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018.04】机器的文明面及其悖论——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分析
2018-10-15 09:59:28 来源: 作者:陈飞 【 】 浏览:2838次 评论:0

马克思在长达40年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过程中, 一直对机器和机器生产问题保持持续的关注, 阅读和摘录了大量的工厂制度、机器理论、机器生产、技术史和工艺史等方面的著作。机器和机器大生产是经济学的核心环节, 马克思对机器问题的研究是和经济学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隶属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服务于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个性的根本宗旨。从《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初步把机器看作资本获得利润的工具并严重背离人的类本质开始, 到《资本论》第一卷“机器与大工业”对机器内涵、特质的系统表达, 马克思对机器和机器大生产的认知呈现出一个不断深化的逻辑过程。在传统的学科视阈内, 马克思的机器哲学和机器大生产理论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 这一研究主题的缺失不仅会妨碍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讨论, 而且不利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向纵深领域深化。在少有的关于马克思机器思想的文献中, 几乎都没有提到《共产党宣言》 (以下简称《宣言》) 。《宣言》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由于宣言体例和当时尚未深入的经济学研究的限制, 不可能就机器问题展开系统论述, 这一任务由《资本论》及其手稿来完成, 但这丝毫不能阻挡那些最深刻的机器哲学思想火花闪耀在马克思这一早期思想文献中。为此, 本文以《宣言》为中心, 详细分析机器和机器生产的两面性, 以及《宣言》在马克思机器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机器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建构

马克思对机器的关注和思考并不是出于对机器本身的兴趣, 而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因为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宣言》把机器置于人的现实存在的历史境遇中, 批判性地探讨了机器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建构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中的根本作用。从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兴起和建构的肯定方面来看, 作为一种生产工具, 机器体现了强大的生产功能, 机器的发展程度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高度, 机器的应用和推广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准备了物质条件。不唯如此, 现代机器还建构了一种新型的人与世界的关系, 塑造了异质于传统社会的新的文明形态。在这里, 机器不仅对社会生产起到一个根本的颠覆作用, 而且直接建构了新的生活内容、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 推动了生产方式、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全面转型。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了这一结论:蒸汽磨产生的是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这一观点在《资本论》中也得到了印证:“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 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 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1机器的发明和推广, 不仅意味着技术操作上的便利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而且通过一系列新机器在生产领域的推广, 逐渐塑造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 这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的塑造。

马克思对机器与机器变革的思考始终与具体的社会存在形式和社会结构特点结合起来, 而不是仅仅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中追问技术的本质。从技术的社会塑形和文明建构的角度看, 技术不仅隶属于唯物史观, 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 而且是唯物史观创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因。机器等现代生产工具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结构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建构中被赋予了重要地位。可以说, 马克思把机器看作是高级形态的资本, 看作是一种区别于工场手工业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 他是在机器生产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中思考现代技术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罗森伯格所言, 马克思之所以创作了大量的关于社会变迁的成果, 其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本人是一位严谨的技术研究者, 他充分论证了技术的社会影响和历史重要性, 且对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详细考察。2

以机器为代表的现代生产工具不断地使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化, 这种持续不断的以生产工具变革为核心的经济革命, 使以往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整个世界因此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文明中去了。“资产阶级, 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 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 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3由于机器生产代表了高效的生产方式, 它瓦解了一切民族的传统工业,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不想灭亡, 机器工业的建立就会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内在本性就是流动性, 它反对僵化的等级的东西, 只有对生产工具不断地进行变革, 资本主义才具备生存和扩张下去的权利。反之, 使旧的生产方式一代又一代地自我复制下去, 是维持前资本主义社会存续下去的必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 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 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 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4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革命化意味着资本主义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仅仅是资本量的无止境增加, 更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位阶的不断提升。物质资本量的增加是机器生产所带来的结果, 并不是资本主义文明的推动者。根本原因并不是把手推磨的数量增加到现在这个程度, 而是手推磨被处于更高位阶的蒸汽磨取代了。

