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从党的领域性工作原则升华为治国理政重要思想,愈渐成为当前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就其基本意涵、出场逻辑、哲学基础、时代价值及实践路向等问题展开了全方位探讨。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意涵
(一)“初心说”维度
部分学者在阐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时,紧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语境。李怡、肖绍彬认为,“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立场”“人民期盼”“人民力量”和“人民满意”的“初心”指向,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吴爱萍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以人民为中心”即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和使命,始终将“顺民意、谋民利”作为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华兴、孙婉君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与坚持满足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以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客观诉求、实现人民满意的价值指向。
(二)“发展说”维度
有学者从追问“新时代中国要实现怎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实现发展”的角度,厘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发展意蕴。“以人民为中心”,从发展的最终目的看,强调坚定站在人民立场之上,指为了人民谋求发展;从发展的动力来源看,彰明人民主体力量,指依靠人民推进发展;从发展的价值旨趣看,蕴含人民共享向度,指由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同时,从发展的效果衡量看,“以人民为中心”规定人民实践是评判发展的根本标准,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检验发展成效。此外,新时代中国的大国眼界与开放格局,决定了中国发展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至高境界,因此,“以人民为中心”还表达了心系世界人民、为世界各国人民谋福祉的深意。
(三)“价值说”维度
“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的价值理念。方世南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秉承人民至上性、坚持人民主体性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鲜明价值取向。姜强强、张晓东则将“以人民为中心”视为由多重要素有机构成的动态立体价值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中心为人民根本利益,价值生成点为人民历史地位,价值内容为人民需求与期待,价值标准为人民满意和民心所向,价值现实基点为人民立场。还有一种观点将“以人民为中心”视为人民中心的价值观,认为其揭示了人民在现实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具体包括:人民立场观、人民主体观、人民力量观、人民利益观、人民导向观和人民评价观。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出场逻辑
(一)历史逻辑
以历史思维看待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嬗变及其意义,是学者们解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何以产生的首要前提。严静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了人民地位,社会主义建设激活了人民力量,改革开放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逻辑的精准概括。宋希艳认为,自建党以来,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到抗日战争时期力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再到延安时期提出“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从解放战争时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修复战争创伤、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构成了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坚守人民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表达。赵笑蕾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大跃进”后的总结与反思,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力发展生产力、创新党的现代化标准、推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促进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上升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开拓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新境界。
(二)理论逻辑
1.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石。其一,多数学者将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源头。欧阳康等指出,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品格是人民性,其思想体系基石便是“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人民立场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理论渊源。吴爱萍亦赞同这种观点,她认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全人类解放、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基本旨趣,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深厚的理论原点和思想源泉。其二,部分学者主张“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浸润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他们倾向从经典原著中探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源泉。谭玉敏、梅荣政认为,《共产党宣言》“改造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要义,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土壤。一种观点认为,“以人民为中心”表征着党一以贯之的治国理政思想,是对历届党中央国家治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毛泽东“人民群众”工作路线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党“以人为本”思想基因的理论创新。另一种观点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进一步升华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和政治地位。
3.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养分。卢尚月以传统典籍为主要文本,分析了《尚书》德治思想、《礼记》礼乐之道、《论语》人本思想和《孟子》仁政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宗旨和意义上的契合点,指出“以人民为中心”蕴含传统民本文化底蕴,彰显传统政治伦理智慧。欧健、邱婷认为,民本思想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价值理念以及“重民、富民、爱民、利民、恤民”主张,为“以人民为中心”提供思想借鉴。吴海江等强调,民本思想所蕴含的人文气质、教化观念和道德理念,影响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叙事风格和话语坐标。
(三)现实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出场,具有面向现实的向度。第一,是新历史方位的时代呼唤。十八大以来,中国步入了努力实现“强起来”的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判断以及新征程“两步走”战略部署必须遵循人民至上原则。第二,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面对的多是体制机制痼疾、利益固化藩篱等难啃的“硬骨头”。解决好新时代社会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第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自觉反思。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变化,保持党的先进性面临许多新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增强忧患意识和兴党责任,牢固人民主体地位,确保党永远不变质、党群关系坚不可摧。第四,是超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优化选择。“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在克服西方发展模式弊端、探索解决世界发展难题的实践中形成的。
