演变,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实践进路,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基于此,我们可将研究热点聚焦于三个论域:“是什么”——阐释概念、论证实质,属于研究的基本部分;“为什么”——现实境遇、内在动因,属于在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部分;“怎么做”——多维视域、多管齐下,属于研究的深化提升部分。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础理论”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与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研究。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现已逐趋成熟。学界对此研究可概括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目的型”。董世军最早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活动主体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指向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侯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范畴中具有以言行事的哲学思维,但实现何种目的、行何种事没能详细阐明清楚。侯丽羽、张耀灿明确指出言说者毫不掩饰自己的言说目的,就是出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对言说对象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的语言符号实践。
第二类是“对话型”。邱仁富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的语境下,遵循语言规范,实现对话、交往等诸多功能的言语符号系统。崔华华、张翼认为,作为言语符号系统的承载者和传递者,运用灵活的语言与教育双方达成平等的对话模式,从而提升教育实效。在此基础上,张翼还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话语内容、目的、信息、表述上分别具有意识形态、思想建构、学科逻辑及与时俱进等特性。
第三类是“建制型”。吴琼认为,教育双方在特定语境下主体间相互生成的立体语言系统,在具体运用中与语境之间构成的一种建制性关系。这种话语由“认知—阐释、价值—信仰和方法—策略”三元结构组成。许苏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为一种文化政治形态,也是一种话语论述,同样遵循一定的话语生成规律,在社会认同、社会关系、知识体系中发挥着建构作用。
以上三种类型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予以界定,“目的型”指出“为何说”,是出发点;“对话型”指出“怎么说”,是一种手段;而“建制型”是对话语运行机制的系统化探讨,包括目的和手段,是一种更整体、更宏观的体系化把握。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功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功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对此学者主要从两个向度进行:
第一向度是“话语影响功能”。话语本身作为一种表达、辩护、传播思想的中介,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功能。李宪伦从哲学思维的高度,指出“指向、转向、创新”的三大功能;邱仁富从言语本身的角度,确立“灌输范导、感召激励、批判辩护、转译建构”等功能。从传播学的视角,元林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对信息有传递、描述、解释、联系功能,还有设置议程、理论宣传、价值认同等建构功能,更有鼓动功能;庞晓红等人认为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终端和节点,应具有“形而上”发展和“形而下”应用的双重载体运行功能。
第二向度是“地位影响功能”。地位和功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位”才能“有为”,“有为”才能“有位”。邓黎认为,政治影响力和精神感召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功能发挥的体现,具体表现为“辩护、引导和规范”三大基本功能。鲁杰进一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功能失调导致的话语场域窄化、话语转型无序、话语整合乏力等效果欠佳的局面。吴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同于一般话语,发挥着“政治动员与劝服、政策宣传与教育、舆论形成与导向以及价值建构与引导”等功能。
总的来说,“话语影响”向度主要从话语本身的功能着眼,而“地位影响”向度主要从学科本身的功能着眼,两者并无对错、优劣之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话语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内容和表达方式,理应兼具话语本身以及学科自身的双重功能属性。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涵与本质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是话语权要素角度。话语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始终,话语权不是话语和权力的简单拼接,也不是权利和权力的简单组合,而是涉及到多种要素并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葛彦东认为,话语权涉及到话语权利(言说的合法性)、话语权力(言说的合目的性),分别从伦理维度和政治维度界定,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又是前者得以实现的保障。白立新认为,语声(主动发声)和语力(产生实际影响力和控制力)是话语权的必要条件,话语主题(说什么)、话语队伍(谁来说)、话语平台(怎么说)是话语权的主要构成要素。
二是学科角度。叶德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影响力,具体包括“规范的话语权、感召性的话语权和个性化的话语权”。邱仁富将话语权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话语权和空间领域的公共话语权。李艳指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本质规定、以文化力量为功能规定、以现实差距为矛盾规定是其话语权的三重意蕴。