机器等生产工具的经济革命破坏了中世纪一切宗法的、伦理的和田园诗般的人身依附关系;破坏了那种既束缚个人和家庭又保护个人和家庭的中世纪伦理环境;消灭了中世纪手工艺人、封建贵族、骑士等阶层存在的客观环境和他们的精神世界。这种现代机器生产方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规范, 创造了功利主义的生活态度和金钱至上的经济思维。它用资产者的到处冒险和竞争代替了传统封建主的威望, 它用一无所有的出钱招雇的劳动者代替了传统社会形形色色的被奴役者, 它用交换价值代替了人的尊严和中世纪田园诗般的伦理宗法传统。资产者的自由竞争和商业冒险作为一种生活理念最终取代了给人以确定感的传统等级秩序。尽管在《宣言》中没有详细论证竞争自由、贸易自由、自由买卖等自由形式产生的经济根源, 也没有论证资本主义的起源如何使个人从中世纪人身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独立性, 马克思此时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切留待《资本论》及其手稿来完成, 但是《宣言》关于机器生产与资本主义个人自由的关系的观点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在炸毁封建所有制关系为个人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 也使这种个人自由成为虚假的自由, 真正自由的是资本, 而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 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宣言》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世界体制, 它通过世界市场的开发, 将一切民族的生产和消费都统一成世界性的了, 不仅生产和消费, 而且文学和艺术相互依存和世界化, 资本主义文明逐渐成为世界性文明。“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物质的生产和精神的生产都摆脱了民族的限制成为世界性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显然具有预言性质, 因为当时的全球化才刚刚萌芽, 尽管资本主义经济的潜力已经显而易见, 但还没有在全球展现出来。正如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霍布斯鲍姆所认为的那样, 19世纪50年代之前, 即使在英国, 工业革命也没有创造一个工业或城市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宣言》不是描述1848年已经被资本主义改造的世界, 而是预言了世界在逻辑上如何注定被资本主义改造。2蒸汽和机器引起了产业革命, 取代了以分工和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廉价的商品成为全球化和建构资本帝国的有力武器。以蒸汽机为核心的现代工业技术、交通技术和航海技术为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 促进了历史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宣言》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不仅得到了10 0多年来全球化历史的印证, 而且对许多思想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他指出与近代以前的世界帝国不同, 资本主义这一正在形成的世界体制是建立在世界经济之上的。与《宣言》时代相比, 现代经济的全球化在内容上已经大大扩展, 不仅商品、原料和能源在世界范围内更加相互依赖, 而且进一步扩大到金融、服务、信息等等各个方面, 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需要注意的是, 如马克思所言, 世界市场和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主导的, 在这一世界历史过程中, 各个民族国家关系并不对等。除了通过政治渗透、意识形态的传播之外,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优势使全球发展中国家处于价值链的底端。

《宣言》指出, 以蒸汽和机器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立了巨大的城市, 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 与农村文明相比, 城市文明作为主流的文明形态支配了100多年来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代表了文明的发展方向。哈维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发展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强调城市、空间和地理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在后来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区分了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三种异质于现代工业和商业城市的旧城市:古希腊的历史是城市占主导地位的历史, 虽然和现代一样表现为乡村隶属于城市, 但在这类城市中, 仍然主要以土地所有制和农业为基础;亚细亚的历史是农村和城市无差别的自然统一的历史, 城市是王公贵族的居住地, 是自然经济结构上的赘疣;日耳曼的历史以乡村为起点, 它的进一步发展表现为乡村和城市的二元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是城市地位越发凸显的历史, 是乡村不断地城市化的历史。可以说, 现代社会的城市和古代社会的城市在结构、功能上是完全异质的。“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 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3城市是资本主义先进机器生产方式的物质载体, 它承担了完全不同于古典古代城市的功能, 它的兴起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是一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立了机器大工业, 大工业为现代城市的建立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其它基础设施, 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现代大工业城市代替了自然形成的城市。城市是资本和摆脱人身依附关系的独立个人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组合, 是资本优化组合和展现自己力量的舞台, 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空间上聚合的产物, 它为人的交往、自由竞争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机器与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层异化

以蒸汽和机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作为先导在19世纪中期引起了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 使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机器化生产和工厂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以手工技术和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 塑造了人的一种新的历史性的存在方式。马克思高度肯定了技术在塑造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存在中的巨大作用, 以机器技术为支点, 批判性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多个方面, 把机器技术置于生产关系的变革、阶级关系的调整、功利主义和金钱至上思维的确立、道德的堕落、劳动的异化、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塑造、现代城市的形成等宏观的历史境遇中。机器在马克思那里并不仅仅是作为身体的延伸而存在的, 其真正意义不在于它作为通向人与自然关系的工具或桥梁, 而是参与对人的存在、社会形态和整个世界的构造之中。尽管《宣言》没有也无法详细分析机器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影响, 但是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的思想, 这些思想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得到了详细论证和展开。马克思把对技术的思考不仅从宏观角度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建构结合起来, 而且从微观角度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性变迁结合起来。《宣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机器的社会功能:机器生产作为一种现代生产方式, 一方面在塑造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存在的过程中起到一种建构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机器的推广和应用使人的存在进一步异化, 人变成了机器单纯的附属品, 成为单一性的存在, 在机器所开创的历史性的生存境遇中, 人的异化得到充分凸显。