(四)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作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者,习近平的成长环境和政治锻炼经历,也是部分研究关注的重要因素。首先,革命家庭背景的出身和教育,为习近平种下了热爱人民的种子;其次,梁家河插队的知青岁月,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激发了习近平为人民做事的信念;再次,从任职正定县委书记到中央部门要职,几十年间全方位多层次的政治锤炼,为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十八大以来履新党的总书记之后,习近平将为民情怀融入执政思想中,励精图治、夙夜在公,催化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与升华。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人民主体观
在历史发展主体的认定问题上,唯物史观坚持人民主体思想。石云霞认为,“以人民为中心”说明了人民书写历史、人民雕塑时代、人民创造成就的道理,生动体现了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付海莲、邱耕田论述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所蕴含的“人民力量之源”“人民主体地位”“党群血肉联系”观点,发现中国共产党对该思想的理解已深及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思想精髓。陶日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从历史观、执政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维度,凸显了人民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当代发展的最新成果。
(二)人学本质观
部分学者主张,唯物史观人学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遵循。吴育林等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直面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主体,内蕴着唯物史观“现实的个人”所具有的历史主体品格和实践主体品格,是“现实的个人”理论在新时代的实践逻辑展开。张艳涛等聚焦“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之于“人的发展”的本质效用,认为“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个体的内在潜力释放和本质力量提升,是科学社会主义人的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表达。朱雪微具体从“群众史观”到“人民中心观”、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人的“真正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揭示了马克思人学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建构起的哲学框架。
(三)辩证发展观
由于“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发展指向的意涵,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角度透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蕴义。王晓漪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下的发展理念、策略与措施中,归纳出“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逻辑。她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解决“怎样发展”的问题上,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关于生产力、个人与社会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原理。胡雪艳等历时性地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观方面的探索,并比照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对以往强调经济建设为主线发展的全面创新,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正确认识,真正实现了唯物史观的本质回归。
(四)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不仅创造对象性世界,还创造了人本身。由此,部分学者试图论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通约可能。孙余余以“三个统一”说明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蕴含的实践本质,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表征着实践的批判精神与超越精神的统一,实践的主体、目的与评价标准的统一,实践的重点针对性与全面系统性的统一。雍梦茜等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性为前提条件,坚持“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的历史结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时代运用。
四、“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为党的建设涵养内力
第一,秉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第二,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促使改革和发展成为党的常态,从而持续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第三,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党性与人民性的合题,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价值遵循和行为坐标,进而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动力源”。第四,强调将人民放在执政兴国的中心地位,正确处理了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有利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彻底破解中国历史的“周期律”问题。
(二)为中国道路保持定力
在价值指引层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理性体现,为新时代中国道路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在战略指引层面,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灵魂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构起了战略系统思路。在世界指引层面,一方面,有利于以人民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作为中国方案的基准,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另一方面,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为人类社会制度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
(三)为国家治理注入动力
“以人民为中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校准了着力点和归属点。具体而言,在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发点,突出了社会公平正义与市场经济效率的紧密耦合,有利于指引改革发展的“蛋糕”做大做好、分实分好。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指导国家行政改革的价值导向,也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锁钥”,为“放管服”改革标定了行动方向。在文化与意识形态治理领域,“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彰明了“人民为大”的“大”伦理观,从价值根源上规约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各个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的伦理道德建设提供了价值标尺。
(四)为人民实践释放活力
第一,有利于强化人民主体意识。提升人民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热情,不断增加人民的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第二,有利于激发人民主体力量。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蕴蓄的巨大潜力,能够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增长提供不竭力量之源。第三,有利于为共筑中国梦凝心聚力。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能够增强全体人民团结进取、艰苦奋斗的凝聚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由愿景转变为现实,摄入了“强心剂”。
五、“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路向
(一)全局性战略层面