三是意识形态角度。侯惠勤认为,话语权是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运行方式,将话语权分为提问权、解释权、批判权等基本权力。侯勇将话语权分为理论话语的主导力、学科话语的引领力和工作话语的管控力。秦志龙、王岩将话语权分为“理论说服力、话语震撼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影响力和价值引领力”。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学界对这一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主导控制说”。赵癸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是基于话语权利、话语权力和话语能力综合体之上的一种主导权;李庆华认为,由特定的、相对稳定的场域权力结构中的位置赋予的话语权,旨在反映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社会关系;张艳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利的辩证统一,实质上是实现以人为本的“软统治”。
第二种是“意识形态说”。郑永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话语权之争;而秦志龙等人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一种集“法权力”“硬权力”“软权威”于一身的话语影响力,本质上是一种制度、道路乃至政权和领导权之争。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价值主导权和引领权,注重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坚持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主义的大方向的主导权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引领权,牢牢把握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旨归。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关键问题”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与解困路径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研究。学界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各种话语困境,进行了大量的原因分析,大致可归于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指桑骂槐型”。由于话语本身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诸多困境。话语的类型、种类是首要原因。政治话语的空洞说教、文件话语的古板冷漠、权力话语的霸权控制、西方话语的强烈冲击、学术话语的晦涩难懂、网络话语的“后现代性”等都存在一定的预设性、控制性、唯理性,本身无法陈述、传达、输送、传递、转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内容,造成主体间在话语语境中沟通阻塞。
第二种是“反求诸己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理论与实践中自身出现的问题是造成集体失语的主要原因:在实践中出现“视听疲劳”“意义丧失”“边缘化”;在理论上出现“学院化”“断层化”“内卷化”等重重话语困境。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出现“对新社会群体说不上去、对困难群体说不下去、对大学生群体说不进去、对老干部群体说了被顶回去、对新情况准备不足而说不出去”的话语困境。
第三种是“殃及池鱼型”。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变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涌入发展,冲击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英控制下的大众传媒具有严密的、封闭的、等级的科层组织模式,容易导致其话语的“去中介化”。而新媒体境遇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又会呈现“堕距化”“多元化”“风险化”等困境。同时,技术性、碎片化、公共性的时代形势,也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义世界追问的缺失、视域融合能力的钝化、话语主流价值引领的乏力。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解困路径研究。为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学界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一是“按图索骥式”。这种研究思路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继承性与创造性。黄禧祯最早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认为实践中主体间“共识域”的扩大,“意义共享”的达成是化解共同话语缺失的主要对策;青年“文化对话”是走出主导话语被解构的有效策略。张翼抓住文化策略,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惑进行开路;侯勇认为创设话语主体、营造话语氛围、强化话语传播、建构话语平台是破解话语困境之道;侯丽羽认为,重塑青年话语体系要实现话语的主体、内容及场域的实质性变革。而张武装则从青年教师角度,认为贴近现实生活、加强人文关怀、推进创新融合是提高其真实性、真诚性与准确性的应对之策。
二是“对症下药式”。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的三种类型,分别作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针对“指桑骂槐型”,我们应当构建话语理论自觉与自信。植根社会实践、丰富话语表达、增强话语传播效果、应对各种话语竞争提升话语主动权。针对“反求诸己型”,我们应立足“底线意识”的中国立场、聚焦“顶层设计”的世界眼光、坚持“批判意识”的学者思维以及塑造“人文关怀”的生活境象。建构平等交往式、大众温情化、“共境”现代性的新话语范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针对“殃及池鱼型”,我们应客观辩证地看待时代发展产物的双重性。打铁自身硬、立足自媒体、植根最基层、依托互联网来提升思政工作者媒介素养和能力。还应努力降低话语弥散、流变、开放等给话语整合、话语管理、话语主导以及话语协调带来的冲突与风险。
总的来说,学界不管从内因还是外因、主观与客观、直接或间接的两面性上都能很好地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的现状并予以针对性的学理与实践分析,这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及创新发展大有裨益。
2.思政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次课改,就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重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话语”的转向,是微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微表达的内在驱动,更是改变传统话语式微、实现话语创新的必然结果。学界对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多聚焦于话语亲和力研究:
第一,“形态转换说”。话语“接地气”是亲和力生成的基础,要求我们掌握生活话语、对象(学生)话语以及时代话语,并把握三者之间的“度”。教材话语的规范性、理论性、自释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教学话语的生活性、实践性、交往性,为此,把握话语的辩证性、融通性、创新性尤为重要。因此,从固态话语向动态话语、从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从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换是增强其实效性和亲和力的关键点。而这种话语形态转换应以专题化、学理化、大众化和通俗化的多元话语为策略来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第二,“话语效用说”。从话语要素的效用角度,联系国情讲中国话、理论教育讲通俗话、面向学生讲需要话;紧跟时代讲现代话、回应问题讲深入浅出的话;从话语有效性角度,在教学实践中应说短话、管用话、明白话、问题话、事实话、故事话;从话语传播机制入手,倡导对话、交往的话语理念;从网络语言的角度,应实现内容融合、方式衔接、价值厘清、话语自觉;从主体建设的角度,塑造可亲可信的话语形象,不让“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课堂上失趣”,切实提升思政课话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第三,“手段创新说”。信息时代在话语把关、整合、传递、认同等方面进行教学话语的调适,有利于其话语朝着双向对话、生动诠释、与时俱进、开放共享的方向发展。网络时代要坚持政治性而不脱离生活、通俗而不媚俗、生动而不失理性、互动而不放弃引导等原则,增强教学话语的“五力”。通过设置议题、创新方式、净化环境来提高话语的解释力、转化力和供给力。此外,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风格、弹幕语言的流行、诗意的话语表达等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都有一定的启示。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
互联网革命催生了新的话语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成为当前一项亟待开展和深化的重要任务。学界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双重影响说”。网络的开放性、流变性、分散性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素发生新变化,在话语传播、方式和实践三大向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出现话语权利意识泛化、话语权力关系失衡、话语管控权受限;话语权解构、话语主控权弱化、话语主导权式微、话语影响力降低、话语控制力减弱等危机。微时代话语传播的个性化、内容的碎片多元化、主体的平等社群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约束力。
二是“要素构成说”。“网络话语权”就是在关键、核心问题上发得上言、说得上话、传得出去、形得成影响,在网络话语中处于第三层次。在遵循“是什么”“有什么”“要什么”的逻辑规律后,相应地勾勒出话语权利、话语权力、话语权效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协同视域下话语主体(谁来说)、话语客体(对谁说)、话语内容(说什么)、话语主题(按哪说)、话语形式(怎么说)是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成要件。
三是“困境对策说”。融媒传播环境下“话语堕距”“去中心化”“话语失范”“话语极化”消解了话语权的解释力、凝聚力、形塑力及调控力,为此,树立平权理念、立足生活维度、介入人文关怀、孕育立体机制是变革之路。新话语空间(自媒体话语空间、拟态话语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话语空间的结构和秩序,需加大对公共话语空间的交往性、真实性、真诚性。要维护权利、运用权力、树立权威、设置权限,加强阵地意识和权责意识、创建网络话语风格、规制网络话语权力场域,重塑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在深化话语内涵、转变话语方法、掌握话语先机、开展话语交锋等方面下功夫,增强其权威性、大众性、广泛性以及斗争性。要强化网络话语空间治理能力、加强话语主体队伍建设、搭建“中心辐射式”话语平台体系以及建立“大思政”话语传播路径,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保驾护航。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深化提升”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
一是话语类型转换说。许苏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着力从文本话语向生活话语、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说事话语向情感话语转换,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软权力”。刘建军认为,政治话语学理化、学理话语通俗化、通俗话语趣味化、书面话语口语化、刚性话语柔性化、熟悉话语陌生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方向。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做到话语娴熟、思想透彻、思维圆融。
二是多元语境转换说。从现代性语境角度,要由刚性变柔性,适当延长传统话语的解释链条,赋予时代内涵;要实现多维化、体验性、引导式、共享性的现代性转换。从新媒体语境角度,教育者应结合新媒体的优势,优化话语语境、创新话语内容和形式、减少教育主体话语间性来提升其话语权;应构筑生活化的话语体系、构建对话式话语新范式、提升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使之接地气、涵生气、蕴底气。从网络语境角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实现方式上的转换:变单一灌输为平等疏导、变唯理性为情感关怀、变整合乏力为拓展资源。
2.多维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并非对传统话语的全然抛弃,而是从多维视域下进行的一种革故鼎新。
一是依托媒体。以自媒体、新媒体、微媒体、新时代为突破口。有学者借助微媒体时代的优点及特点,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了“微话语”。有学者认为自媒体背景下应在交往理性的话语理念、虚实结合的话语传播、对话互动的话语方式、生活世界的话语价值等方面重建与变革。也有学者以跨界融合的思维视角,通过“观念跨界鼎新、内容融合创新、方法聚类维新、机制整合革新、队伍与时俱新,全面实现话语革故鼎新”。也有学者认为现代语境表达应遵循“聚合”而非“离散”、“外化”而非“内卷”、“对话”而非“独白”的话语表达原则。还有学者认为要在理念上因时而进、内容上因势而新、方式上因人而异,助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