穷人和劳动阶级在历史上一直存在, 而真正的无产阶级则是由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产生的。《宣言》预测资本主义机器化的生产方式由于其巨大的生产效率和良好的质量排挤掉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一切传统生产方式, 进而也根除了分布在这些生产方式中不同等级和阶层的其它劳动者, 因而必然导致阶级结构简单化。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无产阶级取代了帮工、手工业工人、学徒等成为为数最多的剥削对象;资本家取代了手工业主、行会师傅等成为经济结构中的另一极。尽管在《宣言》时期, 马克思还没有创立剩余价值理论, 也没有区分开劳动和劳动力, 但是他已经指出工人出卖自己的前提:“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 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1像任何其他商品和货物一样, 这些工人不得不把自己作为商品零星地出卖给资本家, 因而同样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劳动者作为商品存在使其切断了与精神传统以及相应的神性、德性、真善美等传统价值观念的联系, 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 人在技术时代被连根拔起, 无家可归。

在机器化大生产中, 人被异化为一种商品性存在, 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 给人以确定感、共同感、安全感的素被尊崇的观念让位于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原则。一切崇高和神性的东西都瓦解了, 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意义在于成为资本增殖的材料, 服务于资本增殖的逻辑。任何职业都失去了光环和神圣性, 按《宣言》的说法都变成了资本出钱雇佣的劳动者。人作为商品性存在以及劳动者的被剥削地位在当代社会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变化的只是剥削的方式, 对劳动者的剥削更加巧妙, 形式上更加多样。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剥削的对象发生了从人的体能到智力、创造力、神经系统等的转移。西方学者制造并尽力散布的中产阶级概念并未颠覆马克思的两极分化的阶级结构, 中产阶级实质上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进行的划分, 他通常包括经理、专家等智力劳动者, 而马克思对阶级划分的根据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甚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也认为, “在[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系统中, 那些同维护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利益, 不再是阶级的利益, 它们不再带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2在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的前提下,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福利政策的推行, 确实使阶级关系得以改善, 使无产阶级拥有一定程度的资产从而步入中产阶层, 但并未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

《宣言》指出机器的设计和发明并不是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量, 尽管它使工人的操作变得简单, 但却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机器越推广, 分工越细致, 劳动量也就越增加, 这或者是由于工作时间的延长, 或者是由于在一定时间内所要求的劳动的增加, 机器运转的加速, 等等。”3机器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劳动强度, 但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却提高了劳动强度;机器本身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劳动时间, 但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却延长了劳动时间;机器的推广增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财富, 但却使工人的生活越来越没有保障。问题的根源不在机器本身, 而是资本主义制度, 就自身而言机器只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工具,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成为支配人的资本, 所以马克思批评了早期工人捣毁机器, 烧毁工厂的斗争方式。现代的机器工业使家长式的手工作坊转变为产业资本家的大工厂, 人们的劳动强度不仅增强了, 而且《宣言》以萌芽的方式提到了技术作为机制和规则已经渗透到生产管理当中。在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管理和支配下, 工人以提高效率为目的根据资本运行的逻辑被有效地组织起来, 他们不仅受机器运转程序的支配, 而且受监工、资本家的监督,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使资本增殖。尽管资本的管理模式和机器运转的环境在当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但不变的是工人在劳动中的地位。

在生产过程中, 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地位和性质, 劳动作为异己性的存在对工人失去了任何吸引力, 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 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1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给人以自我实现的生命活动的意味, 仅仅成为资本增殖的一个工具或环节。随着机器的推广和应用, 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越来越简单, 工场手工业时期单个工人或成组工人必须用手工工具完成的劳动由相互配合的机器化体系完成, 对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简单。因而非熟练的童工和女工也参与到生产过程中, 受机器的支配和奴役。性别和年龄不再重要, 也不具有任何社会意义, 他们只是遵循机器运转程序的生产工具。一切都转化为被技术和程序控制的东西, 表面上具有自由意志、自我行动能力的生产主体实际上却被现代技术操控。相比《宣言》时代, 技术对人的控制早已越出生产领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处不在的网络、程序和现代技术体系操控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表面上是自由选择的行为, 背后其实是无孔不入的现代技术体系支配着人们的意识, 海德格尔恰当地称之为技术“座架”, 哈贝马斯称之为技术意识形态。人虽然是技术的发明者和应用者, 但是却不自觉地完全卷入其中。