具有代表性的有:“两个坚持论”。曲青山认为,要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导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重价值说”。董振华提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未来,应达成“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共识,以凝聚理想信念;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共建,以厚植发展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共享,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条路径说”。朱雪微指出,“共创”“共享”和“共治”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条路径。“共创”要求依靠人民力量创造更多财富,把“蛋糕”做大;“共享”要求人民享受发展成果,将“蛋糕”分好;“共治”要求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巩固群众根基。
(二)领域性工作层面
1.在党的建设领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力清除侵蚀党的肌体的思想“病毒”,不断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三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做到“问需于民不走过场、问计于民不搞形式、问策于民不出虚招”。
2.在经济建设领域,开拓经济发展新境界。一是升华经济发展的价值理念,实现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转变。二是以综合性生产力满足人民需求,全面发展经济生产力、科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三是系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以夯实富民根基。
3.在政治建设领域,构建政治文明新秩序。一是完善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确保人民民主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二是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转变政府职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革新行政模式。三是探索基层“为民治理”新路,同群众“亲”、护群众“利”、使群众“服”、让群众“信”。
4.在文化建设领域,创造人民文化新景象。一要以人民群众为创作主体,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求教,在扎根人民中发现美、创造美。二要以人民审美为表现原则,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进行呈现,从而让人民易于接受、愿意接受、乐于享受。
5.在社会建设领域,达及民生福祉新水平。一是坚持以民生问题为导向,着力满足民生需求,让人民过上更加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二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探索形成脱贫致富的长效稳定机制。
6.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首先,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实践原则,具体要坚持自然的先在性与人化性相统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统一、自然保护与人类发展相统一、“自然大美”与“人文至美”相统一。其次,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低碳、循环、高效的绿色生产方式,培育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生态环境。
六、简要述评与研究前瞻
前文的爬梳表明,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展开了多维探究,初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议题的知识谱系网。但由于该思想正式提出时间较近且思想意蕴深邃广博,既有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第一,代表性成果较为匮乏,具有说服力的研究较为鲜见。第二,部分研究的前提基础不够扎实,对相关研究主题牵涉的基本概念把握不够到位。第三,相关研究方法运用不足,一是欠缺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二是鲜有基于调查数据、测算模型的实证研究,三是典型个案分析较为薄弱。
基于当前的研究概貌,今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研究理路,可以将下述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生长点”:
第一,重视对核心概念的基本界定。首先,阐明“人民”概念。“以人民为中心”的表述具有鲜明的中心定位,这个中心即“人民”。作为近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物,“人民”是一个相对复杂且不断演嬗的概念。“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厘定“人民”普遍规定性基础之上,充分认识新时代中国的“人民”概念,是管窥“以人民为中心”意涵的理论前提。其次,辨明其他相关概念。如与思想内涵具有关联性的“初心”“发展”“价值”的概念,与思想价值产生互动性的“党的建设”“中国道路”“国家治理”的概念,从而夯实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
第二,强化出场逻辑研究的系统性。在历史逻辑上,要明确“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历史根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同时,要继续深化不同历史阶段中“以人民为中心”历史事实的研究,并注重总结各阶段嬗变规律。在理论逻辑上,要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持续深挖相关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世界其他国家优秀文明成果均是活力源泉,都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所吸纳。但要明确其“主流”是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资源是“支流”。这些“支流”在融入“主流”过程中,需要完成价值理念、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的“扬弃”。在现实逻辑上,要坚持协调原则,平衡好时代境遇的各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出场不仅是解决新时代面临问题与挑战的必要,而且是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可能,要加强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创造的多重条件。在主体逻辑上,要充分观照习近平从地方到中央的丰富政治实践,洞悉习近平“心中有民”的政治品格和“不负人民”的政治情怀。
第三,注意阐释论证思维的辩证性。首先,要以综合思维解读“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规定。从相关话语语境看,“以人民为中心”多表征为一种执政智慧、一种价值追求,亦体现为一种发展实践方式,具有精神理念、制度安排、实践指向等多重意涵。要汲取“初心说”“发展说”及“价值说”观点的合理之处,从而最大可能地形成系统、规范的意义共识。其次,要从整体上优化“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出场逻辑次序。促使“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生发的各逻辑要素,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有机的耦合关系,“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再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是一个系统复合的整体,其内在的各部分哲学体系相互关联,从而完整地构成“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基础。要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思维揭开“哲学基础”之“面纱”。
第四,增加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多样性。其一,注重多学科研究的视域融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借鉴语言学、历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适当摄取相关专业的阐释话术,以“百家之言”烘托思想的深刻奥义,以学科交叉的广域视角提升研究的理论水平。其二,加强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就凸显思想的价值合理性,可以应用对比研究法。例如,比较背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教训与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下成就、比较“人民至上”的中国道路与“资本至上”的欧美国家道路。就论证思想的逻辑规范与建构可能,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走访调研等实证方式,亦可以对地方和基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行动展开典型个案“追踪”,如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湖北省“三办”改革、山东省“一次办好”改革。从实践经验中萃取理论精华、彰显思想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