二是基于理论。以西方哲学、心理学或其他相关理论为着力点。有学者借鉴主体间性理论,主张消除话语差异、适度话语放权、改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意识,实现交互性、人性化、民主性的话语平台和话语环境,推动学科的科学化和时代化。有学者引入认知心理学理论,通过细分语言认知环节、建构话语认知图式、优化话语交往方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有学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要求话语体系遵守一元主导与多元语境、继承与创新、统筹兼顾与协同创新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也有学者运用话语关联理论,通过“生成性”的话语思维方式、“人本化”的话语范式、“实践性”的话语内容、“价值性”的话语效用和“虚拟化”的话语场域等现代转换以创新话语实践。
三是立足文本。以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分析为立足点。有学者从“公社”“专政”“解放”“自由”等诸多法兰西民族话语中体悟革命导师话语的革命性、进步性、大众性特点,探寻民族话语和大众话语最早的理论来源,并以此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理论体系。有学者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为文本,深入挖掘其中的隐性空间话语,走出了一种“空间解放”的批判性话语道路。这种批判性话语又以一种经济学的视角,实现了从分工到现实的世界历史理论论证。还有学者以《共产党宣言》为文本,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精华,从而提炼出全球话语、革命话语以及人民话语。
四是总结经验。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为线索。邱仁富基于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得与失进行总体性概括,启发我们在话语内容、方式、领域、群体、实践等方面实现创新。并进一步总结了新中国60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演变过程,昭示我们要由学科走向科学。袁芳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的发展变迁,总结出体系化、复杂化、交互性、多样性的话语转变。钱俊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认为坚持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的迫切要求。高鑫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认为提炼具有标志性的话语新概念是构建话语理论体系的方法。
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未来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较晚,也就是近十几年的短暂历史,相较于35年之久的学科发展历史,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因没有及时有效的理论指导而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对此,我们要在这些方面不断加强和深化。
(一)在研究内容上存在重横向拓展轻纵向发展的问题,需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史论研究
当前研究呈现了“内卷化”现象,所谓“内卷化”就是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渐进式和突变式的进步,看似发展旺盛实则发展甚微。从论文的来源看,一般期刊居多,权威期刊、顶级期刊还是很少,前者是后者的三倍有余;从论文的热点聚类看,很多学者针对一个已经很成熟的观点还要“大做文章”、反复“炒冷饭”,致使研究论题始终在笔者综述的几个大的研究方向上徘徊,而涉及到纵向研究的文章寥寥无几。总之,真正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整体研究,除了横向上的拓展、分化探究以外,还必须有纵向上的历史考察研究;不仅要有微观上的小叙事研究,还要有宏观上的总体性研究。古代到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这一历史脉络的发展,不仅能为我们更好地处理话语实践、话语理论、话语经验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总体性。
(二)在研究视角上存在重单向度轻多维度的问题,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跨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范畴还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内,难免陷入“只在此山中,云山不知处”的被遮蔽。首先,建议适当调整选题的比重。针对新媒体的视角要做适当的压缩,避免“内卷化”倾向;针对文化视角要适当扩大,鼓励“拓展化”发展。当前校园文化、地方文化、多元价值文化、社区文化、特色文化、大众文化等相关研究较少,应加大此研究力度。其次,建议多跳出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单一学科模式去研究学术问题。例如,话语结构失衡、话语主体失语、话语内容失效、话语方式失败、话语传播失灵等问题,很大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与实践中忽视了话语的根本——相互性。从三次课改方案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升有赖于主体间性理论——立足平等、互助、沟通的话语模式,这样可与哲学相交叉。总言之,“话语”首先作为语言学而出现,在发展过程中应与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进行跨界融合,努力实现跨学科视域中的学术交流与学科互涉。
(三)在研究方法上存在重学理自述轻实证借鉴的问题,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代化研究
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方法来看,实证调研的方法式微,在调研设计和调研选样的科学性、调研流程的规范性、数据分析的完整性、数据应用的针对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而且部分文章出现雷同、相似的同质化现象。因此,我们要运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方法,建立学科话语智库,构建话语共同体。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也应做到“海纳百川”,而不是“一家独秀”。这种“纳”应包含两个层面的意蕴。第一层意蕴:聚焦国际视野。为更好地使话语融入到我们的研究中,除了坚守我们自己学科的特殊性外,还应积极借鉴、吸收国外的公民教育话语、宗教话语以及意识形态话语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撷英,以期把握话语发展的总体视域。第二层意蕴:协同资源共享。致力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学术共同体,加强各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这既有利于该研究的学术进步、推动学科发展,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队伍的打造,形成具有“学派意识”的学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