《宣言》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技术通约化”这一概念, 但确实蕴含着在《资本论》得到详细阐发的技术通约化思想。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应用, 工场手工业中工人的技艺被抽象和化约为在机器旁边的简单劳动, 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越来越少。按照机器运转的程序组织起来的工人劳动被嵌入进技术的座架中, 这一方面提供了征服世界的巨大效率, 另一方面使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各方面才能的关系变得单一化, 造成了人的知识、智力和能力的单向度发展。海德格尔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思想家都曾对技术通约化问题作出富有见地的阐发。海德格尔指出:“在以技术方式组织起来的人的全球性帝国主义中, 人的主观主义达到了它的登峰造极的地步, 人由此降落到被组织的千篇一律状态的层面上, 并在那里设定自身。”2海德格尔在这里明确表达了技术通约化思想, 人在技术编织的帝国中, 变得千篇一律, 被技术均质化。马尔库塞也深刻地指出, 生活的一切领域都被技术渗透和控制, 一切异质性、殊异性都被技术解构, 成为同一化的控制对象。

三、《宣言》与《资本论》机器观的进一步拓展

马克思的机器观隶属于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建立了一个丰富的理论体系。作为一个行动纲领, 就体例性质而言, 《宣言》不可能就机器及其相关问题展开长篇大论, 但从《宣言》关于机器天才般的零散论述中已经可以隐约看到这个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当然, 伴随着后来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 特别是劳动过程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 马克思的机器观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尤其是机器思考的微观视角变得十分鲜明。《宣言》之后, 马克思的机器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文本:《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固定资本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资本论》的“机器和大工业”。我们发现马克思机器观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宣言》对机器的双重阐释的思路, 《资本论》及其手稿对机器理论的拓展和深化同样表现在机器塑造社会的文明面和机器导致人的存在异化的悖论面两个维度。首先, 资本主义财富的生产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劳动量, 最重要的是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 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1工人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不再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 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吸纳社会智力、自然科学的作为固定资本的机器体系。基于对机器、科学以及二者关系的深刻洞见, 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固定资本理论, 并深刻意识到固定资本对人的存在的奴役。自动化机器体系作为固定资本是资本一般的最恰当的形式, 科学使它代替了工人的技艺和力量, 成为巨大生产效率的推动者。随着科学知识、一般智力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资本必将推动科学、一般智力最大限度地发展, 从而使作为对象化知识力量的自动化机器体系在生产过程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位置。生产过程成为科学知识运用的场所, 科学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根本性的力量, 把科学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已成为结构性发展的趋势。尽管《宣言》已经论证了机器生产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 但是还没有意识到科学与机器的关系, 科学在自动化机器体系中的作用, 更没有对固定资本与人的存在、一般智力的关系作出论证。但是《宣言》已经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暗示了机器是一种最先进的生产方式, 在塑造社会存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其次, 立足于机器这一资本发展的最适当形式, 围绕机器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固定资本的智力化发展, 马克思创立了系统的自由时间理论, 资本在不自觉地为整个社会创造自由时间。机器与科学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使维持整个社会存在的必要劳动降到最低限度, 为整个社会创造大量的自由时间, 当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自由时间发生了异化。时间在马克思那里具有存在论的意义, 它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空间, 如果一个人除了必要生理时间之外全是被资本绑架, 都是在为剩余价值的创造服务, 那么他和一头载重的动物就没什么区别。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意味着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 但这并不等于每一个人自由时间的增加, 资本的本性在于使这种自由时间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创造剩余价值的直接劳动时间。“资本的趋势始终是:一方面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另一方面把这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变为剩余劳动。”2这就是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的悖论, 要想解决这一悖论, 必须超越资本这一生产方式, 实行联合起来的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生产, 从而共享社会财富和自由时间, 使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过渡到共产主义使用。由于《宣言》还没有创立相对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此时还没有看到机器的使用所导致的自由时间问题, 《资本论》对机器与自由时间关系的阐释是一次重大理论推进。

最后, 在与工场手工业的比较中, 《资本论》突出了机器大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中所产生的溢出效应, 从而引起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 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3在这里, 马克思分析了特殊产业中的生产方式之间会发生动态的相互作用, 形成了相互之间反复加强的变化。马克思举例道, 机器纺纱必然导致机器织布, 而这二者又必然使染色业、漂白业进行化学革命。《宣言》已经意识到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在塑造资本主义文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资本论》继承了这一点, 机器化大生产所带来的巨大的生产规模和狂热的生产速度, 产业资本大规模地从一个生产领域向另一个生产领域的转移, 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这一切必然引起交通运输工具这一生产过程一般条件的变革, 工场手工业时期遗留的交通运输手段必然成为发展机器大工业的桎梏。正如哈维所言, “蒸汽机会提高生产的集中程度, 而地点性的自由被蒸汽动力所赋予。世界市场的连接性也会改变。”4一种生产部门的技术革命必然引起社会结构中的所有要素发生变化, 这不仅包括整个生产领域空间关系和时间结构的变化, 而且还包括社会关系和精神观念的变革, 相对于行会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相对固化的社会结构而言, 这属于世界文明的进步。

相对于《宣言》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分析机器所带来的人的存在的异化, 《资本论》及其手稿侧重于从微观领域即生产过程内部分析机器所带来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异化, 其主要推进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马克思通过对比工场手工业中人的存在方式, 进一步揭示了生产过程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层异化。在工场手工业中, 工人的技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过程每一个特殊的操作必须由工人用自己的手工工具来完成;而在机器大工业时代, 整个生产过程被分解为相互连续的组成阶段, 各个阶段的衔接以及每个局部阶段如何完成的问题都由技术上的应用解决。机器取代工人处于生产过程的核心, 人被囊括进机器运转的程序中, 成为机器体系的附属物和组成要素, 甚至终生伺候机器, 人被机器全面控制和支配, 完全丧失主体地位。劳动形式改变了, 工场手工业的工人凭借技能取得的优势完全转移到机器上了, 因而工人无法奋起反抗, 自动化机器体系作为资本的客观力量使生产成为无法抗拒的组织化过程。

第二, 在对剩余价值科学阐释的基础上, 建立了极富概括力的两个从属理论: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与实际从属, 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完整把握。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是在绝对剩余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形式从属意味着改变的只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从之前的人身依附关系变为资本与劳动的雇佣关系, 并未改变劳动的物质内容,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改变, 他们只是形式上服从资本增值的逻辑。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是在相对剩余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的具体过程、工人与资本的关系等都发生了根本变革。“随着劳动在实际上从属于资本, 在生产方式本身中, 在劳动生产率中, 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在生产内部——的关系中, 以及在双方彼此的社会关系中, 都发生完全的革命。”1在机器的应用所导致的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中, 劳动者完全被机器吸纳, 缺乏自主性, 劳动者的地位被机器完全颠倒, 屈从于机器的运行模式。

马克思既不像技术乐观主义那样对技术所带来的文明作用持盲目乐观的态度, 也不像技术悲观主义那样对技术所带来的文明灾难和社会病症持盲目悲观的态度。这些对技术的盲目肯定和否定意味着根本没有把握到技术的本质。从《宣言》到《资本论》, 马克思对机器的思考始终围绕着文明面和悖论面的双重维度进行思考, 在关于机器的重要问题上, 《资本论》又推进和深化了《宣言》的思考。马克思对机器和机器生产的思考远远超出技术史和技术理论的范围, 始终与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人的存在和解放密切联系在一起, 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看,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机器本身, 而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变革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 实现机器的共产主义使用, 必须超越生产资料的私有财产制度, 实现一种新的制度创制:自由人联合体, 对一切生产资料实现联合占有, 共同对生产进行民主计划和管理, 从而实现财富的共享。

注释

1 《资本论》第1卷,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429页。

2 [美]罗森伯格:《作为技术研究者的马克思》, 载于《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2期。

3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5、34页。

4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5、36页。

5 [英]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 吕增奎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第105页。

6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8页。

7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李黎、郭官义译, 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第66页。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8页。

9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册, 孙周兴选编, 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第921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100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103-104页。

12 《资本论》第1卷,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440页。

13 [美]大卫?哈维:《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 刘英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 第225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85页。

机器; 资本; 文明面; 异化; 《共产党宣言》;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8.04】论新媒介产消者“自由.. 下一篇【2018.03】论《共产党宣言》的分..